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13 06:29:08弓長

Cash for Biotech, Anyone ?


冒著高成本投資的 R&D 隨時會被淘汰的風險,某個行業目前還是頑固地貿然繼續前進。

花了近十幾年了的人力資源和財力投資,往往卻在研發出的產品最後要被批准上市時被宣告無效,一切計畫由只好從頭開始,這其實是這行業司空見慣的商業開發模式。

若是與其他產業比較起來,這行業的投資者無法在短期內看不到任何報酬效應,加上它遙遠的成本回收之路,其實只有擁有財力雄厚投資者背書的人才玩得起的。

這是什麼逆流而上的挑戰性高科技行業呢 ? 就是近年來被媒體披上光鮮色彩的生物科技Biotechnology啦……

在西元1999至2000年之間,眾多新興生物科技產業集體快速成長,相繼在紐約股市NASDAQ上市,興起了一波Biotech IPO熱潮,各個生物科技指數創投基金也在那時達到投資額與集資額的最高峰。隨著各個新聞媒體炒作人類基因體圖譜草圖解讀完成的新聞,的確在當時造成一股生物科技上市投資狂潮。投資者與市場投資分析師都似乎一同認定一切與基因技術有關產業的投資,前途大多燦爛光明的遠景。那段短暫的投資熱潮確實是讓創業中的生物科技科學家,籌備到了日後研究經費所需的經濟籌碼,但若要如何善用研究資源,把實驗室中的概念,技術轉移及開發出能夠開創新財源的生技產品上市,還是要走很長的路的。自1953年 James Watson & Francis Crick 發現DNA雙螺旋結構後,在短短五十年內,分子生物學不斷地進展與基因技術逐漸純熟,讓人類感到新科技時代的來臨。其實各相關領域的基礎研究,才是真正是推動生物科技產業成長的原動力。

那麼近年內扶持生物科技產業大勢擴充的投資黃金熱,到現在還是以「現在進行式」續持中嗎?

答案是否定的。事實上,今年內紐約 NASDAQ 的生物科技指數已跌落百分之四十五,而不久前一窩蜂上市的各家新興生物科技產業股價,因為許多公司在開發新藥和新技術的研究道路上遇到瓶頸,正面臨重新調整步伐的轉型過程,股價早已跌落到比上市價位還要低的價格了。雖然生物科技產業界,目前有比以前更多項具上市潛力的研發中新藥,已達到即將通過臨床測試的成熟階段,但是在如何說服更多投資者注入資金投資上,生物科技業者卻常常四處碰壁。習慣在四五年內看到成本回收的股市投資家,大多開始對生物科技興趣缺缺和各項新技術不信賴,某程度的信心危機正在這個高科技產業擴散中。

根據很多生物科技產業分析家的看法,目前確實是投資者對生物科技相關概念股投資意願最低落的谷底,估計在二三年內,我們將無法看到1999-2000年的那股新興生物科技產業上市投資熱。在這段產業經濟低迷的時段,許多新興生物科技產業正經歷著精簡、重整、結構改革的轉型步驟,這都是為了求日後存活的長期企業規劃。基本上世界各地之生物科技產業的新研究投資或擴充計畫正呈降溫的現象..... 許多一些自己獨立運作撐不下去的生物科技行號,正面對被財力雄厚的大生物科技集團或傳統的跨國性藥廠收購併吞的命運。在生物科技市場撐不下去的研發機構﹐自然而然的就會面臨被整合﹐合併或自我蒸發掉的命運。

以上論點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我在閱讀了2002年11月12日倫敦金融時報特別策劃的世界生物產業分析特刊後的觀點…

如果有人投資生物科技產業概念股被套牢了﹐請耐心慢慢等候市場復甦﹐帶動生技股價上揚的研究突破﹐不是短時間內可以在實驗室裡被發現的﹐除非那是神蹟顯靈喔 ! 從有潛力發展成新藥的化合物 Drug Lead Compound﹐經過動物實驗﹐臨床測試等步驟到變成正式讓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 FDA 批准的上市的合法藥物﹐至少需要10-15年的研發週期 Development Cycle﹐所以現在能有專利註冊藥品上市的公司﹐大多是老字號的傳統跨國性製藥產業集團如 Bayer, Merck, Pfizer, Eli Lilly 等。

但是讓小型新興生物科技產業可以欣慰的是﹐大型的製藥產業集團﹐由於行政系統複雜﹐研究資源其實分佈全球各地﹐他們自行研發新藥物和新興技術的流程﹐因此需要很多分佈不同時區的部門間的協調才能運作。而小的新興生物科技產業﹐在開發新技術方面﹐免了複雜的行政流程﹐往往能比大藥廠較為迅速有效和積極。大藥廠因此喜歡收購各式各樣 Biotech Firms 到其門下運作 - 因為在搜購併吞小公司時﹐其中很多附帶條件就是原來的獨立的Biotech Firms 自行研發的技術或專利﹐自動會成為投資者新東家所擁有了。

有時新技術研發或藥物的專利權用買的﹐在運作成本計算上﹐比自行研發還來得便宜省事…因為其實撿現成比較快啦。而成為大集團的成員之新興生物科技產業有了新東家撐腰和保護﹐則可以繼續他們原有的專門科技研究﹐完全不會浪費原來投入的人力和財力。雖然這個新身分可以被說是跨國性大藥廠集團門下的一個附屬研究代工機構﹐但跟面臨結束營業的選擇作比較﹐新興生物科技產業被大藥廠收購﹐勉強還能算是皆大歡喜的折衷方案。

這也可以算是生態學中弱肉強食的一種另類演變。


附圖 (不是UFO..也不是靈異照片..不過有人一直瞪著照片看..真的有悟出靈感來到中大獎)

DNA X-Ray Diffraction

當年 James Watson & Francis Crick 完全沒有動手作實驗﹐靠解讀 Rosalind Franklin & Maurice Wilkins 利用X光繞射法分析 DNA 結晶的數據和照片﹐從理論的角度建立起DNA雙螺旋分子結構模型﹐輕輕鬆鬆把諾貝爾醫學獎抱回家…當然 Maurice Wilkins 後來也有份啦…可是真正在做事的 Rosalind Franklin 沒能有福氣等得到晚來的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