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4 16:17:19MaLi

【冷天試寫】包裹轉換與靜心路徑

要如何轉換愛的包裹呢?
我們再仔細觀看一次憂慮包裹:
這包裹的結構是:〈愛在裡面〉and〈憂慮在外面〉;於是我們好奇,〈從哪裡散發愛?〉and〈從哪裡散發負情緒?〉


下圖是個人格結構圖,用圖像來示意人格的多層結構。在容格心理學提及人性中有一真我(true self),是人性內在屬靈的部分,有如蓮花般地與神性相通。在超個人心理學稱之為大我(Self),等同於佛教”自性”,或內在佛性的概念。

真我為人性內在圓滿自足與萬物相連通的本質(essence),此本質就是愛。這本質位於人屬於人性的一部份,但卻無法獨立存在於人間。因為本質是靜默無形的混沌,有如你凝視嬰兒深邃的雙眼;而人間的存活需要一形體需要語言。因此,嬰兒在成長的過程裡,慢慢學會將混沌深埋,長出更自的性格,這長出的性格也就是我們平日稱呼的人格。

人格受先天氣質與後天教養影響,為孩子在生存環境中妥協與磨合的產物。人格為的是讓本質能生存在愛有條件的環境之中,算是一環境適應的歷程。
一般而言,生長在較寬容,安全,關愛充滿的環境中,容易養成信任依賴的天真人格;生長在較嚴苛、忽視、生存充滿危機的孩子,容易養成獨立不信任的孤兒人格。這些不同面向的人格,一層層細密的包裹著,組成我們獨特的個性。

在成長過程裡,若遇到重大挫折、衝突、創傷….未解決疏通的負向能量就會凝聚成特殊的結構,我們稱之為心結或人格坑洞。心結意指引發糾結過往負向能量的記憶,坑洞意指一觸及即跌落至空虛與匱乏的處所。


一般的人際互動,通常觸動外面的社交層人格,因為沒機會觸及心結或坑洞,所以交往相安無事。但在親密關係或親子互動中,往往我們以更內層的自我相見,因此,很容易觸發心結或坑洞,小事也會產生挫折、引發受傷的記憶。這些被觸發的負向能量,就是上面我所謂的憂慮包裹。而內層包裹在內的真我,其本質就是愛;我們以下圖的結構來表示:
從哪裡散發愛? 從人性本質的內在。
從哪裡散發負情緒? 從心結與坑洞中。

用這結構來看,用信任包裹的愛,又如何解釋?

其實,二者間的人格結構並無太大不同,每個人都充滿心結與坑洞,每個人也都擁有充滿愛的本質。不同的在哪裡?不同的在於,〈信任的人,以打開的雙手支持此時此刻〉,這種說法有〈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味道。

信任的人,無論發生什麼事,都用意志力選擇,敞開雙手支持此時此刻在心裡說”Yes。”充滿憂慮不信任的人,能夠說”Yes”的範圍比較小,遇到超越舒適區的事情就會封閉雙手,說”No”。


因此,當事情發生,觸動到我們內在心結或坑洞時,信任的人,用意志選擇讓自己敞開雙手,將雙手放在被觸發的心結或坑洞之處。
象徵意象是敞開雙手支持,彷彿一個慈愛的母親在孩子受苦時,張開雙臂擁抱孩子,用母親安穩的慈愛能量支持受苦中的孩子。於是,孩子受到支持很快就能釋放受苦,讓痛苦的感受通過,回復平靜。
因此,愛的能量被帶入原本的心結或坑洞之處,人格又有一處恢復完整。
回到親子互動的現場:〈當父母透過支持內在的方式,能愛孩子原本無法愛之處,父母也恢復自己的完整。〉白話一點的例子是:

當一個原本看到孩子軟弱啼哭就生氣的父親,逐漸能體認到自己心裡曾有的軟弱小男孩,而將愛轉向內在,接納並深愛那個過往的自己;一次又一次,愛的能量穿透,回到內在。父親逐漸能接納與支持自己的兒子,透過一次次深愛並支持兒子的歷程,身為父親的男人同時也完整地接納了內在的軟弱自我。

