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8-03 02:42:46lino (小俗工)

談第一部崑腔演唱的劇作是張鳯翼的《紅拂記》────談以是誰用其『新聲』的『轉音』的唱口首度搬演其劇作來判定始合科學論學

談第一部崑腔演唱的劇作是張鳯翼的《紅拂記》
────談以是誰用其『新聲』的『轉音』的唱口首度搬演其劇作來判定始合科學論學
(一)、談幾種對梁辰魚是否魏良輔的衣缽傳人的誤解的記載
從清代以來,對於梁辰魚與魏良輔之間,就因著誤看文章,而有一種錯誤說法的產生,那即是說梁辰魚得魏良輔之傳。如非屬第一手史料的清人雷琳、汪琇瑩、莫劍光同輯的《漁磯漫鈔》說:『崑山有魏良輔者,始造新律為崑腔,梁伯龍獨得其傳,著《浣紗記》傳奇,盛行於時。』又《光緒崑新兩縣續修合志》(卷三十文宛一)『梁辰魚』條,雖大體依張大復《皇明崑山人物志》為底本,又再添後世的臆說:『尤善度曲,得魏良輔之傳。轉喉發響,聲出金石。』
於是,到了現代以來,如周貽白(1900~1977)遺著《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說:『關於把這種清俊溫潤的聲調,搬上舞臺,使之成為一項戲劇聲腔,則仍當歸功於梁伯龍所作《浣紗記》。』錢南揚(1899—1987)《戲文概論》(1979序)說『梁辰魚《浣紗記》出,始把崑山腔搬上舞臺。』陸萼庭(1925-2003)《崑劇演出史稿》(1979後記)說:梁辰魚『得魏氏親傳』,且『編製了第一個崑劇劇本《浣紗記》。』把《浣紗記》視為為崑山腔演出而創作的第一部傳奇。
而《中國戲曲曲藝辭典》的『崑腔』條,更異想天開的臆說:『魏良輔配合傳奇作家梁辰魚創作了《浣紗記》,使之成為符合崑腔音律的腳本,對崑腔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把《浣紗記》用想像力附會為魏良輔配合傳奇作家梁辰魚創作了《浣紗記》,使之成為符合崑腔音律的腳本。
但胡忌《崑劇發展史》則另有看法,指出:『沒有一條可靠的材料說明《浣紗記》是第一部用魏良輔改革後的崑山腔演唱的劇本。……當崑山腔革新成為時曲(蘇州地區的流行曲子)而風行時,學唱的人很多,某些劇作家把這種時曲運用劇本創作中,和原來以崑山腔唱的傳奇劇本相溶合,於是使崑劇演出打開了新局面』,若刪去『和原來以崑山腔唱的傳奇劇本相溶合』一句,則離事實不遠。
(二)、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記錄崑腔,遺漏張鳯翼的崑腔事蹟
其實,一切看法錯誤的起源,就在於沒有把年輕時見到過梁辰魚教人度曲的崑山張大複(1554-1630)的《梅花草堂筆談》的內容詳細讀清楚。按於《梅花草堂筆談》卷十二『崑腔』條中說:
『魏良輔,別號尚泉,居太倉之南關,能諧聲律,轉音若絲。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屬,爭師事之惟肖,而良輔自謂勿如戶侯過雲適。每有得,必往諮焉,過稱善乃行,不即反復數交勿厭。時吾鄉有陸九疇者,亦善轉音,顧與良輔角,既登壇,即顧出良輔下。
 梁伯龍聞,起而效之,考訂元劇,自翻新調,作《江東白苧》、《浣紗》諸曲。又與鄭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陳梅泉五七輩雜轉之,金石鏗然。譜傳藩邸戚畹金紫熠熗之家。而取聲必宗伯龍氏,謂之崑腔。
張進士新勿善也,乃取良輔校本,出青於藍,偕趙瞻雲、雷敷民,與其叔小泉翁,踏月郵亭,往來唱和,號『南馬頭曲』,其實稟律于梁,而自以其意稍為均節,崑腔之用,勿能易也‧
