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8-24 21:03:15林煥彰

在風城的風聲

在風城的風聲

--讀非馬的詩集《在風城》*

 

林煥彰

 

    讀非馬的詩﹐我有極高的興趣;因為他的詩短﹐取材平常﹐詩想特別自然﹐節奏明快﹐意象突出﹐表現含蓄﹐又有深遠的意境﹐茲摘要談談。(詩題前號碼標示該詩在詩集中的次序)

 

8 鳥籠

 

打開

鳥籠的

讓鳥飛

 

 

把自由

還給

 

這首詩只有一個意念他用十七個字表現出來,精簡到不可再精簡的了。全詩其實只有三句話﹐很平常的﹐但不平常的是他的矛盾語﹐也就是他的想法:「讓鳥飛走把自由還給鳥籠。」

在這首詩的前面有一首叫<籠鳥>﹐排在一起﹐可以把它們當作是一幅「連作」﹐他說﹕

 

好心的

他們

把牠關進

牢籠

好讓牠

唱出的

自由之歌

嘹亮

動心

 

是一樣的手法﹐一樣的心意﹐對籠中鳥表現了一種蘊涵的悲憫。不過我不喜歡它的排列(如一個倒三角)﹐故意斷句﹐除節奏的和緩外﹐甚覺勉強。

 

14 照相

 

鎂光燈才一閃

便急急收起你的笑容

 

然後在一個發霉的黃昏

你對著發霉的相簿悲嘆

 

唉快樂的日子不再

 

    這首詩我讀後打了兩個圈圈﹐我覺得他的詩想非常特別,極深刻的心理表現,如第一節那兩行:「鎂光燈才一閃/便急急收起你的笑容」,足見他有敏銳洞察的心眼。不過,我現在再推敲,也發現了他有不夠完美的地方﹐如第三節那單獨的一行:「唉快樂的日子不再」﹐破壞了我原來對它的印象,減弱了原有的震撼心弦的力量。現在要減掉一個圈圈。

 

15 新與舊

 

囂張的

新鞋

一步步

揶揄著

舊鞋

回憶

 

這首詩表現了一種哲理﹐頗耐人玩味。雖然只是三兩句話的拆斷排列﹐卻產生了不可更易的「對比的」形式﹐用字準確﹐給人無盡的聯想﹐是一首好詩。

 

21 致索忍尼辛

 

你使我想起

一隻

被主人用棍子

無情地驅趕

哀叫著躲開

而又怯怯挨回去的

怕一走得遠些

便永遠失掉

回家的資格

 

你使許多人

不管他們身在何處

在心中

都成了

真正的

喪家之狗

 

索忍尼辛因獲諾貝爾文學獎﹐被蘇俄當權者驅逐出境﹐而轟動整個世界。他的忠愛國家﹐在他被驅逐之後所表露的﹐無一不令人感動和敬佩。非馬寫這首詩﹐以「喪家之狗」來比喻﹐真把他的忠愛精神表現無遺﹐我至為欣賞。索忍尼辛是值得敬愛的﹐他的遭遇是令人心痛的。

 

23 長城謠

 

迎面抖來

一條

一萬里長的

臍帶

 

孟姜女扭曲的

吸塵器般

吸走了

一串

無聲的

 

在字面上﹐似乎看不出這首詩與懷念故國有何關係﹐但細加思索﹐卻有不可否認的他在抒寫這方面的哀思,其悲愴的程度是「無聲的哭」比有聲的哭更甚。他用了我們熟悉的民間的傳說r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而以現代用具「吸塵器」具體的比喻孟姜女哭得死去活來而「扭曲的嘴」,實令人驚嘆﹗第一節的「迎面抖來/一條/一萬里長的/臍帶」尤其寫出萬里長城之與每一個中國人的關係,是剪也剪不斷的吧﹗怎不教人懷念呢?

 

32  靜物4

  

懨懨了

一整個冬天

瘦花瓶

在暖暖

初春的

陽光裡

猛咳一陣

之後

吐出了

一口猩紅

猩紅的

玫瑰

 

<靜物>有四首,我喜愛第二首那緊張屏息的時刻的心理刻劃,但更喜愛第四首那像馬蒂斯喜歡用大紅大綠,而簡潔有力的筆觸畫成的油畫。不過,這首詩的斷句是斷得有些過分了﹗

 

31 煙囪

 

在搖搖欲滅的

燈火前

猛吸煙斗的

老頭

 

只想再吐

一個

完整的

煙圈

 

把「煙囪」比喻為一個老頭猛吸著煙斗並不稀奇﹐但寫「在搖搖欲滅的燈火前」﹐還想再吐一個完整的煙圈﹐就不再是平常的了﹐我們可以想像得到﹐那是象徵生命力的表現。

 

36

   

老處女的

雙唇

 

童貞

在它裡面

 

這首詩是非常成功的,是最高技巧的表現﹐是「圖象詩」的傑作﹐屬於印刷發表的﹐重看﹐重思考的作品﹐不是用來聽的﹐所以要印出來看﹐才能體會出那緊閉著的「門」﹐如「老處女的雙唇」﹐究竟蘊涵些什麼﹖好像「老處女」的整個青春。

 

41 從窗裡看雪

 

1

黑人

 

牙齒

  不再好

  脾氣地

咧著

 

2

被凍住歌聲的

飛走時

掀落了

枝頭

一片雪

 

3

雪上的腳印

總是

越踩越

越踩越

不知所

 

4

下著下著

在想家的臉上

竟成了

亞熱帶

滾燙的

陣雨

   

