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4 23:45:52lilou
[ 坎城60與歐漫]:「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作者Satrapi訪談
(圖一:瑪札剛從奧地利歸來,跟外婆喝杯茶。伊朗式的大茶桶感覺跟俄羅斯的有點像,看來飲茶無國界...)
(譯註:法國世界報載,「我在伊朗長大」5/23坎城首映,獲得全場觀眾喝采,玫x了足足17分鐘A聽說莎家爸媽也在場...好樣的,瑪札大姐。)
「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一片(於今年)代表法國參加坎城影展正式競賽,改編自瑪札‧莎塔碧(Marjane Satrapi)的四冊同名漫畫,由「協會」出版社在2000年至2003年間出版,相當賣座。
她在漫畫中敘述她在伊朗的童年生活,當時正逢1978年伊朗基本教義派革命。還有青少年時期在維也納當小留學生,以及之後回到德黑蘭的故事。她選擇與另一位漫畫家文生‧帕宏諾(Vincent Paronnaud)合作執導本片,把她的故事搬上銀幕。
世界報:關於「我在伊朗長大」電影版p畫,您是否猶豫過?
瑪札‧莎塔碧(以下簡稱瑪札):當然,我已經花了四年的時間完成這部漫畫,我不能老是不告訴您究竟是哪些原因,讓我想拍這部電影。
在我的職業生涯裡,我並沒有確定的目標。我從來沒有告訴自己,我日後要畫漫畫與海報等等,我只是大概知道我想要說故事與畫畫。我來到一個工作室,裡頭有些漫畫家。我想,因為我老是說個不停,為了讓我閉嘴,他們叫我去畫本漫畫。
我想我其實想要拍一部動畫片,它有趣的一面尤其讓我傾心,我並非想創作出我畫作的延伸品。一旦我們完成電影劇本,影片就變成一個虛構作品(fiction),自動在我與故事之間創造出一段距離,事後看來,實在難以置信。
世界報:所以「我在伊朗長大」這部片子,與漫畫原著相比,更具有虛構意味?
瑪札:那是因為我與故事本身的關係已然改變。
當漫畫人物不動,我可以全然「擁有」它。我第一次看到本片三十秒動畫片段時,感覺很難受,結果當天中午必須喝幾杯干邑酒來平靜心情。突然間,我筆下的人物脫離我的掌控了。
再者,我與九十個人共事,我負責主導劇中人物的「表演」。我在動畫師前(親自下海)表演,在他們面前,我不能說「我」或「我外婆」,必須改口說「她/瑪札說了什麼」或「她外婆做了什麼」。這麼做近似精神分裂,不斷重複著這樣的陳述方式,「她/瑪札」到最後變成了「另一個人」。
(在這部片子裡,)我仍保持我的主觀看法。我並不是伊朗或某個世代的代言人,我也不想變成那樣。我肯定我故事的主觀性,它讓人可以認同我的故事。我們不能認同一個民族,但我們可以認同某個人。當我們譴責回教徒,把對方貶為一種抽象的存在。抱持這樣的想法去轟炸他們,當然是件「好事」。我們才不在乎三百個人因此喪生,因為他們不是「我們」。
世界報:感覺上電影版比漫畫原著更有諷刺意味。
瑪札:世上不存在著絕對的幸福,也沒有絕對的噩運。
就算在悲劇性的時刻,同時有感人與嘲諷的面向存在。所以即使當我的叔叔阿努徐(Anouche)被處決之時,也說了一句工農階級最後終將勝利之類的浮誇之言。不過當時確是如此,那些伊朗馬克斯主義者就是那麼頑固。
我並不把我自己當成英雄,漫畫中可以看到我告發一個男子,好讓我自己逃過回教革命警察的盤查。我總是大力讚賞人世間不完美的事物。
世界報:您曾想過讓劇中人物說伊朗話嗎?
瑪札:我當初寫這本書,主要是針對法國讀者。對伊朗人來說,我的漫畫太像教科書了,他們早就知道所有我要解釋的事情。我當初是以我想陳述對象的語言來寫作的。
電影方面,我無法在片中使用伊朗話,因為片中角色的聲音早在動畫繪製前就已錄好。法國動畫師們對伊朗文一竅不通,我們怎麼能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人物動畫製作呢?