 其後茂仁、靖甫兄弟,皆能入室,間常為門下客,解說其意,茂仁有陳元瑜,靖甫有謝含之,為一時登壇之彥。李季鷹則受之思笠號稱嫡派。』
又卷四《夢張伯起》條曰:『生平不識張伯起。己丑(萬曆十七年,1589年)之歲,一邂逅李仲和舊居而已。其弟幼于之亡其身也,伯起誡不發喪,予聞而正之。』
所以,我們從張大復的《梅花草堂筆談》,其實可以發掘不少不是只魏良輔一人創崑山腔的端倪。而是凡從事改造海鹽舊腔[1],從其旋律上發展『轉音』的『新聲』的,如文中所指的太倉的戶侯過雲適及崑山的陸九疇,都是創崑山腔的始祖,當然也包含魏良輔,及尤其於推動崑山腔成為劇種最重要的二位人物──梁辰魚及張鳯翼。
(三)、梁辰魚的崑腔是自己和同好鑽研,與魏良輔無涉
由張大復以上的記載,可知梁辰魚不是受魏良輔的傳,而是自己『起而效之』,且是『自翻新調』。
(四)、得魏良輔傳承的為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等
不只梁辰魚不受魏良輔的傳,而且還有死對頭的張新拿出了『良輔校本』的私房秘笈,自謂才是魏良輔正傳,而把魏良輔的『轉音』的『新聲』,正名為『南馬頭曲』(南馬頭,即指南碼頭,亦即魏良輔居地的南關),鄙薄梁辰魚的崑腔,認為梁辰魚的崑腔唱口不是魏良輔的新聲。所以魏良輔的正牌弟子,應是《梅花草堂筆談》所記載的『爭師事之惟肖』的『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屬』,及結合了魏良輔弟子且係其叔叔的張小泉,因為崑腔之名被梁辰魚用去,所以不用崑腔之名,而改用南馬頭曲的名稱,指這才是魏良輔正傳的崑山腔的魏良輔私淑弟子的張新。
(五)、張大復評魏良輔派的『南馬頭曲』的唱腔和梁辰魚聲腔格律相同,但較規矩有均有節
梁辰魚何時開始起而效之,而從事『轉音』的『新聲』,沒有直接證據,《梅花草堂筆談》的作者張大復,生於嘉靖三十三年1554,《光緒崑新兩縣續修合志》說他『中歲』失明,即約四十歲失明。而他又親眼目睹梁辰魚(1520~1592)教人度曲,見於《梅花草堂筆談》的『梁顧』條。於其失明的四十歲前,親見梁辰魚教人度曲,則張大復四十歲,乃1593年,即,萬曆二十一年,於其前見過梁辰魚教人度曲,而此年,亦即梁辰魚過世的次年,故可以說,是張大復於梁辰魚的晚年,始親見梁辰魚。而由他口述,其子記錄的《梅花草堂筆談》裡,張大復對於梁辰魚及更早的魏良輔,都是出之於追憶。和張新等自號正宗魏良輔的宗派的同時期,除了張新不在內外,與『趙瞻雲、雷敷民』『張小泉』及南馬頭的再傳弟子『顧茂仁』『顧靖甫』都有交往的記載。
由其《梅花草堂筆談》所記,張新等自號正宗魏良輔的宗派的唱腔,張大復一聽其『南馬頭曲』之下,發現『其實稟律於梁,而自以其意稍為均節』,這段記載十分重要,卻長久被研究者,因是非從事於聲腔格律的方面,故而予以忽略掉了。原來所謂的這個拿著魏良輔的『校本』來唱的所謂正宗魏良輔的唱腔,張大復聽到了以後,感想是,其實其聲腔的格律,和梁辰魚的崑腔,一個模子出來的,只是隨心所欲的把唱腔節奏的快與慢(『均節』)加以自以為是的調整罷了。
(六)、魏良輔去逝於梁辰魚《浣紗記》問世以前,二人不可能合作
