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17 16:00:44桂圓

年輕人不是怕吃苦,是不想被騙》 企業老闆別再用「很多K卻徵不到人」指桑罵槐

職缺人才

這世上的「月經文」很多,其中一種就是「很多K卻聘不到人」的缺人新聞。從工地月薪45K找不到人,傳產40K聘不到人,現在居然連只給30K的也敢出來發這種缺人文。

30K?寫這新聞的記者自己想做嗎?

 

雖然很多「業主」認為這種新聞可以反咬近年「很囂張」,一直爭取權益的年輕人,而且說不定還能騙到一些便宜的新人。不過,這種「業配文」不但無法證明年輕人「眼高手低」或「不能吃苦」,反而突顯相關產業或公司的嚴重弊病。

 

我在服預官役時,有次隨長官到營外餐廳小酌。酒酣耳熱之際,營長突然問我:「你願意簽(志願役)嗎?」

 

營長很清楚我不會留營,但他就是「鼓起勇氣」這樣問了。我反射的回答:「我在外面已經有不錯的工作耶。」

 

營長無奈的對隔鄰的輔導長笑說:「你看,部隊就是留不住人。」

 

因為喝多了,我又順帶補上一句:「以部隊的工時來算,大概要給我十幾萬的薪水我才會留。」不知是否因為這補槍太「跳痛」,我沒得到任何回應。

 

為什麼部隊募不到人?少尉起薪42K,不好嗎?

 

當然不好。42K以大學畢業生的平均薪資來說,算不錯了,但工作環境呢?

 

少尉工時一週120小時起跳:五天留營,留營期24小時on call,晚上隨時可能被叫起來,週五不見得能放出去,在營外也隨時會被急召,週日傍晚搞不好就回來處理公務。請問這工作和外面一週工作40幾小時的要怎麼比?

 

即便業務相同,依破百小時的工時,月薪也應該給一百多K吧!

 

一直強調志願役薪水高、福利優厚,完全沒有用。當過兵的人都知道裡頭的狀況,看到這種「所謂的高薪與福利」,多半都啞然失笑,認為和付出不成比例。最後通常只有走投無路,或是因「資訊不對稱」被騙的人才會簽下去。

 

軍隊算是「陰間」,那外面的陽間世界呢?

 

外頭的資訊更流通了,工作的薪資、福利和條件,網路一查一問就有,還在發這種幾十K找不到人的業配文,不但「騙」不到自己需要的真正人力,反而會讓有腦的年輕人對你的公司打好幾個大問號。

 

什麼問號?

 

第一,找不到人,要麼提升薪資,要麼改善工作環境,只想用廣宣就騙到人,那這家公司的「產品」,是否在品質不佳的狀況下,也企圖透過廣宣來騙到客戶?原理一樣嘛!

 

第二,如果這公司沒有這麼壞心,那發這種新聞,就代表這公司不瞭解人力市場現況。若連評估人力成本都沒概念,那能準確評估進料成本、硬體設備成本嗎?這種公司或產業應該有滅亡危機吧?誰敢去?

 

第三,這種公司缺乏搶人的鬥志,不是收不到人,不然就是收到愛香蕉的猴子,只憑後段班的人力,怎麼會有競爭力呢?

 

28K找不到人?那就給32K嘛!是差多少?

 

其實沒差多少,但年輕勞工看到這種數字上升,「心情」就會差很多。人家就是要這麼一點「心情」,沒有這種「心情」,你只找得到家禽。

 

薪水加個4K,總成本了不起增加6K,公司高層少搭兩次高鐵商務艙就有了,省這個錢幹嘛?至少有一個像樣的人,和完全找不到人,差別不是很明顯嗎?

 

買不到東西,就加錢,不然就不要買,回家睡覺。不要扯什麼是好心出來降低失業率,你聘不到人是要降個毛失業率。

 

也不用講什麼「大數據」,這麼簡單的計算都掌握不好,請問這些公司的高僧大德是得了算數方面的大腦病變嗎?如果大腦沒病,是不是良心生病?

 

問題本來就不在年輕人身上,而是「年輕人明明就努力變得更聰明,但老闆就是希望年輕人笨到會來他的公司」。你要新人有腦又能幹,又希望他沒腦被你騙,到底是怎樣?

 

表面的「多少K」根本不是重點,而是業主企圖跳脫市場機制,以根本不道德的「假道德」理由來要求年輕人提供低價服務。你當然可以繼續發這種「很多K卻聘不到人」的業配文,但請記得,你每發一次,就是在社會大眾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陷。

 

說不定之後會有「100K聘不到人!」的新聞出來,大家到時再好好觀察一下,這個企業到底是多有病,有病到這麼高的薪水還是徵不到人。

 

 

 

 

文章轉自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 KBlogArticle.aspx?id=13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