    5

冷漠使我們獨立

互不相屬

小心翼翼

連大氣都不敢一呼

只要太陽不露面

將有個白色聖誕

 

6

枯樹的手

微顫著張開

向上

老農臉上

龜裂的土地

綻出

新芽

 

7

突然鳴響的鐘聲

    撼落

高聳塔尖

    十字架上的

 

 

<從窗裡看雪>可以看到一個非常寧靜的世界。在《在風城》這本詩集裡﹐我最最喜愛這首的意境﹐它的意境是空靈的。全詩計分七節﹐分開﹐都有一個完整的面﹐而連在一起﹐不僅構成一個完整的景﹐還表現了秩序的感覺。從第一節寫初降雪開始(請注意它的排列)﹐到第二節、第三節的慢慢加深加厚﹐而表現出如身歷其境的畫面。到第四節﹐雪簡直下到了頂點﹐使人覺得是「滾燙滾燙地」﹐如「亞熱帶七月的雨」好像是傾倒而下﹐真夠壯觀的。第五節﹐「白色的聖誕」即意味著一個屬靈的節日即將到來﹐再這樣到處都降滿了雪﹐象徵著平和的季節裡﹐雖然感到冷漠﹐卻掩不住心中的企盼和喜悅﹐所以到了第六節雪已開始融化﹐我們已經看到了﹕

 

枯樹的手

微顫著張開

向上

老農臉上

龜裂的土地

綻出

新芽

 

而表現出多層象徵的意味﹐到第七節﹐我們像經歷了一個降雪的季節﹐那:

 

突然鳴響的鐘聲

撼落

高聳塔尖

十字架上的

 

彷彿看到了人們已從嚴冬禁錮的屋子裡走出來﹐抖掉了所有的寒意﹐又開始活動起來。那「突然鳴響的鐘聲」寫得真是好極了﹐佩服﹗佩服﹗

 

49 今天上午畢卡索死了

 

靜靜把多餘的午後消磨掉

好幾次走近窗口

看天上

是否出現最後一個驚奇

 

那顆太陽在鄰居的屋頂上

久久落不下去幾乎使我想起

永恆。今天上午畢卡索死了

不知那三個樂師

要奏些什麼曲調

不知那隻灰鴿

要往哪個方向飛

 

這雙頑皮的手

伸進來顯示

這世界還柔軟得可捏可塑

現在卻悄悄縮回去了

我下意識地伸出雙手想挽留它們

卻猛覺這舉動的幼稚可笑

便順勢為它們熱烈鼓起掌來

 

這首詩是屬於悼念的﹐卻無一絲感傷的情調。非馬是一位突出而與眾(至少是與國內詩人)不同的詩人﹐從這首詩可以看得出來。對於這麼一位了不起的畫家的死﹐以及他的成就﹐實在想不出來還有什麼比得上「熱烈地鼓掌」更為貼切。由此也可以窺見詩人所重視和讚賞的﹐是永恆不朽的精神業績(作品)﹐而不是肉體的生命。

 

53

 

霧來時

港正睡著

 

噩夢的怪獸用濕漉漉的舌頭舔她

醒來卻發現世界正在流淚

 

目送走一個出遠門的浪子

她想為什麼我要是南方的不凍港

 

這首詩是暗喻的﹐寫作者自己﹔「為什麼我要是南方的不凍港」正寫著他日夜縈懷著的鄉思、鄉愁﹐只是他很巧妙的暗喻﹐不容易被發現罷了。我非常感動於他這份懷鄉思國的情操﹐在今天﹐這是多麼難得的啊﹗

這首詩的成功﹐讓我們看到作者除了精於「分析」﹐擅長捕捉事物的準確形象外﹐也還有抒情婉約的一面﹐值得細細品嘗。

《在風城》這冊詩集裡﹐共有五十八首短詩﹐有很多都是好作品﹐我這裡所選出的十一首﹐是我特別喜歡的﹐比起洛夫的《魔歌》()來﹐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看過這冊詩集後﹐我覺得非馬是屬於「意象派」的﹐如美國的EE.康明斯﹐喜歡把句子拆散﹐做不合文法的排列﹐使其準確的形象更為突出﹐而獲得對比的意趣﹐如第41首第一節的「黑人牙齒咧著」﹐產生特殊的外延效果。不過﹐太多的不當的斷句﹐也往往帶給讀者不自然的感覺。這只是就表現的方法而言﹐到底他的精神、思想﹐還是東方的。

非馬的詩﹐取材都很平常﹐也不大愛處理什麼生死的大題材﹐似乎都是一些日常可以看到的小小的事件﹐以及一些剎那間的感觸﹐但他有他特別的詩想﹐使最平常的東西﹐如「門」﹐都成為不平常的作品。讀他的詩﹐這是最值得注意的﹐至於「語言」﹐那是隨「詩想」而產生的﹐只要「詩想」成熟了﹐「語言」自然而然就流露出來﹐不是勉強可以得到的。

今年出版的詩集﹐已有二十餘冊﹐每一冊我都讀過﹐卻只有《在風城》這一冊詩集﹐才引起我最多最深的感觸。

 

(1975114午夜.南港)

(原載﹕《笠詩刊》 70期,1975.12.15)

 

註﹕

*《在風城》(中英對照)非馬第一本詩集,笠詩刊社,臺北,1975.

*《魔歌》詩集﹐同年出版。年來洛夫寫詩評論最喜歡用「比較」的手法﹐我非常非常的敬佩﹐所以在這兒破例抄襲他最有效的獨家的「比較的」評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