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心專一---我的禪三經驗
最近山上的禪三是在11號到13號舉行。剛好藉這個部落格,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親身體會的心得。
這些年來,我到過山上不下幾十次了,這次,很難得是為了禪修。其實,打坐是我每天起床後的一個「儀式」,弄個墊子,坐一下,享受片刻寧靜。我從來沒想過要刻意去山上參加群體的禪修營,不過由於法師與友人費力推薦之下,我也從善如流。
第一天, 報到後穿上禪修服,我就提早在衣襟旁戴上禁語牌。後來才發現不少人挺喜歡掛上這個牌子,因為不用跟任何人打招呼或講話,雖然在四十幾個人共修的環境下,如同孓然一身,享受一種合理的無禮。很多對話就這樣,不用發生,且看起來沒太大需要。人們為什麼愛講話,也許跟必要性無關,而是不想維持「一個人」的狀態。而禪修,第一步就是隔開我們的人際網,讓自己面對「心」這個最大的歡喜冤家。
第二天,四點就起床,從黑暗中的昏沉到目睹海面上天光掩映的破曉,真是一場表演般的有趣過程。涼風徐徐中,在開山聖殿前緩緩抬起腳步,法師教我們要覺知腳板觸及地面的感覺。我們是一群看似沒有面目的經行者,風吹散了我們的氣息,保持覺知,覺知抬腳的每個動作,安安靜靜的,靜得連海濤與鳥叫聲都很怡人。電光火石間,時間凝結了,穹蒼之下我們看持續觀看自己。沒有面目與真實面目的區別在哪裡。
課程中,安排一天坐香幾次,一支看不到的香在燒,我們練習著聽寂靜。心,安住在耳根,聲音像流水進出,禪堂中有股令人攝受的磁場,但我想起禪修中曾經出現的寂靜,一這麼想,心就黏著了。三十分鐘很短,下次我要再重新來過。
第三天,破曉的過程有點凌亂,同樣的開山聖殿前,有前夜的雨水,帶操與指導經行的老師換了人,連海天的風景都變成被淡墨抹過,糊糊的,似乎美好的一切最容易逝去。練操、經行都不如昨天順利,這個心要放在哪裡?昨天在哪裡?
我們緩緩爬向整個道場的最高處,十一面觀音。在觀音腳下放下蒲團,眼望360度的海天相連,禪修指導法師的聲音被海風吹散,我們用聆聽來補齊消失語音的意義。不過,這一切都是為了放下,意義也隨聲音一起消失。我們練習聆聽,聽聲來去如幻,聽一切如幻背後的寧靜。單盤的赤腳壓到小碎石,有痛感,感覺它,放鬆它,繼續聽…。
然後來了一部火車,回到城市。寧靜的感覺依舊持續好一陣子,但是有太多還無法言說,那三天發生了什麼事還不是很清楚。心,跟寧靜在一起好像會產生一些化學變化。打坐,可以是個儀式,同時也可以再深入一點,知道「專一」是條回家的路,走起來會很甘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