張大復這種說法,證明了他沒有聽過魏良輔生前的親口的唱腔,如果他聽見過,則應該是評南馬頭曲的唱腔是否『稟律於魏』,而不是和他親聆過的梁辰魚的唱腔來比較了,如此亦間接可以證明魏良輔的卒年了。而且梁辰魚的《浣紗記》作於萬曆七年前幾年之內,很多學者,誤把明代出版的戲曲選集的《八能奏錦》(全稱《鼎雕崑池新調樂府八能奏錦》)書牌署題的『萬曆新歲』,想成是萬曆元年,其實『萬曆新歲』是吉詳話,可以指係萬曆年間的任何一年,此亦詳見於《崑曲史料與聲腔格律考略》內的考證,於是幾乎所有使用《八能奏錦》的學者論《浣紗記》寫成的年代者,除了郭英德先生日後的改正外,餘都把收錄於《八能奏錦》的《浣紗記》為依據,據以判定必出版於萬曆元年以前,而造成學術失誤,並把《九宮正始》裡鈕少雅〈芍溪老人自序〉去寬估所謂魏良輔的己逝是在到達前一年,沒有注意到鈕少雅文意的指魏良輔早已亡故,故推斷至萬曆十四五年或二十年去了,而失之太晚,再與誤認的萬曆新歲的萬曆元年一結合,故認為魏良輔於梁辰魚作《浣紗記》時還活著。《崑曲史料與聲腔格律考略》內並已考證魏良輔卒於萬曆元年以前了。按,張大復童蒙之時勿論了,如其弱冠二十歲,成年了,該年為1573年,即,萬曆元年,他都沒有聽說當地唱將魏良輔之名從而慕名去聽其演唱,故知萬曆元年以前,魏良輔當已去世。而梁辰魚的《浣紗記》成於萬曆七年之前不久,己逝的魏良輔又怎能『配合傳奇作家梁辰魚創作了《浣紗記》』,亦可見《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之言欠周詳。
(七)、張大復記載無提及張鳯翼崑腔事,取材而偏信於此者得不著早期崑腔真相
而且尤其可注意的是,梁辰魚和張鳯翼(伯起)是好友,梁辰魚的散曲集《江東白苧》的序文都還是張鳯翼寫的。
《梅花草堂筆談》的作者的張大復,和一位真正對崑腔推動有影響力的張鳯翼,因著張大復和他沒有交往,只有在萬曆十七年時才有一面之緣,此時張大復36歲,但因相互之間無交往,故《梅花草堂筆談》及其他文集或張鳯翼的文集裡,除了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卷四《夢張伯起》條指出『生平不識張伯起』等等外,都沒有提到對方,故張大復對於張鳯翼(伯起)的對崑山腔的推動,分毫都沒有任何瞭解。所以不少後世戲曲研究者,若只拿著《梅花草堂筆談》卷十二《崑腔》來立說,自然就因為偏信一書,而蒙蔽崑山腔的誕生及對於真正把崑山腔搬上戲臺的臺後英雄,做出了認錯人的窘境了。
張大復四十歲,乃1593年,即萬曆二十一年,於其前見過梁辰魚教人度曲,而此年,亦即梁辰魚過世的次年,故可以說,是張大復於梁辰魚的晚年,始親見梁辰魚。張大復童蒙之時勿論了,如其弱冠二十歲,成年了,該年為1573年,即,萬曆元年,都未聞當地唱將魏良輔之名從而慕名去聽其演唱,故知萬曆元年以前,魏良輔當已去逝。但以魏良輔之名,梁辰魚竟沒有去訪他,而只是『聞』有魏良輔此人在轉音的新聲方面很在行,於是『效』,即模仿,而沒有像『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屬,爭師事之惟肖』,沒有去『師事之』。因為,可能他很晚始從事『新聲』,且潘之恒於萬曆四十年(1612)首度集成的《亙史》裡表示:『曲之擅於吳,莫與竟矣。然而盛於今,僅五十年耳。自魏良輔立崑之宗』,自1612年往前推算五十年,約在1567年(隆慶元年以前),崑山腔擅於吳,而其前,魏良輔立崑之宗,應為更早以前。其實,那時候很多人都在從事於『新聲』,他只和這些人互相切磋,如《梅花草堂筆談》所記載的『與鄭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陳梅泉五七輩雜轉之,金石鏗然。』
(八)、談以張鳳翼首先用其『新聲』的『轉音』的唱口首度搬演其劇作來判定合於科學論學
在魏良輔尚未『立崑之宗』之前,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張鳯翼就寫成了第一部傳奇劇作《紅拂記》,而也是其一生最著名的劇作。這部劇作,於戲場即為以『新聲』演唱,這才是第一部以崑山腔演唱的劇作,因為,所謂崑山腔的寫作的劇作的開創者的成立要件是:
(甲)、劇作者自身就是研究『新聲』的實踐家。
(乙)、這位研究『新聲』的劇作者,把其『新聲』演唱其劇作而成戲場聲口。
前人反對梁辰魚為崑山腔創作第一部劇作者,或舉《玉訣記》,或舉《鳴鳯記》,或舉《明珠記》等任何一部前於梁辰魚的《浣紗記》的劇作,於是一口咬定為為崑山腔創作第一部劇作。而未考量崑山腔是一種特點是『轉音』的『新聲』的唱腔,新聲必有推動者,如果此劇作只是寫成了,讓吳中戲子去演,就認為是寫了崑山腔劇作,其前提,是吳中戲子早用了崑山腔演唱,既已早用了,則必演出過其他用崑山腔演唱的戲,怎能斷定就是這一部呢,所以,如果不從聲腔角度去探究,盡都成了捕風捉影的天方夜譚。
故惟一的第一部崑山腔的劇作的誕生,必為一位研究相對於舊腔的海鹽腔的『新聲』的劇作者的劇作,由其推動之下,讓戲班用其教導或傳揚的『新聲』加以演出,而成為第一部崑山腔的劇作。不管這新聲當日是不是自號崑腔,但崑山腔的本質就是把海鹽舊腔改『轉音』的『新聲』。而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裡,就是因為梁辰魚是『新聲』的推動者,並創作《浣紗記》,並且梁辰魚以其親口的梁派的崑山腔唱腔,用在他所創作的《浣紗記》之上,故而《梅花草堂筆談》記載著《浣紗記》以其『譜』(劇作及唱腔工尺譜之謂)及『聲』(唱腔及唱口),造成『譜傳藩邸戚畹金紫熠熗之家。而取聲必宗伯龍氏,謂之崑腔』。只是他未熟悉張鳯翼,不知張鳯翼更早即以《紅拂記》而譜傳民間戲班及吳中,造成吳中及民間戲班,而取聲必宗伯起氏。
張鳯翼的記載:『予為酌調諧聲,考譜正訛,生領會之疾,影響莫喻,遂以雅歌為吳中冠』。及徐復祚於《花當閣叢談》裡,記其『天下愛伯起新聲甚於古文辭』,及『吳中舊曲師太倉魏良輔,伯起出而一變之,至今宗焉』,又沈德符《野獲篇》言『張伯起少年作《紅拂記》,演習之者遍國中』等等記載,詳見後文。
即指嘉靖二十四年(1545)時張鳯翼,即創作《紅拂記》,其後以其『新聲』,『酌調諧聲』『為吳中冠』,魏良輔乃『吳中舊曲師』,但張鳯翼的《紅拂記》『出而一變之,至今宗焉』。由此可見,當日用『轉音』的『新聲』備出,而魏良輔只在清唱一板塊著力,未及於『戲場聲口』,而張伯起即以其『善度曲,為新聲』之才,並且創作《紅拂記》一出,『演習之者遍國中』『出而一變之』,這一變之,比梁辰魚『起而效之,考訂元劇,自翻新調作《江東白苧》、《浣紗》諸曲』還要早,故《紅拂記》而譜傳民間戲班及吳中,造成吳中及民間戲班,而取聲必宗伯起氏是先於梁辰魚。
而且梁辰魚走的是貴族官宦文人士大夫的路線,故『譜傳藩邸戚畹金紫熠熗之家。而取聲必宗伯龍氏』。不似張鳯翼,走的是平民大眾化路線,更在崑腔戲劇及全國的傳揚上,更具影響力。故魏良輔在曲律裡談及的那『戲場聲口』,若非指海鹽腔的演劇唱口,即是指當日已盛行於時的張伯起的『新聲』而被戲場演《紅拂記》的『戲場聲口』及以張伯起唱口演出的其他改調歌之的南戲,而從徐復祚的『吳中舊曲師太倉魏良輔,伯起出而一變之』,亦可看出,張伯起的『新聲』在民間崑腔班的影響力是惟一的。魏良輔的純為清唱唱口,是不屑沾上任何民間崑山腔班的『戲場聲口』,而惟張鳯翼的崑腔『新聲』,從徐復祚用『出而一變之』形容之,可見對民間戲班的影響力是惟一的。張鳯翼亦自豪『以雅歌為吳中冠』,『雅歌』即是指其『雅』的『新聲』(即崑山腔)為吳中冠。吳中的當日的崑腔新聲權威,必不出於魏良輔及張伯起二人。魏良輔只以清唱,而張鳯翼兼清唱及劇作《紅拂記》及以民間戲班以『伯起新聲』把原來演唱海鹽腔的吳中所行的南戲傳奇,改調歌之,改以張派崑腔來唱。如此看來,故第一部崑腔演唱的劇作,實乃張鳯翼的《紅拂記》,而《浣紗記》非第一部崑腔演唱之劇作。(劉有恒:《宋元明戲曲史考略》,台北:城邦印書館,2015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歷史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在1957至1960年間有人偽造的魏良輔《南詞引正》裡,及其所依據明末傳奇小說的說部的周玄暐《涇林續記》裡所談國初的舊崑山腔。說見筆者《崑曲史料與聲腔格律考略》及本書相關各篇。
