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6-29 02:18:46某狐
夢魘與恐懼交錯的【戰慄遊戲】
“當你探索深淵時,深淵也在探索你。”(When you look into the abyss, the abyss also looks into you.)
這是史蒂芬‧金小說《戰慄遊戲 Misery》第一章的卷頭詞。中文「深淵」在此很容易被引申作多樣的解讀,不過如果從英文“abyss”下手的話,就會明白這
裡的深淵其實是「地獄」的雙關語。
恐懼的深淵。恐懼的地獄。看完這部小說,我不得不同意沒有比這更貼切傳神的描述。
《戰慄遊戲》是史蒂芬‧金1987年的作品。故事描述暢銷書作家保羅.薛頓剛完成可以參加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大作,他駕著名貴跑車,打算度假好好放鬆一番時,在半路遇上暴風雪,出車禍困在車內。途經事故現場的安妮.維克斯救起了雙腿俱斷的倒楣小說家。安妮.維克斯是保羅.薛頓的頭號書迷,細心照料他殘破的身軀。不過,保羅也成為安妮的寵物,被拘禁在與世隔絕的屋舍中。安妮希望保羅專為她寫一部最棒的作品──《苦兒還魂記》,同時她有許多鞭策保羅的辦法,一是針筒,二是斧頭。若兩者皆無法奏效,安妮還有許多法寶可以派上用場……
史蒂芬‧金號稱是當代美國最暢銷的小說家。擅寫社會恐怖題材著稱的他,應該也是美國暢銷小說家中最多產的一位,至今持續寫作不輟的同時,作品當中至少已有七十幾部被改編成電影及舞台劇。如同史蒂芬‧金的其餘暢銷作,在91年時《戰慄遊戲》也曾被改編成電影,出演故事中恐怖女書迷的Kathy Bathes則奪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這個下午我花了四小時半,在金石堂看完了長達四百多頁、遠流出版社最新再版的《戰慄遊戲》。如果不是我很小的時候曾經偶然在第四台的電影頻道上,驚鴻一瞥《戰慄遊戲》的電影片段,也許我一輩子都不會有那個好興致去翻這本書。原因無他,小說家被入戲太深的瘋狂書迷禁閉外帶肉體折磨,這種橋段在現實生活中的發生比例實在太高,我想任何一個稍微考慮把寫小說當作志業的人,都不會希望自己還沒正式進入這行,就得先面對這類可怕的職業潛在威脅。據悉原作者史蒂芬‧金本身就有過超過一位以上這種瘋狂書迷,其中一位恐怖書迷後來槍殺了披頭四裡的約翰‧藍儂,這種成名引發的被害恐慌或許也是《戰慄遊戲》這部小說的催生推手吧。
小說的故事情節本身並不複雜,畢竟圍繞全篇故事的就只小說家跟書迷兩個主角,沒有太多曲來折去。兩位主角的心理變化跟微妙互動,以及充斥全書那種不安定的恐懼感,才是作者鑿力刻畫的重心,也是史蒂芬‧金功力盡顯之處。如果說九把刀是以極端細微的畫面描寫,透過視覺的想像直接造成讀者的恐怖心理,那麼史蒂芬‧金的恐怖營造顯然是疊磚塊式的慢條斯理:不急不徐,不會讓讀者在第一時間被恐怖的氛圍籠罩,而是一步一步透過心理壓力的累積,引領讀者失去戒心走入作者設下的恐懼網羅,然後才逐步引爆作者事前埋好的恐懼地雷。
話說小時後電視台上那驚鴻一瞥,恰巧是停在故事中一個關鍵的恐怖高潮,還記得那時為了逃避即將到來的血腥場面,小學生的我飛快轉台(何等慶幸這是電影台,而不是電影院逃無可逃的大螢幕)。既然連那種情節橋段都看過了,看原著時有了心理準備,同樣的情節上演時應該嚇不倒了吧。結論是,大錯特錯!小說第二章快結束時那個要命的場面,到了電影最長也不會超過三分鐘,小說裡則至少有一千字。一千字造成的恐怖張力,是否因人而異不得而知,但是就那一千字,可讓我真真切切在接下來五十頁以後,都還如歷其境地停留在五十頁以前主角遭遇到的那種極致痛苦跟恐怖的感受中。
我不敢說《戰慄遊戲》是當代社會恐怖小說裡對人心恐懼的極致描寫。但我不得不佩服史蒂芬‧金對人類承受痛苦、恐怖等等心理、肉體雙重壓力之極限的刻畫功力。況且《戰慄遊戲》帶給我近來鮮少獲得的幾種閱讀體驗。第一,我時常跟故事的主人翁分享同等的驚嚇、哀傷、恐懼、憤怒,卻從來沒有經驗到跟故事人物相通的「痛覺」──不需要思考想像,而在閱讀文字的同一時間、甚至前一秒即感受到的痛覺體驗。第二,這是我第一次如此希望悲慘的主角在下一秒死於惡人/反派手下,遠勝過希望主角來個絕地大反攻擊倒反派。單就以上兩點難得的閱讀體驗,《戰慄遊戲》就絕對值得我為它大書一筆。
厭煩「我就知道是這樣」的情節鋪陳?
痛恨邪不勝正、好人必勝的熱血定律?