或者一個看到打扮得充滿性誘惑的女兒就發火的母親,能明白自己內在或許有個被壓抑無法展現的妖姬性格。透過與女兒互動,透過逐漸了解並能與女兒溝通,母親或許能找回內在的女性魅力,以及被壓抑的性慾。當更完整的母親與女兒互動,女兒就更有機會歡喜女性的衿持與聖潔,學習潔身自愛。


上面兩個例子,陳述了〈對軟弱抗拒的父親〉以及〈對性慾焦慮的母親〉如何轉換愛的包裹之例子。


在靈修的場域對於〈信任地將雙手敞開,支持此時此刻〉,有其經常使用的名詞,稱為〈靜心〉。

〈靜心〉被我詮釋成:〈無論外面發生什麼風暴,穩穩安住在寧靜與愛的中心〉。

無論孩子的行為如何,我能作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找到自己能敞開面對此事的寧靜中心,如此一來,我就能敞開雙手,支持孩子度過風暴並學習負責面對。若我一時無法找到自己的寧靜中心,就表示,孩子的行為觸發了我內在的風暴。我得先敞開雙手支持自己,暫停親子管教的行為,想辦法先穩住情境,先作危機處理;直到自己找回能支持此事的寧靜中心,再進行親子管教。


也就是,當環境在我們的舒適區時,我們容易在信任敞開狀態與孩子相處。例如度假或輕鬆無壓力的遊戲時間。但是當我們感受到壓力,無論是來自經濟、婚姻或孩子的行為,我們感受到自己內在少了平靜喜悅的安穩感,我們就得有問自己:「是否我進入憂慮的烏雲區?」

當我們與孩子討論談話,若發覺很自然就能與孩子親近,不用刻意就能找到話題,那表示,兩人關係在一流暢的聯繫狀態,自己也可能就是在敞開信任狀態。但若發現,跟孩子說話得很費力找話題,或心裡正想盡辦法引導孩子聽從自己的意見,或兩人就針鋒相對地爭執起來。那我們就得暫停,至少作一個深呼吸,問自己:「什麼讓我封閉無法敞開?」


這是一條從覺知到靜心的道路:
〈覺知〉→〈內省〉→〈穿透烏雲〉→〈靜心〉
第一次走這條路的人,彷彿在一片荒原的野地,找不到清晰的路徑可走,需要有人識路的帶路。等到走過一次,野地上會出現走過的足跡;走過一次又一次,足跡慢慢鋪陳出一條小徑,這條小徑由於經常被行走,雜草再也長不出來了。走路的人就更容易尋到靜心的終點。若偶而走一次,下次又荒廢了,就得再花多點時間,才能走到靜心所在。

有靜心習慣的人,我會稱為修行人。還記得前面說的:〈父母之心,修行之路〉嗎?就是指這個意思。父母的心能有多寧靜,就看平日修行習慣走出來的靜心路徑有多少。
嘉琪 2007-04-09 01:09:34

喜歡你的書寫。
我正在學習靜心的功課。面對未來的不確定性,看見自己人格裡的坑坑洞洞,我常常失去中心位置,所以憂慮跟焦慮就淹沒了我。

關於書寫,我有個小小的疑問,
如果是寫給一般沒有心理諮商基礎或不習慣看理論的讀者,以理論當開頭會不會有點intimidating?
我知道一般的暢銷書作家喜歡用例子當每篇文章的開頭,因為故事簡單易懂,也容易引起共鳴。
不過,我知道這裡不是你寫作的全部,或許在要正式出版的書裡,會有不一樣的編排?

版主回應
嘉琪的小小疑問,
對我是莫大的提醒,
我決定把容格心理學的名詞再拿掉,
放在附註說明好了!

我們家有個心理學念得比我好多了的老公,
更適合幫我作註。
2007-04-09 07:5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