談第一部崑腔演唱的劇作是張鳯翼的《紅拂記》────談以是誰用其『新聲』的『轉音』的唱口首度搬演其劇作來判定始合科學論學
(一)、談幾種對梁辰魚是否魏良輔的衣缽傳人的誤解的記載
從清代以來,對於梁辰魚與魏良輔之間,就因著誤看文章,而有一種錯誤說法的產生,那即是說梁辰魚得魏良輔之傳。如非屬第一手史料的清人雷琳、汪琇瑩、莫劍光同輯的《漁磯漫鈔》說:『崑山有魏良輔者,始造新律為崑腔,梁伯龍獨得其傳,著《浣紗記》傳奇,盛行於時。』又《光緒崑新兩縣續修合志》(卷三十文宛一)『梁辰魚』條,雖大體依張大復《皇明崑山人物志》為底本,又再添後世的臆說:『尤善度曲,得魏良輔之傳。轉喉發響,聲出金石。』
於是,到了現代以來,如周貽白(1900~1977)遺著《中國戲曲發展史綱要》說:『關於把這種清俊溫潤的聲調,搬上舞臺,使之成為一項戲劇聲腔,則仍當歸功於梁伯龍所作《浣紗記》。』錢南揚(1899—1987)《戲文概論》(1979序)說『梁辰魚《浣紗記》出,始把崑山腔搬上舞臺。』陸萼庭(1925-2003)《崑劇演出史稿》(1979後記)說:梁辰魚『得魏氏親傳』,且『編製了第一個崑劇劇本《浣紗記》。』把《浣紗記》視為為崑山腔演出而創作的第一部傳奇。
而《中國戲曲曲藝辭典》的『崑腔』條,更異想天開的臆說:『魏良輔配合傳奇作家梁辰魚創作了《浣紗記》,使之成為符合崑腔音律的腳本,對崑腔的傳播起了推動作用。』把《浣紗記》用想像力附會為魏良輔配合傳奇作家梁辰魚創作了《浣紗記》,使之成為符合崑腔音律的腳本。
但胡忌《崑劇發展史》則另有看法,指出:『沒有一條可靠的材料說明《浣紗記》是第一部用魏良輔改革後的崑山腔演唱的劇本。……當崑山腔革新成為時曲(蘇州地區的流行曲子)而風行時,學唱的人很多,某些劇作家把這種時曲運用劇本創作中,和原來以崑山腔唱的傳奇劇本相溶合,於是使崑劇演出打開了新局面』,若刪去『和原來以崑山腔唱的傳奇劇本相溶合』一句,則離事實不遠。
(二)、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記錄崑腔,遺漏張鳯翼的崑腔事蹟
其實,一切看法錯誤的起源,就在於沒有把年輕時見到過梁辰魚教人度曲的崑山張大複(1554-1630)的《梅花草堂筆談》的內容詳細讀清楚。按於《梅花草堂筆談》卷十二『崑腔』條中說:
『魏良輔,別號尚泉,居太倉之南關,能諧聲律,轉音若絲。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屬,爭師事之惟肖,而良輔自謂勿如戶侯過雲適。每有得,必往諮焉,過稱善乃行,不即反復數交勿厭。時吾鄉有陸九疇者,亦善轉音,顧與良輔角,既登壇,即顧出良輔下。
 梁伯龍聞,起而效之,考訂元劇,自翻新調,作《江東白苧》、《浣紗》諸曲。又與鄭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陳梅泉五七輩雜轉之,金石鏗然。譜傳藩邸戚畹金紫熠熗之家。而取聲必宗伯龍氏,謂之崑腔。
