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21 05:01:08chernyan

中國戲曲

戲曲起源

戲曲藝術最初形成於祭祀中的巫舞、儺劇,春秋戰國時的俳優、優舞,漢代的角觝、百戲,唐參軍戲、歌舞戲,宋雜劇和金院本,元雜劇、明、清傳奇...程度不同的吸收:小說、詩歌、舞蹈、音樂、武藝、雜技、美術種種元素。

孕育 形成 1790-1840年

清順治以後各朝皇帝都鍾情戲曲,乾隆更甚,他南巡返京即徵召南方名伶入京供奉南府,更投巨資在宮內、圓明園等地起造舞台,自此笙歌不斷。

清乾隆五十五年,久享盛名的徽調三慶班榮招進京為皇帝祝壽,後有四喜班、和春班、春台班進京演出,形成四大徽班雄距北京,並逐漸取代崑曲和弋腔在北京舞台地位的局面。

四大徽班各具特色,當時流行的口碑是:三慶的軸子﹝指有頭有尾的整本大戲﹞、四喜的曲子﹝指崑曲﹞、春台的孩子﹝指童伶﹞、和春的把子﹝武戲﹞。

清朝道光年間,流行於湖北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的漢戲進入北京,徽漢合流後又吸收了崑曲、秦腔、弋腔....等各家之長,融會貫通北京的語言風格,逐步演化、孕育形成了獨樹一幟的京劇。
形成 成熟 1840-1917

京劇自形成至清末民初,逐漸擺脫前身﹝漢、徽、崑、梆﹞等舊制,角色行當日趨齊備、表演藝術﹝唱、唸、做、打﹞更加穩定、精緻、細膩,以一種嶄新且成熟的風貌面世,講究舉止端莊、氣度安詳,演員們對所扮演之人物,如:帝王家的雍容華貴、閨秀的纖細溫柔、讀書人的書卷氣、大將的英武...亦都用心揣摩、詮釋的適度貼切。

皇家的倡導促進了京劇藝術的繁榮昌盛,同治皇帝能演武生,光緒皇帝擅長打鼓,慈禧太后更親自主持將楊家將的故事改為京劇演出本,各代皇家的主要成員皆為戲迷,榮顯、賞賜不絕,相對鼓勵名角們精益求精、力圖自我超越,而上行下效的連鎖反應,自然形成巨大流行風潮,市場需求大開,偶像明星理所當然的應運而生。

北京產生第一代名伶,號稱'前三杰''老生三鼎甲'﹝狀元、榜眼、探花﹞的傑出演員:余三勝、程長庚、張二奎,第二代名伶被譽為'後三杰''新老生三鼎甲'的傑出演員:孫菊仙、譚鑫培、汪桂芬,以及著名的同光十三絕等,同期還有許多相當優秀的藝術家群、風起雲湧,以演員為中心的'名角挑班制'逐漸取代以戲班整體為號召的傳統演出體制。

還有各種文化水準甚高、研究京劇藝術的票房、票友伴隨京劇的成長似雨後春筍般林立,更有許多響噹噹的名角如:張二奎、劉趕三、汪笑濃、德珺如、金秀山、黃潤甫、龔雲甫、傅小山等皆是票友出身,他們所提出對藝術的見解、演員與劇目的批評都十分獨到,對京劇的提昇、改革、啟發、傳播和正面發展貢獻十分卓著。

京劇熱從北京出發往天津、山東、上海、河北、東北、武漢等地漫燒,固定的演出場地不斷擴張。

光緒三十年﹝1904﹞戲曲史上最早的專門性京劇期刊《二十世紀大舞台》正式發行,見證了京劇在當時的巨大影響力。

科班的形成是京劇藝術成熟的重要標誌,為急速發展中的京劇提供最好的補給,培養京劇藝術人才的教育方式也更專門、更正規。
成熟繁榮的鼎盛、黃金時期 1917-1949

京劇進入寬廣的河道期,豐富多彩的'流派'競豔,表演內容與形式、審美觀、舞台技巧都臻盡完善,週邊的發展條件俱佳,成為演員有幸、觀眾有福、驚嘆連連的高峰時期,到了二十年代中葉,因聲譽日隆遂有'國劇'之稱並得到全國的普遍認定,活動版圖更擴展到世界各地、美名遠播國際劇壇。

京劇的第三代老生演員,聲名最盛的就是'四大鬚生',二十年代時指的是余叔岩、馬連良、言菊朋、高慶奎,後因高慶奎退出舞台;譚富英崛起,遂改為:余、馬、言、譚,到四十與五十年代交際,余叔岩、言菊朋謝世,楊寶森、奚嘯伯氣象聚成,'四大鬚生'的組合為:馬連良、譚富英、楊寶森、奚嘯伯,直至今日。

而另一全國流行組合'南麒、北馬、關東唐'指的是南方的麒麟童﹝周信芳﹞、北方的馬連良、東北三省的唐韻笙,當時還有許多成就非凡、獨樹一格的名角如:孟小冬、林樹森、李少春、李宗義、言少朋等,一同風風火火的把京劇老生藝術推向巔峰。