那麼請進入《戰慄遊戲》的黑色世界。
在安妮‧維克斯的雪地小屋裡,
體驗恐懼和痛楚的深淵。
ps.小說原名“ Misery ”原義為「疼痛」,同時有「悲慘」、「不幸」等義,在故事中是個雙關語。一方面意指男主角保羅‧薛頓遭遇的「疼痛」,另一方面則意指男主角筆下羅曼史的女主人翁「苦兒」的英文名(悲慘不幸)。
→下面是1991年的改編電影(看完原著我想我應該更沒膽去找電影來看了^^||||)
這是史蒂芬‧金小說《戰慄遊戲 Misery》第一章的卷頭詞。中文「深淵」在此很容易被引申作多樣的解讀,不過如果從英文“abyss”下手的話,就會明白這
裡的深淵其實是「地獄」的雙關語。
恐懼的深淵。恐懼的地獄。看完這部小說,我不得不同意沒有比這更貼切傳神的描述。
《戰慄遊戲》是史蒂芬‧金1987年的作品。故事描述暢銷書作家保羅.薛頓剛完成可以參加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大作,他駕著名貴跑車,打算度假好好放鬆一番時,在半路遇上暴風雪,出車禍困在車內。途經事故現場的安妮.維克斯救起了雙腿俱斷的倒楣小說家。安妮.維克斯是保羅.薛頓的頭號書迷,細心照料他殘破的身軀。不過,保羅也成為安妮的寵物,被拘禁在與世隔絕的屋舍中。安妮希望保羅專為她寫一部最棒的作品──《苦兒還魂記》,同時她有許多鞭策保羅的辦法,一是針筒,二是斧頭。若兩者皆無法奏效,安妮還有許多法寶可以派上用場……
史蒂芬‧金號稱是當代美國最暢銷的小說家。擅寫社會恐怖題材著稱的他,應該也是美國暢銷小說家中最多產的一位,至今持續寫作不輟的同時,作品當中至少已有七十幾部被改編成電影及舞台劇。如同史蒂芬‧金的其餘暢銷作,在91年時《戰慄遊戲》也曾被改編成電影,出演故事中恐怖女書迷的Kathy Bathes則奪得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
這個下午我花了四小時半,在金石堂看完了長達四百多頁、遠流出版社最新再版的《戰慄遊戲》。如果不是我很小的時候曾經偶然在第四台的電影頻道上,驚鴻一瞥《戰慄遊戲》的電影片段,也許我一輩子都不會有那個好興致去翻這本書。原因無他,小說家被入戲太深的瘋狂書迷禁閉外帶肉體折磨,這種橋段在現實生活中的發生比例實在太高,我想任何一個稍微考慮把寫小說當作志業的人,都不會希望自己還沒正式進入這行,就得先面對這類可怕的職業潛在威脅。據悉原作者史蒂芬‧金本身就有過超過一位以上這種瘋狂書迷,其中一位恐怖書迷後來槍殺了披頭四裡的約翰‧藍儂,這種成名引發的被害恐慌或許也是《戰慄遊戲》這部小說的催生推手吧。
小說的故事情節本身並不複雜,畢竟圍繞全篇故事的就只小說家跟書迷兩個主角,沒有太多曲來折去。兩位主角的心理變化跟微妙互動,以及充斥全書那種不安定的恐懼感,才是作者鑿力刻畫的重心,也是史蒂芬‧金功力盡顯之處。如果說九把刀是以極端細微的畫面描寫,透過視覺的想像直接造成讀者的恐怖心理,那麼史蒂芬‧金的恐怖營造顯然是疊磚塊式的慢條斯理:不急不徐,不會讓讀者在第一時間被恐怖的氛圍籠罩,而是一步一步透過心理壓力的累積,引領讀者失去戒心走入作者設下的恐懼網羅,然後才逐步引爆作者事前埋好的恐懼地雷。
話說小時後電視台上那驚鴻一瞥,恰巧是停在故事中一個關鍵的恐怖高潮,還記得那時為了逃避即將到來的血腥場面,小學生的我飛快轉台(何等慶幸這是電影台,而不是電影院逃無可逃的大螢幕)。既然連那種情節橋段都看過了,看原著時有了心理準備,同樣的情節上演時應該嚇不倒了吧。結論是,大錯特錯!小說第二章快結束時那個要命的場面,到了電影最長也不會超過三分鐘,小說裡則至少有一千字。一千字造成的恐怖張力,是否因人而異不得而知,但是就那一千字,可讓我真真切切在接下來五十頁以後,都還如歷其境地停留在五十頁以前主角遭遇到的那種極致痛苦跟恐怖的感受中。
我不敢說《戰慄遊戲》是當代社會恐怖小說裡對人心恐懼的極致描寫。但我不得不佩服史蒂芬‧金對人類承受痛苦、恐怖等等心理、肉體雙重壓力之極限的刻畫功力。況且《戰慄遊戲》帶給我近來鮮少獲得的幾種閱讀體驗。第一,我時常跟故事的主人翁分享同等的驚嚇、哀傷、恐懼、憤怒,卻從來沒有經驗到跟故事人物相通的「痛覺」──不需要思考想像,而在閱讀文字的同一時間、甚至前一秒即感受到的痛覺體驗。第二,這是我第一次如此希望悲慘的主角在下一秒死於惡人/反派手下,遠勝過希望主角來個絕地大反攻擊倒反派。單就以上兩點難得的閱讀體驗,《戰慄遊戲》就絕對值得我為它大書一筆。
厭煩「我就知道是這樣」的情節鋪陳?
痛恨邪不勝正、好人必勝的熱血定律?
那麼請進入《戰慄遊戲》的黑色世界。
在安妮‧維克斯的雪地小屋裡,
體驗恐懼和痛楚的深淵。
ps.小說原名“ Misery ”原義為「疼痛」,同時有「悲慘」、「不幸」等義,在故事中是個雙關語。一方面意指男主角保羅‧薛頓遭遇的「疼痛」,另一方面則意指男主角筆下羅曼史的女主人翁「苦兒」的英文名(悲慘不幸)。
→下面是1991年的改編電影(看完原著我想我應該更沒膽去找電影來看了^^||||)
上一篇:生命與信仰的追尋─托爾斯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