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3-07 10:07:03MaLi

老病死之中,磨練人間深情 130307

誰在銀光閃閃處等你人情練達皆文章--推薦簡媜新書:《 誰在銀光閃閃的地方,等你》

    昨夜,1家四口在三個多禮拜的浸泡之後,終於看完星際大戰的結局。 看到光明終於戰勝了黑暗,孩子們滿足地入睡了。 
    清晨7點,發動車子要上學前,樹兒說:「媽媽,安納金還是完成了預言,平衡了原力。」 我說:「對呀,可是過程一點都不是原來歐比王想像的那樣,宇宙的安排往往超過人的想像,連800歲的尤達也想像不到。」 樹兒:「安納金最後終於不怕死亡。」 我說:「是呀,你們知道嗎? 你不會真的死去,死去的是這個身體的”你”,真正的”你”不會死去。」要一邊開車上家中大門口的山坡,還要一邊用手勢表示括弧,強調我們有不同的身份認 同,這真是忙壞我了。 然而,孩子聽得很清楚,一點都不覺得抽象,仿若真是天生的知識,旦旦說:「對呀,死的是身體,光不會消失。」


♡♡
    想到我週五晚上帶領讀書會,閱讀《好走》和《與神談生死》兩書,和24個中壯年前後的成人,一起參悟:「死亡不真正存在,肉身隕落的歷程是人間最光明的轉 化」這道理。 而在讀書會現場外,這兩個孩子,跟著我一起閱讀有著神話原型的各種書籍與電影,也在參悟這真理。  孩子們的穎慧未必超過大人,卻由於意識包袱輕,學得比大人快,比大人深多了。


♡♡
    這幾年,透過閱讀翻譯來的各種心靈書籍,把那些說不清楚的生命知識,逐漸能有個系統,能說得清楚,然而,還是卡於,什麼”本心”,什麼”人格”,什麼”小 死”.....這種聱牙的名詞,難以登上大庭廣眾,每年,總藉由秋季演講的機會,透過電影的影像與情感,支持自己能說出那些,困難的名詞與抽象至極的概 念,聽眾們由於有電影的滲入,就能在情感與認知上,連結起,我想傳遞的抽象概念,無比形而上的知識。

    讀書會,既然是願者上鉤,來的人都事先用功閱讀了,我也就堂而皇之,能將更抽象難懂的名詞,什麼”轉世”,”靈魂”,”根本壓抑”.....更自由運用 了。  然而,怎麼說得順暢,總覺得心中那個幼年的我,那個使用閩南語母語的我,還有,那個從文學散文建立起文字網絡的少女的我,還沒有一起進來,參與,30歲以 後使用英文思考的我,所建構的靈性世界觀。

    於是,許了個願,接下來,我新寫的書籍,得要超越那些,只有心靈知識熟客才能心領神會的各種抽象語言,我要寫出,更平凡人能下嚥消化的文字,.....,就這樣,要寫的內容都了然於胸了,卻總是,找不到文字來描述。

    在靈性的知識領域,有一種超越凡俗的視野,這視野如此安全美好(例如:沒有死亡),卻要如何包容納入,這人間苦滋味(例如:久病的拖磨),人情牽繫(夢中 難忘的親情),情深難捨(與所愛的生死兩隔)的面向呢?   某個程度來說,也就是,內在深情,入世很深的我,雖然,兩隻腳都幾乎都站上神聖的土地,得到靜心的福祐,然而,還是容易為人心痛,為情難捨的我,要怎麼 樣,擁抱起這個,一定是最後才撤離人間的我,要怎麼對深情的自己訴說?


♡♡
    懷著這些志向,像宇宙許願,而宇宙回應我的,是簡媜的新書:《 誰在銀光閃閃的地方,等你》。 長我只有幾歲簡媜,她的《 水問》,陪伴了大學時期,那對戀愛充滿感受的我。  而今,她也50了,望著前方等候自己的”老、病、死”,身邊環繞著阿嬤阿母的老、病、死..... 她寫下了《 誰在銀光閃閃的地方,等你》這26萬字的厚書。

    20多年來,她徹底地活在人間的各種滋味中,從文字中認識了50歲的她,是那種讓我一見面就會歡喜愛上的清澈女子和厚實婦人的合體。  她如我一樣,也在認識死亡,體味生命,只是,我們走了不同的路徑,而所看的視野竟如此一樣。 只不過,簡媜的人情練達,社會SQ,遠超過我許多。  所以,文字,也就更厚實而迷人了。

    我喜歡,《 誰在銀光閃閃的地方,等你》這本書中,用如此美麗的中文,和親切可人的台語,寫出,她的阿嬤,守寡又年輕喪子的命運,一群女人的愛與力量,有著好熟悉的女 性厚實和堅韌。  這本書的主體,是阿嬤病了,陪病、照顧、死亡的故事。  還,側筆寫出了許多陪伴年老父母的女子,那種無奈以及被捆綁,又甘願又不情願的百般轉折。  這裡,有她對生死的領悟,不就是,我們在讀書會中,學著參悟的了然功課嗎?  只是,我們使用西方心靈語言的生硬,在簡媜的書中,化為(紅樓夢+敦厚的女性台語情感)的文字風格... 一下子,就把深情的我給擄獲了去。 

    被擄獲的我,終於,得以在文字中,把靈性體驗說給內心,那依然貪戀紅塵的少女我,以及,依然眷戀父母親情的幼年我,聆聽。  昨夜,在我枕靠在床上,徹夜閱讀的時刻,透過簡媜的文字,我與時間流中的每個自己相遇,終於,我們一起上了無數堂,又有趣、又動人、又文學的生死課。

    這是一本,讓我徹夜難以放手的散文。



♡♡
    就在後天,我要上台北帶領 《 用健康取代疾病 》的工作坊(已額滿),看完書後,在生死面前,更謙卑與柔軟的我,會說:我們都是健康國與疾病國的族人,同時,分別隸屬於這兩個國度,如同,星際大戰的天 行者,內在同時有著光明與黑暗的原力一樣。  然而,我們擁有的自由與力量,就是「選擇」,在這條,老、病、死...的前路,等候著我們的,是銀光閃閃的愛,還是,掙扎絕望的無奈呢?   讓我們《 用健康的態度來面對疾病的陰影 》吧!

    此文,獻給跟隨部落格多年閱讀的老朋友。
    若你們歡喜,這本書,將是指定參考閱讀,給 《 用健康取代疾病 》工作坊的成員,以及, 《 自性之旅讀書會》的夥伴。

下一篇:往返書簡 130706

忍不住說話的曉萱 2013-03-08 22:41:55

今天剛好在聯合報A18版看見簡媜與這本新著作的報導,然後就發現這篇文章了...(其實是無意間來閒晃卻很驚喜地發現這裡有新文章:D)

這真是個令我充滿好奇,卻又極害怕面對的主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