(譯註:製作人物動畫其實就像真人演戲,更像操縱玩偶,動畫師必須懂得台詞與情境,才能讓筆下人物做出適切的表演。一般來說,導演會先把配音錄製好,動畫師再從這些對話來想像與揣摩人物動作與表情。)
世界報:您當初如何選擇配音演員?
瑪札:伊朗有兩大(法國)巨星:亞蘭德隆與凱薩琳丹妮芙。凱薩琳丹妮芙曾經說過她很喜愛「我在伊朗長大」這套漫畫,她(在片中)擔任我母親的角色。關於我外婆的配音人選,除了丹妮耶樂‧達悉勒(Danielle Darrieux),不作第二人想。
基亞拉‧馬斯楚安尼(Chiara Mastroianni飾瑪札,即導演自己) 在她母親(丹妮芙)家看到了劇說A於是她要求配音試鏡。這個女子實在出乎人意料之外,我們常常派給她嚴肅女子的角色,有點低潮,事實上她挺有幽默感的。
至於阿巴卡西昂(Simon Abkarian),他蓄著跟我父親一樣的鬍子,也有著類似的溫暖嗓音。
世界報:對您而言,「我在伊朗長大」這個故事就此結束了嗎?
瑪札:當我出版「我在伊朗長大」第四集,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出版第五集與第六集。「我在伊朗長大:瑪札在巴黎」,這應當會是個極好的行銷賣點,但這並非我的本意。我聽過太多關於我的國家的荒謬言論,數年來我說著這些故事,突然間它們就變成了一本書。
當「我」第一集於2000年出版時,我原本想像,當2003年推出第四集時,時勢會變得更好,這本書將失去它存在的意義,結果歷史證明我的猜測錯誤。
有一段時間,我難以承受這樣的重擔,我開始幫義大利與西班牙時尚雜誌作畫。告訴自己,我要為藝術而藝術,這樣能讓我休息一下。才畫了五六張圖,我就岔到政治方面去了。不是我對政治有興趣,不幸的是,政治對我感興趣。
世界報:您認為您的影片在伊朗看得到嗎?
瑪札:當然,就像我的漫畫作品,伊朗人也讀過了。(譯註:根據法國媒體指出,她的書並沒有在伊朗出版,或許就像Lolita這本小說,伊朗人們偷偷躲起來看?)
西恩潘即將為美國版我父親一角配音,舊金山日報(好巧,就是Zodiac片中那家報社)曾派他去德黑蘭採訪,他在街上閒逛。才走了幾分鐘,就有個男子攔住他:「就是您,您在『靈魂的重量』 一片中參與演出。」西恩潘告訴我:「當我想起這部片子,它可是我演過的片子中,有著最多性愛與禁藥鏡頭的呀…」我想,伊朗就是這樣。我想展現這個國家的細微之處,才拍了這部電影。
(採訪記者Thomas Sotinel,原文出處:http://www.lemonde.fr/web/article/0,1-0@2-766360,36-910649@51-766398,0.html)
後記:就在本片坎城首映前幾天,法國駐伊朗大使館收到一個親官方的伊朗電影基金會來信,指責瑪札的片子「不實」,也質疑影展單位選擇本片的本意。http://times.hinet.net/news/20070521/entertainment/d089a9ea335c.htm
瑪札‧莎塔碧介紹請看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lou/3/1235280187/20040214102522/
誠品八月份好讀雜誌關於莎塔碧介紹摘要 http://www.eslitebooks.com/Program/Object/ArticleReader.aspx?ARTICLE_ID=1155105135047
(伊朗裔法國籍的莎塔碧畫的就是歐洲漫畫,為什麼把莎塔碧歸類為比較模糊「圖文創作者」呢?她是漫畫家,就這麼簡單。)
(譯註:法國世界報載,「我在伊朗長大」5/23坎城首映,獲得全場觀眾喝采,玫x了足足17分鐘A聽說莎家爸媽也在場...好樣的,瑪札大姐。)
「我在伊朗長大」(Persepolis)一片(於今年)代表法國參加坎城影展正式競賽,改編自瑪札‧莎塔碧(Marjane Satrapi)的四冊同名漫畫,由「協會」出版社在2000年至2003年間出版,相當賣座。
她在漫畫中敘述她在伊朗的童年生活,當時正逢1978年伊朗基本教義派革命。還有青少年時期在維也納當小留學生,以及之後回到德黑蘭的故事。她選擇與另一位漫畫家文生‧帕宏諾(Vincent Paronnaud)合作執導本片,把她的故事搬上銀幕。
世界報:關於「我在伊朗長大」電影版p畫,您是否猶豫過?
