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7 16:17:28無遮,小光,一休

直觀與禪修




直觀與禪修


心意相通,是人生頗高的境界,不用言語而「觸」到一個對象的內心,或掌握一種事物的本質。這種力量,我們多少都或曾有;也許你就是瞭解你的老爸在盤算什麼,或某個人一個眼神對你傳遞出當下只有你能解讀的訊息,或者,你就是直觀地瞭然別人正在經歷的痛苦。

 

「直觀」是種能力嗎?它雖然存在,但少有人把它真當一回事,也許等我們的「思維」更細膩,對於無法衡量的事物較為尊重之後,就更可明瞭它的價值。然而在偶然間,我們都會體驗到直觀的微妙,它告訴我,直觀是一種無所「作用」的東西,也不是刻意求得來的,它在無法預測到的角落給我們照明,電光火石之間,好像有什麼改變了,也好像一切照舊。

 

有禪修經驗的人大概都有類似的體會,在禪坐的寂靜中,「忽然」地通了一些事情,例如經典中所說的某個法要、概念或現象,或籠統地說,就是佛法。就我的經驗來說,若沒有這些粗淺的打坐練習,佛法所說的「空性」、「般若」,甚至是較有實感的「苦」,都還將處於比字義的理解稍多一些的想像成分而已。

 

我們可以從禪修中逐漸放鬆自己,從聆聽寂靜中慢慢從寧靜,再到寂靜,甚至連身體的感覺都消失了,從這當中我第一次體會到什麼是輕安,無比的放鬆,沒有任何束縛的寬廣….

 

然後下座了,又回到現實,得趕時間上班,一切並沒有什麼太大的改變。然而,逐漸的,我有了比較與發現,生活中無時不刻其實都是個身心的戰場,念頭真的既多且迅猛,我們被牽著走,毫無招架,甚且不知要招架什麼。人真的很辛苦。

 

很多人不太願意談論自己禪修的經驗內容,也許一來是文字難以表達,還有就是說多了似乎對己無益,搞不好還增長自大。我的話,因為太粗淺,連自己說了都難為情。

 

但我自己的經驗是,對我的人生產生較為重大意義的,幾乎沒有什麼是來自屬於邏輯架構性的知識,這些知識雖能帶來知性的快感,但對人生深層的東西幾乎無能為力。禪修面對的是平時看不到的自己,剝開層層包裝與堅固的自我防衛,「直接」跟自己相處,有時會帶來些痛苦,但是日積月累的,我們會跟以前開始有些不同。直觀的了知也會逐漸蓋過知識,愈來愈體認自己有限的人生時間可以珍惜什麼。


 

資料出處:轉載自2009年9月「有緣人」

作者:一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