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1-16 04:16:59柏拉圖

呂秀蓮對中國發表國慶講話 


值此中國世代交替之時把這篇文章送給中國新領導班子似乎也十分適合...^_^
是否中國新領導人也能體會呂秀蓮副總統的兩岸思維與宏觀的視野呢?


【轉貼大紀元10月2日訊】
美國之音10月1日報道了美國之音中文部記者海濤星期一對台灣副總統呂秀蓮女士的專訪,
呂秀蓮對海峽對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十月一日國慶表示祝賀。
用她的話說,她“衷心祝福貴國國泰民安”。

呂秀蓮表示,她希望大陸政府和人民在新的世紀,能用新的思維方式,來開創兩岸的新局面。


*呼吁兩岸領導攜手*

在十月一號中國國慶前夕,呂秀蓮首先祝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運昌隆。

她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五十多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逐漸走上富強之路,人民生活日益改善,國際地位日益提升,這是中國政府和人民艱苦奮斗成果,令人欽佩。

呂秀蓮說:“在十三億中國人民熱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五十三周年的今天,本人衷心祝福貴國國泰民安,也懇切呼吁兩岸領導人共同攜手為万世開太平”。

呂秀蓮說,台海兩岸血緣相同,既是遠親,也是近鄰,雙方不應該武力相向,而應該和平共處。

呂秀蓮說,北京主張台灣必須接受[一個中國]原則,台灣是中國一部分,台灣人民無法接受,也是目前兩岸關系發展無法正常化的最大障礙。

呂秀蓮說:“兩岸的關系應該事實求是,而且高瞻遠矚,才能獲得合理發展。
要台灣接受[一個中國],等于要台灣全面投降,真是強人所難。”


*解釋中華三概念*

呂秀蓮認為,[中華]的概念,應該包括三個方面,
也就是[政治中華][經濟中華]和[文化中華]。
政治中華,包括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
經濟中華,也就是學者所說的港澳台大陸新加坡等華人世界形成的[大中華經濟圈],
文化中華,是指全世界的華人社會和群體。

呂秀蓮副總統認為,兩岸關系之所以緊張,根本原因在于雙方的人權、民主和自由等价值觀完全不同。

呂秀蓮說:“在台灣人人有思想、言論、宗教和集會和集會結社自由。

政府對于任何一個人的生老病死,必須善盡照顧之責,任何人因政府不當行使公權力而遭受損害,國家必須負起賠償責任。

人民才是國家的主人,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的首長,都是由人民選舉出來的,做不好,人民就會在下次選舉中,讓他下台。”


*大陸恩將仇報*

呂秀蓮說,大陸的情況就不是這樣。因此,在兩岸人文价值趨于一致之前,奢談政治統合是不切實際的。

呂秀蓮對北京打壓台灣的國際生存空間,表示非常不滿。
呂秀蓮說:“由于北京的無情打壓,台灣完全被排除在國際舞台之外,這是台灣人最感到不滿的事情。
很多國家本來都愿意跟我們建交,卻因中國的打壓而不敢承認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副總統呂秀蓮說,台灣商人幫助中國大陸發展經濟,而大陸卻恩將仇報,反過來打壓台灣。

呂秀蓮說:“你們知道嗎?台灣對中國不斷輸入資本,技術和管理,造就了中國經濟的快速成長和品質提升。

台灣人竭盡所能幫助你們,而你們卻在國際上處處封殺、打壓、并積極在東南沿海部署飛彈,恫嚇与威脅台灣。

如此恩將仇報,請問,台灣人做何感想?有良心有血性的中國大陸的朋友們,又做何感想?”


*把錢花在人民身上*

談到大陸的經濟發展造成的貧富懸殊問題,呂秀蓮援引中國科學院[國情研究中心]胡鞍鋼教授的話說,
大陸已經分為四個世界:第一世界是上海、北京和深圳。
第二世界是天津、廣東、浙江和江蘇;第三世界是中等收入地區;第四世界是貧困地區。

她說,這個問題處理不好,很容易導致政治動蕩,一旦出現問題,不僅中國老百姓受苦受難,連帶周圍國家都會遭殃。

在這种情況下,中國應該把有限的資源,用于老百姓身上,而不是窮兵黷武,擴充軍備。

呂秀蓮說:“北京最近几年每年花在國防武器的費用約在五、六百億美金。

想想看,那些錢如果花在人民的生活和地方建設,豈不能能富國利民。

四百枚飛彈所花的錢,如果用在普及人民教育,改善醫療衛生,相信中國大陸人民應該更為感激。”


*獅子和小白貓*

呂秀蓮把兩岸比喻為獅子和小白貓,他們的和平共處需要大的智慧和大的慈悲。

呂秀蓮說:“有人說,兩岸繼續下去,時間站在中國一邊。

但我始終認為,台灣和中國絕對不是時間不時間的問題,也不是統獨問題。

中國和台灣就象獅子和小白貓,兩者要和平共存需要大智大慧大慈大悲,如何讓獅子不張牙舞爪,傷害小白貓,而是祥獅獻瑞,讓台灣自然去擁抱它。”

談到如何解決兩岸之間的政治爭執,呂秀蓮援引陳水扁總統的話說,兩岸的互動必須构筑在[和平,對等和民主]三大前提上。

其中,兩岸和平是最重要的。

兩岸領導人對于兩岸政治爭議沒有共識的部分,應先擱置,從和平共存,互惠互利處著手,并以嶄新思維來開啟兩岸關系的新紀元。


*化解仇恨避免戰爭*

呂秀蓮建議兩岸領導人,應該體察全球化和知識化的新世紀已經來臨,領土主權的歷史觀已經落伍,而國民主權應該取代國家主權。

呂秀蓮說:“孫中山先生說,物种以競爭為目的,人類卻以合作為目的。

雖然兩岸合作的過程需要付出時間和心力,但合作過程所積累的智慧和經驗卻彌足珍貴,也是積累兩岸雙贏的必要作為。”

呂秀蓮說,為了兩岸乃至全世界的和平,大家應該揚棄你爭我奪,你死我活的剛性思維,改以和平共存,合作分享的柔性理想,來化解仇恨,避免戰爭,促進安定与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