張進士新勿善也,乃取良輔校本,出青於藍,偕趙瞻雲、雷敷民,與其叔小泉翁,踏月郵亭,往來唱和,號『南馬頭曲』,其實稟律于梁,而自以其意稍為均節,崑腔之用,勿能易也‧ 其後茂仁、靖甫兄弟,皆能入室,間常為門下客,解說其意,茂仁有陳元瑜,靖甫有謝含之,為一時登壇之彥。李季鷹則受之思笠號稱嫡派。』
又卷四《夢張伯起》條曰:『生平不識張伯起。己丑(萬曆十七年,1589年)之歲,一邂逅李仲和舊居而已。其弟幼于之亡其身也,伯起誡不發喪,予聞而正之。』
所以,我們從張大復的《梅花草堂筆談》,其實可以發掘不少不是只魏良輔一人創崑山腔的端倪。而是凡從事改造海鹽舊腔[1],從其旋律上發展『轉音』的『新聲』的,如文中所指的太倉的戶侯過雲適及崑山的陸九疇,都是創崑山腔的始祖,當然也包含魏良輔,及尤其於推動崑山腔成為劇種最重要的二位人物──梁辰魚及張鳯翼。
(三)、梁辰魚的崑腔是自己和同好鑽研,與魏良輔無涉
由張大復以上的記載,可知梁辰魚不是受魏良輔的傳,而是自己『起而效之』,且是『自翻新調』。
(四)、得魏良輔傳承的為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等等
不只梁辰魚不受魏良輔的傳,而且還有死對頭的張新拿出了『良輔校本』的私房秘笈,自謂才是魏良輔正傳,而把魏良輔的『轉音』的『新聲』,正名為『南馬頭曲』(南馬頭,即指南碼頭,亦即魏良輔居地的南關),鄙薄梁辰魚的崑腔,認為梁辰魚的崑腔唱口不是魏良輔的新聲。所以魏良輔的正牌弟子,應是《梅花草堂筆談》所記載的『爭師事之惟肖』的『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屬』,及結合了魏良輔弟子且係其叔叔的張小泉,因為崑腔之名被梁辰魚用去,所以不用崑腔之名,而改用南馬頭曲的名稱,指這才是魏良輔正傳的崑山腔的魏良輔私淑弟子的張新。
(五)、張大復評魏良輔派的『南馬頭曲』的唱腔和梁辰魚聲腔格律相同,但較規矩有均有節
梁辰魚何時開始起而效之,而從事『轉音』的『新聲』,沒有直接證據,《梅花草堂筆談》的作者張大復,生於嘉靖三十三年1554,《光緒崑新兩縣續修合志》說他『中歲』失明,即約四十歲失明。而他又親眼目睹梁辰魚(1520~1592)教人度曲,見於《梅花草堂筆談》的『梁顧』條。於其失明的四十歲前,親見梁辰魚教人度曲,則張大復四十歲,乃1593年,即,萬曆二十一年,於其前見過梁辰魚教人度曲,而此年,亦即梁辰魚過世的次年,故可以說,是張大復於梁辰魚的晚年,始親見梁辰魚。而由他口述,其子記錄的《梅花草堂筆談》裡,張大復對於梁辰魚及更早的魏良輔,都是出之於追憶。和張新等自號正宗魏良輔的宗派的同時期,除了張新不在內外,與『趙瞻雲、雷敷民』『張小泉』及南馬頭的再傳弟子『顧茂仁』『顧靖甫』都有交往的記載。
由其《梅花草堂筆談》所記,張新等自號正宗魏良輔的宗派的唱腔,張大復一聽其『南馬頭曲』之下,發現『其實稟律於梁,而自以其意稍為均節』,這段記載十分重要,卻長久被研究者,因是非從事於聲腔格律的方面,故而予以忽略掉了。原來所謂的這個拿著魏良輔的『校本』來唱的所謂正宗魏良輔的唱腔,張大復聽到了以後,感想是,其實其聲腔的格律,和梁辰魚的崑腔,一個模子出來的,只是隨心所欲的把唱腔節奏的快與慢(『均節』)加以自以為是的調整罷了。
(六)、魏良輔去逝於梁辰魚《浣紗記》問世以前,二人不可能合作