武生行在此時也是宗派林立、雷霆萬鈞,代表人物有:楊小樓、俞振庭、蓋叫天、李萬春、高盛麟、張雲溪等超級好角。

小生泰斗:姜妙香、葉盛蘭、俞振飛的斯文俊逸、溫文儒雅,各擅勝場到如今仍讓人們津津樂道。

1927年由北京《順天時報》發起不指定名額的公開推選活動,唯以掛頭牌且擁有個人代表作的全面條件為限,推選出'四大名旦':梅蘭芳、尚小雲、程硯秋、荀慧生等實至名歸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也是二十年代旦行演員的焦點代表人物。


三十年代有一批年輕的旦角演員脫穎而出,1940年北京《立言報》曾公開推舉'童伶主席'根據各方觀眾意見選出'四小名旦':李世芳、毛世來、張君秋、宋德珠,另有天津《北洋畫報》在1930年推選的 '四大皇后'即'四大坤旦':雪艷琴、新艷秋、章遏雲、胡碧蘭,但因胡碧蘭舞台生涯不長,因此說法並不一致。

還有由中華戲曲專科學校培養出來的'四塊玉':侯玉蘭、白玉薇、李玉茹、李玉芝,而不同時期尚有許多獨秀的霸主們如:筱翠花、歐陽予倩、黃桂秋、言慧珠、顧正秋、童芷苓、關肅霜、戴綺霞、杜近芳、李慧芳等等優秀的旦角精英們紛紛吐露芬芳。

郝壽臣、金少山、侯喜瑞、裘盛戎、袁世海等大師們,在此時以無與倫比、精練高超的造詣,經營出花臉藝術的一片'淨'空,令人驚嘆不已、望塵莫及。

蕭長華、傅小山、葉盛章、張春華等,也不甘示弱、各展所長,一時紅花綠葉大出風頭。

全國各地相繼成立新型戲校,形成傳統科班與新型戲校並存的局面,培養出許多優秀人才。

西風東漸、新式劇場出現之後,購票、持票入場、對號入座,聽戲、看戲已逐漸轉為'純藝術欣賞'而眩目的舞台聲光、專業的機關佈景,營造出前所未見的另一種京劇新舞台世界。

印刷、錄音、攝影、廣播、等科技為京劇提供更廣闊的多元管道,報紙、雜誌、各類評論、研究的文章問世,書籍、傳記、留聲臘筒、唱片、影片,留下了當年大師們的聲、影、盛況、點滴。
新繁榮期 1949-1966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隨著社會制度的改革,文化也跟著轉向,京劇的現代劇目,在不同時期都曾被名角們嚐試創作演出過,但真正規模最大、最全面的總動員,要屬1964年間京劇現代戲觀摩演出大會,當時有許多作品如《奇襲白虎團》《蘆蕩火種》《智取威虎山》《海港》《洪湖赤衛隊》《杜鵑山》《草原英雄小姐妹》《黛諾》等大小劇目35齣,參與編演、帶頭排練的名角有:馬連良、李少春、裘盛戎、袁世海、趙燕俠、李玉茹、童芷苓、言少朋、關肅霜等。

文化大革命 1966-1980

江青是繼慈禧太后後對京劇投以'關愛的眼神'的女當權者, 1963年她到上海以強勢性的個人觀點 '插手'管'創作'在北京還把公認的兩齣好戲《紅旗譜》《朝陽溝》給'槍斃',這似乎是文化大革命即將開始的先兆,文革後,當局在1966年11月28日正式宣佈:京劇《智取威虎山》《海港》《紅燈記》《沙家濱》《奇襲白虎團》、芭蕾舞劇《白毛女》《紅色娘子軍》、交響音樂《沙家濱》等8部文藝作品為'樣板戲'從此將近十年創作史上出現大片空白,全國只有'樣板戲'在搬演。
1990年《徽班進京兩百週年紀念》活動於香港,參加的演出團體有:中國京劇院、北京京劇團、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其他還有:天津青年京劇團的雷英、中國戲曲學院實驗京劇團的董元元、天津表演藝術諮詢委員會的董文華、尚明珠、台灣的郭小莊、王海波等名角。

1993兩岸交流開始,4月份北京京劇團首次來台,5月份中國京劇院首次來台,接著湖北省京劇團以新編古典劇《徐九經升官記》在台造成徐九經熱。上海京劇院的《貍貓換太子》《盤絲洞》《曹操與楊修》也都十分風光,而院天津市青年京劇團、天津京劇等許多團體也陸續來台各展奇能,至今仍邀約不斷、熱情不減。

國立臺灣戲曲專科學校 (校歌) - 王安祈詞
絲竹競奏
鑼鼓齊鳴
金聲玉振
泱泱國風
掀簾處
羅袂輕翻
悅目賞心
落幕時
陶情冶性
移俗易風
扛一肩重任
紮文化深根
傳千年古藝
開一代新聲
絃歌不輟
代代新
絃歌不輟
代代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