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4-14 09:00:00敏公主

推甄備審資料 要吸睛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自傳履歷不在多,有精髓則行。一份好讀、好看又加分的備審資料該如何完成呢?


要透過備審資料來行銷自己,首先要了解買家的想法和需求。(資料照)

同學在撰寫履歷或備審資料的時候,有時會落入自己過去的生命經驗中,許多個人成長過程的點點滴滴,會被有意無意的喚起。每當這種時刻出 現,常會忘了自己是在做備審資料,而出現忘情的寫作,結果感動了自己,卻未必吸引得了其他閱讀者,甚至忽略了真正的買家是大學端的教授。所以,永遠不要忘 記製作備審資料的目的,是為了申請大學校系,而你的讀者是大學教授。

<Check Point 1>從閱讀者角度切入

大學裡的評審委員是備審資料的主要讀者,也是唯一買家,因此同學等於要透過備審資料來行銷自己,至於如何推薦出自己的特色,讓買家注意到你的商品價值,首先要了解買家的想法和需求。

評審委員看備審資料的主要目的有二:

1.為大學校系挑選出適合的人才,來進行培育。

2.經由資料來認識申請者的特質、興趣、申請動機、過去表現等。

評審委員通常是依據以下規則來判斷備審資料的優劣:從看見備審資料的第一印象,到最後整體印象的一個歷程。其中最容易讓審查委員目光駐足的,通常是感興趣的內容與主題,才會形成他的閱讀焦點,因此在比例上要適度的調整,若有精采的個人特殊表現,則應加重呈現的份量。

<Check Point 2>從行銷自己開始

行銷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先了解自己,再將自己具有的優勢與專長能力充分表達給對方。

我們從過去所指導的備審資料中發現,許多學生的想法和大學審查委員往往大相逕庭,以下就是一些例子:

範例 1

同學這麼寫:

我有一個爸爸、一個媽媽,父親是公務員、母親是小學老師。家境小康

評審委員這麼想:

難道你有兩個爸爸、三個媽媽?父母的工作和你想說的有什麼關聯性?家境還過得去,所以呢?

應該這麼說:

我的家境並不富裕,但自幼承庭訓,父母總是灌輸我一個觀念「東西夠用就好,精神的追求卻是可以永無止境」,小時候我的書桌上放著媽媽寫給我的座右銘「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話至今銘記在心。

範例 2

同學這麼寫:

我就讀○○小學,○○中學,高中考上○○。成績表現中等,參加○○社團,擔任○○社長

評審委員這麼想:

為什麼我應該了解你的成長歷史?所以你到底優秀,還是不優秀?社團經驗裡,你學到些什麼?

應該這麼說:

國中之前,我的表現一直很優秀,一度我也以為自己是少有的天才,直到上了高中才發現,自己還有許多成長的空間,就像擔任吉他社的社長後,才了解社長並不一定要最會彈吉他,卻絕對需要溝通、協調、企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以上的例子只是說明,愈精簡的備審資料,愈要謹慎的選用文字,所有文字表達的背後,都有一個同學想傳達給審查委員知道的內涵,而不是無病呻吟或是充填字數而已。

在文字表達方面,有些同學會慣用一些火星文或是哇、喔、耶等語助詞,來加強自己的說法,但大多數審查委員都是學術出身的學者,要知道,他們不見得習慣或欣賞這種年青人的新興語言,建議還是少用為妙。

<Check Point 3>市場調查不可少

一定要多瀏覽各校系網頁!

常有同學在面試時,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為什麼會想申請我們這個系?」大多數的學生會回答,自己有多麼多麼喜歡這個系,但當口試委員進一步問,「那麼你看 過我們系的網站嗎?有沒有什麼是你印象特別深刻或是感興趣的內容?」這時候就會知道這個學生是否真的對這個系有所認識。

不管是製作備審資料或是準備口試,都建議同學要多多瀏覽你有興趣的大學校系網頁,瀏覽的重點包括該系的專業師資、系所規模、開課內容、未來走向、生涯進路、研究發表的主題、設備、是否有研究所等。

當同學愈熟悉相關的訊息,愈能成為有用的背景知識,幫助了解在這個領域的專家學者,他們平日都在做些什麼,也有助於準備符合雙方期望的備審資料。

<作者小檔案>曲慧娟

致力於親職教育、諮商與輔導、表達性藝術治療、亞斯伯格症青少年研究等。

現 任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輔導主任。由於建中輔導室在升學相關資料整理上相當完善,留有各屆學生主動提供的審查資料,曲主任本身更是升學輔導的專家,同時也 參與過多次大學審查資料評閱,即將出版《看完再動手!這樣做審查資料就對了》,結合多位現任高中職教師的經驗,希望能給學生或家長在備審資料上有所幫助。


<本文轉載自由時報-家庭親子板 文/曲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