2010-04-13 17:32:56無遮,小光,一休

心道法師講授《佛說八大人覺經》 (上)



心道法師講授《佛說八大人覺經》 (上)    
    

引自【有緣人】月刊,1999年12月

編按:《八大人覺經》是佛陀親口所說之法,經中所講的八事,乃是諸佛菩薩所覺悟之法,經文雖短,其中的義理實則融通了世間的道理,是菩薩行者入世度眾的圭臬。今由心道師父為大眾說法,期待大家在自利利他的行持上有了依靠與規範,增進在佛法修持上的進步,本文為《八大人覺經》的前半部。

佛曾經說過一部經,名為《八大人覺經》,是我們學佛的人最基本的觀念,就是要有這八大覺悟。如果我們沒有這八大覺悟,學佛的時候,比較容易幻想、不踏實,容易去追求一些這種虛幻的東西。

這個《八大人覺經》就是告訴我們一些事實,告訴我們無常的道理,告訴我們去觀察世間一切,去了解世間無常的道理,去了解世間的真相。所以,我們做一個佛教弟子,對八大覺悟應該要慢慢、慢慢去體會其中的內涵,我們的心才會歇息,要不然我們都會跟著這世間,一切種種的變化在轉。

世間無常 國土危脆

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如是觀察。漸離生死。

第一覺悟,就是要知道世間國土很危脆無常,尤其在這幾年當中,我們遭遇到的各種天災,包括海嘯、地震、風災、水災等等,在短短的時間內就奪去了很多人的生命和財產,這個環境是越來越不好住的了。

外在環境變化不定,而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我們的身體就是四大苦空,地水火風四大,身體就是四大和合的。

地就是指物質,水就是水份、火就是溫度,還有風就是呼吸,我們身體就是由這四種元素和合而成的。但是我們的四大常常不調,四大不調就會生病,就有病苦、死苦。而且這個四大是靠不住的,我們不是老了才會死,四大是緣盡就滅,不論是老人還是小孩,緣盡了就要走了。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我們「人」,叫做「五蘊」,五蘊是什麼呢?就是色受想行識。色就是現象,受就是感受,想是思想,行就是行為、作用,識就是識別,分別,這五個組合起來,變成「我」。四大、五蘊,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五蘊就是代表「我」,四大就是代表「身」,這四大跟五蘊就是無常苦空,了不可得,生滅變化不定,虛偽無主,沒有一個主宰。

「心是惡源,形為罪藪。」我們要常常知道心是一個惡源,造福造禍的一個源頭,所以我們要好好把這個心,掌握清楚,了解清楚,才能夠創造好的福祉,不要讓它變成心是惡源。「形為罪藪」,我們這個身體,是一個造惡的工具,是造痛苦的工具,所以我們要知道如何學習佛法,而能夠改變行為不再是一個罪藪,而是一個好的工具、成佛的工具、成就善法的工具、成就快樂的工具、成就覺悟的工具。

要去觀察我們四大五蘊都是虛偽無主,心如果沒有管好,那就是一個惡源,形呢?如果沒有管好就是一個幫兇,就是罪惡所積成的東西。這樣觀察下去,漸進、漸進的看到生死,了脫生死,漸離生死。

多欲為苦 生死疲勞

第二覺知:多欲為苦。生死疲勞。從貪欲起。少欲無為。身心自在。

佛說八大人覺經裡,第二個覺是什麼呢?「多欲為苦」,欲望太多就是個苦惱,「生死疲勞」,因為欲望的關係,就很痛苦,要奔波勞累,做很多無日無夜的事,就是晝夜都在做,做的肝不好,身體不好,什麼都不好,全部不好,所以生死疲勞。我們人生命中一切的苦都是從貪欲來的。

男女的欲望,事業、享受、各方面的都叫做欲望。欲望,就是想要滿足的東西,多欲為苦,欲望多了,就造成你的業。為什麼這個心?造成你這麼甘願辛辛苦苦的去做很多的事情,就是因為你的欲望讓你去做的。如果你沒有欲望,也許生活的非常單純,因為欲望多的時候,你必須要在這裡面,勞碌奔波,確實很苦。想有錢也很苦,想有太太也很苦,想有孩子也很苦,想有一個適當的工作也是很苦,所以欲望就是很苦,如果我們能隨遇而安,是不是很愉快?隨遇而安,兜到什麼,我們就做什麼!只要能生活就可以了,然後就常常過著很滿足的生活。