張大復這種說法,證明了他沒有聽過魏良輔生前的親口的唱腔,如果他聽見過,則應該是評南馬頭曲的唱腔是否『稟律於魏』,而不是和他親聆過的梁辰魚的唱腔來比較了,如此亦間接可以證明魏良輔的卒年了。而且梁辰魚的《浣紗記》作於萬曆七年前幾年之內,很多學者,誤把明代出版的戲曲選集的《八能奏錦》(全稱《鼎雕崑池新調樂府八能奏錦》)書牌署題的『萬曆新歲』,想成是萬曆元年,其實『萬曆新歲』是吉詳話,可以指係萬曆年間的任何一年,此亦詳見於《崑曲史料與聲腔格律考略》內的考證,於是幾乎所有使用《八能奏錦》的學者論《浣紗記》寫成的年代者,除了郭英德先生日後的改正外,餘都把收錄於《八能奏錦》的《浣紗記》為依據,據以判定必出版於萬曆元年以前,而造成學術失誤,並把《九宮正始》裡鈕少雅〈芍溪老人自序〉去寬估所謂魏良輔的己逝是在到達前一年,沒有注意到鈕少雅文意的指魏良輔早已亡故,故推斷至萬曆十四五年或二十年去了,而失之太晚,再與誤認的萬曆新歲的萬曆元年一結合,故認為魏良輔於梁辰魚作《浣紗記》時還活著。《崑曲史料與聲腔格律考略》內並已考證魏良輔卒於萬曆元年以前了。按,張大復童蒙之時勿論了,如其弱冠二十歲,成年了,該年為1573年,即,萬曆元年,他都沒有聽說當地唱將魏良輔之名從而慕名去聽其演唱,故知萬曆元年以前,魏良輔當已去世。而梁辰魚的《浣紗記》成於萬曆七年之前不久,己逝的魏良輔又怎能『配合傳奇作家梁辰魚創作了《浣紗記》』,亦可見《中國戲曲曲藝辭典》之言欠周詳。
(七)、張大復記載無提及張鳯翼崑腔事,取材而偏信於此者得不著早期崑腔真相
而且尤其可注意的是,梁辰魚和張鳯翼(伯起)是好友,梁辰魚的散曲集《江東白苧》的序文都還是張鳯翼寫的。
《梅花草堂筆談》的作者的張大復,和一位真正對崑腔推動有影響力的張鳯翼,因著張大復和他沒有交往,只有在萬曆十七年時才有一面之緣,此時張大復36歲,但因相互之間無交往,故《梅花草堂筆談》及其他文集或張鳯翼的文集裡,除了張大復《梅花草堂筆談》卷四《夢張伯起》條指出『生平不識張伯起』等等外,都沒有提到對方,故張大復對於張鳯翼(伯起)的對崑山腔的推動,分毫都沒有任何瞭解。所以不少後世戲曲研究者,若只拿著《梅花草堂筆談》卷十二《崑腔》來立說,自然就因為偏信一書,而蒙蔽崑山腔的誕生及對於真正把崑山腔搬上戲臺的臺後英雄,做出了認錯人的窘境了。
張大復四十歲,乃1593年,即萬曆二十一年,於其前見過梁辰魚教人度曲,而此年,亦即梁辰魚過世的次年,故可以說,是張大復於梁辰魚的晚年,始親見梁辰魚。張大復童蒙之時勿論了,如其弱冠二十歲,成年了,該年為1573年,即,萬曆元年,都未聞當地唱將魏良輔之名從而慕名去聽其演唱,故知萬曆元年以前,魏良輔當已去逝。但以魏良輔之名,梁辰魚竟沒有去訪他,而只是『聞』有魏良輔此人在轉音的新聲方面很在行,於是『效』,即模仿,而沒有像『張小泉、季敬坡、戴梅川、包郎郎之屬,爭師事之惟肖』,沒有去『師事之』。因為,可能他很晚始從事『新聲』,且潘之恒於萬曆四十年(1612)首度集成的《亙史》裡表示:『曲之擅於吳,莫與竟矣。然而盛於今,僅五十年耳。自魏良輔立崑之宗』,自1612年往前推算五十年,約在1567年(隆慶元年以前),崑山腔擅於吳,而其前,魏良輔立崑之宗,應為更早以前。其實,那時候很多人都在從事於『新聲』,他只和這些人互相切磋,如《梅花草堂筆談》所記載的『與鄭思笠精研音理,唐小虞、陳梅泉五七輩雜轉之,金石鏗然。』
(八)、談以張鳳翼首先用其『新聲』的『轉音』的唱口首度搬演其劇作來判定合於科學論學
在魏良輔尚未『立崑之宗』之前,於嘉靖二十四年(1545)張鳯翼就寫成了第一部傳奇劇作《紅拂記》,而也是其一生最著名的劇作。這部劇作,於戲場即為以『新聲』演唱,這才是第一部以崑山腔演唱的劇作,因為,所謂崑山腔的寫作的劇作的開創者的成立要件是:
(甲)、劇作者自身就是研究『新聲』的實踐家。(乙)、這位研究『新聲』的劇作者,把其『新聲』演唱其劇作而成戲場聲口。
前人反對梁辰魚為崑山腔創作第一部劇作者,或舉《玉訣記》,或舉《鳴鳯記》,或舉《明珠記》等任何一部前於梁辰魚的《浣紗記》的劇作,於是一口咬定為為崑山腔創作第一部劇作。而未考量崑山腔是一種特點是『轉音』的『新聲』的唱腔,新聲必有推動者,如果此劇作只是寫成了,讓吳中戲子去演,就認為是寫了崑山腔劇作,其前提,是吳中戲子早用了崑山腔演唱,既已早用了,則必演出過其他用崑山腔演唱的戲,怎能斷定就是這一部呢,所以,如果不從聲腔角度去探究,盡都成了捕風捉影的天方夜譚。
