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7-09 15:00:00Ling靈

[筆友故事] 山頂上盛開的向日葵,熱愛旅行的陽光少年

       「旅行最棒的部分,確實是與未知的人事物相遇,不管是被幫助,或是幫助人,聽別人的故事,或共寫新的故事,這都會成為永遠的回憶。」

    「那些曾互相打氣的人,平時已不在身邊了,可是只要見面,總是無話不說,時間如河水,打磨石塊,只留下精華,有時它會帶走些人,也帶來訪客,但合得來的朋友始終相隨。」

-

        向日葵花語是他的筆名,而光是我對他的稱呼,我們年齡相仿,初相識時皆是大學二年級生。光這個人,就如他的筆名一般————陽光及熱情,具有一顆如太陽般明朗、快樂的心,熱愛他現下的生活,將每天過得相當精彩。在他心中的那塊大地,猶如佈滿了向日葵的藤蔓,它們迎向陽光,朝著太陽爬。

    「我喜歡旅行,妳喜歡什麼呢?說走就走,這話有時自己也覺得瘋狂。」

       正處青春年少、活力旺盛的階段,這時的年輕人總是愛玩的,彷彿家裡一刻也待不住,一有空閒就想到處遊山玩水,我不例外,而光也既是如此。光非常地熱愛旅行及冒險,時常與三五好友規劃旅程出門,爾後也加入了大學登山社,與社團同學爬遍台灣百岳。有時甚至來場瘋狂的冒險,與身邊朋友結伴徒步旅行,只靠雙腳走過五個縣市,使我不得不佩服他的體力及勇於挑戰。    

      筆友中其實也不缺乏熱愛旅遊的人,擁有這項興趣倒是沒什麼特別的,但光卻不一樣,他對於旅行有著深刻的解釋,就與旅行作家陳浪的見解相仿,不一定得出國或是出遠門才稱得上旅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不必遠方。」只要隨時擁有冒險精神,和善於觀察及感受的心,那麼不管到哪兒都是旅行。對於光而言,旅行不在於表面上單純地走訪了哪些景點,而是在於心境上的轉變。

      同時,不同於一般人流水帳式的遊記紀錄,光在他的旅遊見聞中雕琢很深,從他的信件能夠看見他的文采。光的文字使我相當著迷,字句雖簡潔卻不失精彩,也融入了自身對於這趟旅程的情感抒發,可以感受到他的情感。「冷筆敘事,熱筆抒情。」就如《洛陽伽藍記》的書寫方式,在冷靜的客觀描寫中又蘊含著感官所感受的熱情(雖然以歷史典籍相比未免太相形見絀,但光的信件確實給了我如此的感受。)

       我們經常分享著彼此的旅程,為了挑戰自我,光與另外一位好友組隊,從新北三重到苗栗竹南,只靠雙腳走了三天兩夜,從城市走到小鎮,正因為移動慢了下來,才能慢慢地感受城鄉風景漸漸轉換的過程。如果環島讓他看見了台灣的美,那麼徒旅則讓他看見了台灣的美需要我們保護,而兩者不變的是台灣人的熱情。

       而光也加入了大學的登山社,雖然經常聽見他提起社團活動並不是很輕鬆,除了得跑後山及跑校園,不然就得留下來開會,或是參加抱石訓練來增進體能,有時回家便是倒頭就睡,晚些時日才有空閒回信給我。儘管登山社頗辛苦,但能夠感受到光是相當地熱衷於社團裡的每項活動。

    「放晴之後,我們著輕裝、戴岩盔、吊帶和穿溯溪鞋,準備從山上下切到海灘,路很陡,大約七十度的斜坡,腳下的石頭很容易滑動,有時還有高低差,我們拉繩索,謹慎地走每一步。」

       登山社這場烏岩角健行,大概是我從光的信中讀來最驚險且困難重重的冒險。宛若驚悚片的主角,旅途中發生了許多意外。載大夥兒上山的小黃司機似乎是位危險駕駛,不斷地逆向行駛,加上天候不佳,山上大霧使得視線不良,在一陣混亂之中,才抵達了那日光與其他人紮營的廢棄小屋,隔日才展開烏岩角健行之旅。

       光曾經向我說過,在文學營中何修仁教授曾說:「一個人喜歡一部作品,那是因為程度差不多。」我想人際關係也是一樣的道理,擁有相同的歷練,就會擁有相仿的感受,彼此是站在同個高度看世界的,所看到的風景並沒有太大的差異,自然便能相談甚歡。或許,我與光的關係也是如此的,儘管兩人素未謀面,但因為彼此的見解想法相仿,才能在與眾多筆友通信中,卻又格外忘不了光的來信。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不知何時我們的最後一封信會到來,我只想告訴妳,妳是一個很特別的人,無論妳正面對什麼,抑或未來必須面對什麼,請相信,妳擁有跨越的力量。」

       無論是我碰上了低潮,或是心情煩亂,光總是心思細膩地能夠察覺,並對我說些鼓勵的話語,使我感到相當地溫暖。即使我相信世上沒有天長地久,人們不會擁有永遠的友誼,最後一定會彼此相忘於江湖。人們會因為各種因素而斷了聯繫,先前也因期末繁忙而有段時間了無回音,遲遲未收到光的來信。

        即使如此,我仍希望能夠一直與光訴說著我們未完的故事,一千零一夜的故事。

-

【後記】:

        光大概是我遇過文筆最好的筆友,相當地善於文字表達,初相識沒多久就對他十分印象深刻,並欣賞他的文采。不過記得剛開始收到光的第一封信時,我可不這麼想。那時看見光的個人簡介中,感興趣的話題標籤有點奇怪,例如像是酒(?),且首封信又明顯地感覺像是罐頭訊息,使我一開始就先入為主地對光沒什麼好觀感,不料日後卻是大錯特錯。

       與光的緣分也還算深,經過一陣子的通信,才發現彼此的活動場域有所重疊,皆是在台北讀書,然後家住竹苗,光甚至常來造訪我家附近的區域www 緣分真是奇妙,也許彼此尚未相識,就已經見過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