所以我們少欲無為,身心就自由,欲望少一點,身心就自在,多欲為苦,少欲無為,我們就會比較舒服、快樂、享受。怎麼樣少慾法呢?就是對一切的生生滅滅的現象,好好壞壞的現象,還有所見到的一切、喜歡的不喜歡的,少欲無為。就是說讓你的心見相非相,見一切的相非實有,讓自己的心無為。我們的心見到一切諸相的時候,知道沒有什麼靠得住的,讓我們的心漸漸離開欲望的時候,就能夠放下,所以,身心就是遇緣自在安定,遇到緣的時候,就自然自在安定,不會刻意的去求什麼、想什麼。

如果我們想自在一點,就少欲一點,如果想解脫,就看空。心不能空,就不自在。我們一切的苦惱,都是自找的,如果自己不苦惱,誰也沒有辦法給你。我們的心,如果常常是無相的,心無相,無住的話,欲望就很少了,心就能夠自在了。

常念知足 唯慧是業

第三覺知:心無厭足。唯得多求。增長罪惡。菩薩不爾。常念知足。安貧守道。唯慧是業。

第三個覺悟是什麼呢?我們的心就是貪,貪無厭足,我們的心是沒有辦法滿足的,想得再多,再多它也裝得下,可是苦惱就多了,所以貪的多,迫求的也多,也增長了很多罪惡。所以我們學道的人,不要被貪心,心無厭足這種東西,搞得自己沒辦法得到定,而且增長了很多的罪惡。

這菩薩不爾啊!什麼叫菩薩呢?菩薩就是能自利利他,能夠我法二空門的菩薩,就是能看到我空、法空,能夠看到一切的變化總是無常的,一切都是在因緣果報裡面,生生滅滅,變化不已,所以在這變化不已當中,所以就要無得無失,因為一切的變化,都是會過去的,此生彼滅,彼生此滅。菩薩心常常很滿足,滿足什麼呢?他在一切空裡面滿足;一般眾生就在變化裏面去求滿足,但是在變化裡面是不能滿足的,只有增長彼此之間的鬥爭、爭名、爭利,然後彼此之間交煎。

所以我們修行人應該遠離這種心無厭足,這種感覺,多求就苦,所以要常念知足,安貧守道,不是安貧就是常念知足,我們要安居樂業守道清貧,什麼叫安貧守道呢?就是說要安無所得的心,常常我們要無所得,一切的變化都是無常嘛!一切東西,都是我們把握不住的,所以要安貧-就是守,守無所得的東西,我們世間一切的好、壞,像流水一樣,好的來了,壞的也跟著來;壞的來了,好的也跟著來,就是像流水一樣,對於一切的好好壞壞、是是非非,總是安貧守道,總是無所得的心。學道的人就是要能夠,不要那麼樣常常心如蜂巢的去生活,這樣的生活是非常累,又苦。

「惟慧是業」,我們要追求智慧的事業,慧是什麼呢?慧就是能觀到因緣生、因緣滅,觀到一切諸法無義-沒有實在的意義,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個幌子,幌子就是虛妄的啦!一切的變化是虛妄的,你能夠觀照一切諸法空相、諸法虛妄、諸法不實,叫做慧,讓自己的心能夠安定,不被相所轉移,叫做慧。

所以說我們修道的人,學佛的人是以慧為業,以觀空自在為業,成為我們的事業,不管在任何的場所,都是以這個觀空、得自在為業。眾生都是從有上去求,佛從空裡得解脫,所以我們要觀一切諸法的空相,叫做慧,慧就是觀諸法實相。什麼叫實相呢?一切因緣裡面皆是空,空就是實相,實相就是空相,空相就是自在、不增不減、不垢不淨。

常行精進 破煩惱惡

第四覺知:懈怠墮 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

第四覺悟,就是不要懈怠,要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死魔、煩惱魔、天魔,還有一個陰魔。就是要我們不要常常懶惰,對佛法要常常精進。對世間種種的變化不去探討、考察,而讓時光就這樣流過去,然後生生世世也不去管它,然後在這個迷惑,無明迷惑裡生生死死,製造很多的煩惱業,懈怠,墮落。