故惟一的第一部崑山腔的劇作的誕生,必為一位研究相對於舊腔的海鹽腔的『新聲』的劇作者的劇作,由其推動之下,讓戲班用其教導或傳揚的『新聲』加以演出,而成為第一部崑山腔的劇作。不管這新聲當日是不是自號崑腔,但崑山腔的本質就是把海鹽舊腔改『轉音』的『新聲』。而張大復在《梅花草堂筆談》裡,就是因為梁辰魚是『新聲』的推動者,並創作《浣紗記》,並且梁辰魚以其親口的梁派的崑山腔唱腔,用在他所創作的《浣紗記》之上,故而《梅花草堂筆談》記載著《浣紗記》以其『譜』(劇作及唱腔工尺譜之謂)及『聲』(唱腔及唱口),造成『譜傳藩邸戚畹金紫熠熗之家。而取聲必宗伯龍氏,謂之崑腔』。只是他未熟悉張鳯翼,不知張鳯翼更早即以《紅拂記》而譜傳民間戲班及吳中,造成吳中及民間戲班,而取聲必宗伯起氏。
張鳯翼的記載:『予為酌調諧聲,考譜正訛,生領會之疾,影響莫喻,遂以雅歌為吳中冠』。及徐復祚於《花當閣叢談》裡,記其『天下愛伯起新聲甚於古文辭』,及『吳中舊曲師太倉魏良輔,伯起出而一變之,至今宗焉』,又沈德符《野獲篇》言『張伯起少年作《紅拂記》,演習之者遍國中』等等記載,詳見後文。
即指嘉靖二十四年(1545)時張鳯翼,即創作《紅拂記》,其後以其『新聲』,『酌調諧聲』『為吳中冠』,魏良輔乃『吳中舊曲師』,但張鳯翼的《紅拂記》『出而一變之,至今宗焉』。由此可見,當日用『轉音』的『新聲』備出,而魏良輔只在清唱一板塊著力,未及於『戲場聲口』,而張伯起即以其『善度曲,為新聲』之才,並且創作《紅拂記》一出,『演習之者遍國中』『出而一變之』,這一變之,比梁辰魚『起而效之,考訂元劇,自翻新調作《江東白苧》、《浣紗》諸曲』還要早,故《紅拂記》而譜傳民間戲班及吳中,造成吳中及民間戲班,而取聲必宗伯起氏是先於梁辰魚。
而且梁辰魚走的是貴族官宦文人士大夫的路線,故『譜傳藩邸戚畹金紫熠熗之家。而取聲必宗伯龍氏』。不似張鳯翼,走的是平民大眾化路線,更在崑腔戲劇及全國的傳揚上,更具影響力。故魏良輔在曲律裡談及的那『戲場聲口』,若非指海鹽腔的演劇唱口,即是指當日已盛行於時的張伯起的『新聲』而被戲場演《紅拂記》的『戲場聲口』及以張伯起唱口演出的其他改調歌之的南戲,而從徐復祚的『吳中舊曲師太倉魏良輔,伯起出而一變之』,亦可看出,張伯起的『新聲』在民間崑腔班的影響力是惟一的。魏良輔的純為清唱唱口,是不屑沾上任何民間崑山腔班的『戲場聲口』,而惟張鳯翼的崑腔『新聲』,從徐復祚用『出而一變之』形容之,可見對民間戲班的影響力是惟一的。張鳯翼亦自豪『以雅歌為吳中冠』,『雅歌』即是指其『雅』的『新聲』(即崑山腔)為吳中冠。吳中的當日的崑腔新聲權威,必不出於魏良輔及張伯起二人。魏良輔只以清唱,而張鳯翼兼清唱及劇作《紅拂記》及以民間戲班以『伯起新聲』把原來演唱海鹽腔的吳中所行的南戲傳奇,改調歌之,改以張派崑腔來唱。如此看來,故第一部崑腔演唱的劇作,實乃張鳯翼的《紅拂記》,而《浣紗記》非第一部崑腔演唱之劇作。(劉有恒:《宋元明戲曲史考略》,台北:城邦印書館,2015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歷史上根本沒有所謂的在1957至1960年間有人偽造的魏良輔《南詞引正》裡,及其所依據明末傳奇小說的說部的周玄暐《涇林續記》裡所談國初的舊崑山腔。說見筆者《崑曲史料與聲腔格律考略》及本書相關各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