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8-20 12:12:06Fontaine

不會客氣?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回到台灣跟人說「謝謝」的時候,聽到的回答竟然是「不會!」,剛開始有點納悶,聽多了之後,發現這幾乎已成為普遍的用法。終於有一天,跟一個朋友講起來這現象,她想了想,推測大概是閩南語通行感染到國語的結果;因為閩南語有用「不會啦!」來回應別人的道謝。但我記得比較正式而文雅的說法應該是「免客氣」,也就是國語裡的「不客氣、不用客氣、不要客氣」,或者「不要」兩字併成「甭客氣、別客氣」。但是,把閩南語俗用法轉換成國語「不會」來回答別人的稱謝,實在很不通又很突兀。

於是想到,從前看一個人是否有教養,通常是從講話措詞用字是否斯文來評斷,近年來台灣社會上聽得到的一般語言,幾乎已經可以說是「每況愈下」的粗魯,甚至粗暴。年輕人的一般應對語言幾乎付之闕如。怎麼會這樣呢?比較一下大陸,似乎在十年文革之中,語言也同樣粗魯化、粗暴化,我想這跟當政者的草根鬥爭作風有關吧?如果這樣看法,那麼台灣近十年來所謂民主進步過程中,當政者的粗暴語言、口水戰,無形之中也影響了整個社會的語言風氣,愈來愈近似草莽之徒。中國人傳統所注重的斯文甚至精緻的語言,已經沒有人在意了。

真的,我們如今已經走到「不會」的地步──不但不懂得說斯文精緻的語言,甚至連正確用法也不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