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02 18:49:14雪子

情緒化

逃避自由的圖像

另外,我成為了外國人之後,比以前更容易貼「情緒化的女人」的標籤。我必須要強調,這絕對不是我身邊的台灣朋友的錯。我以前也當本國人時,看到發脾氣的外國留學生總會覺得:「她幹嘛,想得那麼嚴重啊!」,只是少數人必須要讓多數人了解自己得想法時,不得不激烈一點才讓多數人聽得到而已。這絕對不是個人素質的問題,是我們當下屬於多數還是少數的問題。

就算這樣告訴自己,還是一直無法釋懷,直到最近讀到《逃避自由》的以下部分:

「在我們的社會,情緒大抵遭到勸阻。任何創造性的思考-以及任河其他的創造性活動-都跟情緒密不可分,但思考和生活沒有情緒卻變成一種理想。「情緒化」變成不正常、不平衡的同意詞。個人接受了這個標準,就變得大大削弱了;他的思想變得貧乏和扁平。另一方面,情緒既無法完全扼殺,就必須跟人格知性面全權分開存在;結果產生廉價和缺乏誠意的感傷,電影和流行歌曲便用它餵養數以百萬計情緒飢餓的顧客。(221)」

讀了這段後,我反省過去的想法,我對把我視為情緒化女人的人很生氣,但是我也跟他一樣,把情緒當作理性的反義詞,也就是說,理性是好的,帶有情緒是不好的。

我也不贊成無理取鬧,但是我希望以後看到正在情緒化的女人時,不要跟著她情緒化,冷靜思考她情緒化的理由。我想她也跟我一樣,應該有不得不這麼做的理由吧。

參考: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ulanggou/3/1271166048/20060706143120

上一篇:敵意

下一篇:外國女性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