什麼叫懈怠、墮落呢?就是對一切的佛法、佛所告訴我們的生活習慣,開智慧的法門,念佛、念法、念僧的心。如果常常懈怠,那我們就是不精進啦!所以我們要常常鞭策自己精進,不懈怠、不墮落、念佛、念法、念僧,常行精進,這樣才能破煩惱魔,煩惱,煩惱之惡。

在生活裡,要好好管理好自己叫精進,管理不好自己叫懈怠;管好自己就會快樂,管不好自己就會煩惱。為什麼我們要管理自己呢?因為不想觸犯到煩惱,所以要管理自己;因為怕做錯事情,所以要管理自己;因為怕因果,所以要管理自己,好的因就給我們帶來順心、如意、滿足,不好的因就給我們帶來落拓、失意、潦倒。所以我們要很謹慎地生活,播撒善因、止息惡源。

我們的煩惱也都是因為沒有常念佛、法、僧的關係,所以我們如果常行精進,常常的覺悟、破相,常常的依法洗我們的心,洗淨一切的污垢,破除我們煩惱的心,摧伏四魔,就能夠獲得解脫自在啦!

覺悟愚痴生死 悉以大樂

第五覺悟:愚癡生死。菩薩常念。廣學多聞。增長智慧。成就辯才。教化一切。悉以大樂。

第五個覺悟就是說我們要知道我們為什麼會生死呢?就是愚痴啊!無明愚痴啊!所以造成生死不斷。而菩薩就是修行、念佛、念法、念空、念我空、法空、念佛、法、僧,要度己、度他人,所以菩薩要廣學多聞,成就辯才。

廣學多聞就是多看佛經,多親近知識,多增長智慧,能夠讓我們在弘法的當中能夠應答自如,對接觸我們的一切人種,想學佛法的人,都能夠教化他們,內心沒有障礙。廣學多聞,學多了,增長智慧,對真正的佛法才能用智慧去表達,而不是像瞎子摸象。要了解象是長得怎麼樣啊!隨便摸到耳朵,耳朵,「佛法像扇子啊!」有的人摸到鼻子啊!「唉喲!這個佛法的樣子像個鼻子。」那有人摸到這個腿說像柱子,摸到尾巴說像繩子,摸到這個肚子說像牆,所以每一個人所摸的東西,因為片面片面的,所以就不會造成整個象的那個形狀,所以我們學佛法就是要整體性的,綱領要學到啦!不要說像瞎子摸象,摸到哪裡算哪裡,這樣子是所學智慧不能圓滿,就會造成爭執,因為爭執就造成煩腦……。

一切的佛法,總是離不了空性,所以空性就是大象的整個的形狀,比如說一切的法門就是鼻子、耳朵、腳、尾巴、身體,所以我們都不能執著,每一個法門都是讓你去了解整體性的東西,去了解空性,而在空性裡面,能夠得到自在,而在一切自在裡面,知道因果的變化,了解因果的重要性,然後你就會製造很多的好因、好果,覺悟的因、覺悟的果。

所以要教化愚痴的生死眾生,那就要廣學多聞,增長智慧,增長辯才,教化一切,要給他什麼呢?給眾生「大樂」,離了一切現象的變化,一切苦惱的這個根源,那就「大樂」。你們知道學佛有什麼大樂?學佛有什麼大樂?一切不障礙就是大樂。

愚痴就是無明來的,生死就是由我們造業來的,愚痴就是我們不了解,不通佛法的意思;生死就是我們造緣,造了很多的緣,善善惡惡的緣,所以說我們造成要去還債呀!有時候我們走錯路,走到很無明的地方,這些都是因果的變化!讓我們不自在!

我們知道魚刺在哪裡呀!魚刺,魚,魚刺養在那個魚缸裡,其實魚刺是養在我們內心裡,我們的內心就是一個大魚缸,養了很多魚刺,大魚,小魚,通通一大堆,所以會不會煩惱?大煩惱大魚,小煩惱小魚。生死在哪裡?知道嗎?生死就在我們的內心的這個生滅不長久的想法,常常我們沒有看到佛法的空的道理,只看到,「哇!很美的,很醜陋的,哇!這個世界上很美的,哦!世界上這麼不美。」這個叫生死,不長久的,差別的東西叫生死!沒有辦法得到空的智慧,所以就叫作生死,如果有空的智慧,那就看到一切沒有生死,所以學佛人很重要的要去學習空的智慧。


春藥哪裡買 2020-01-10 05:41:11

很不錯的分享~~!


http://www.yyj.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