瑪札‧莎塔碧(以下簡稱瑪札):當然,我已經花了四年的時間完成這部漫畫,我不能老是不告訴您究竟是哪些原因,讓我想拍這部電影。
在我的職業生涯裡,我並沒有確定的目標。我從來沒有告訴自己,我日後要畫漫畫與海報等等,我只是大概知道我想要說故事與畫畫。我來到一個工作室,裡頭有些漫畫家。我想,因為我老是說個不停,為了讓我閉嘴,他們叫我去畫本漫畫。
我想我其實想要拍一部動畫片,它有趣的一面尤其讓我傾心,我並非想創作出我畫作的延伸品。一旦我們完成電影劇本,影片就變成一個虛構作品(fiction),自動在我與故事之間創造出一段距離,事後看來,實在難以置信。
世界報:所以「我在伊朗長大」這部片子,與漫畫原著相比,更具有虛構意味?
瑪札:那是因為我與故事本身的關係已然改變。
當漫畫人物不動,我可以全然「擁有」它。我第一次看到本片三十秒動畫片段時,感覺很難受,結果當天中午必須喝幾杯干邑酒來平靜心情。突然間,我筆下的人物脫離我的掌控了。
再者,我與九十個人共事,我負責主導劇中人物的「表演」。我在動畫師前(親自下海)表演,在他們面前,我不能說「我」或「我外婆」,必須改口說「她/瑪札說了什麼」或「她外婆做了什麼」。這麼做近似精神分裂,不斷重複著這樣的陳述方式,「她/瑪札」到最後變成了「另一個人」。
(在這部片子裡,)我仍保持我的主觀看法。我並不是伊朗或某個世代的代言人,我也不想變成那樣。我肯定我故事的主觀性,它讓人可以認同我的故事。我們不能認同一個民族,但我們可以認同某個人。當我們譴責回教徒,把對方貶為一種抽象的存在。抱持這樣的想法去轟炸他們,當然是件「好事」。我們才不在乎三百個人因此喪生,因為他們不是「我們」。
世界報:感覺上電影版比漫畫原著更有諷刺意味。
瑪札:世上不存在著絕對的幸福,也沒有絕對的噩運。
就算在悲劇性的時刻,同時有感人與嘲諷的面向存在。所以即使當我的叔叔阿努徐(Anouche)被處決之時,也說了一句工農階級最後終將勝利之類的浮誇之言。不過當時確是如此,那些伊朗馬克斯主義者就是那麼頑固。
我並不把我自己當成英雄,漫畫中可以看到我告發一個男子,好讓我自己逃過回教革命警察的盤查。我總是大力讚賞人世間不完美的事物。
世界報:您曾想過讓劇中人物說伊朗話嗎?
瑪札:我當初寫這本書,主要是針對法國讀者。對伊朗人來說,我的漫畫太像教科書了,他們早就知道所有我要解釋的事情。我當初是以我想陳述對象的語言來寫作的。
電影方面,我無法在片中使用伊朗話,因為片中角色的聲音早在動畫繪製前就已錄好。法國動畫師們對伊朗文一竅不通,我們怎麼能讓他們在這種情況下進行人物動畫製作呢?
(譯註:製作人物動畫其實就像真人演戲,更像操縱玩偶,動畫師必須懂得台詞與情境,才能讓筆下人物做出適切的表演。一般來說,導演會先把配音錄製好,動畫師再從這些對話來想像與揣摩人物動作與表情。)
世界報:您當初如何選擇配音演員?
瑪札:伊朗有兩大(法國)巨星:亞蘭德隆與凱薩琳丹妮芙。凱薩琳丹妮芙曾經說過她很喜愛「我在伊朗長大」這套漫畫,她(在片中)擔任我母親的角色。關於我外婆的配音人選,除了丹妮耶樂‧達悉勒(Danielle Darrieux),不作第二人想。
基亞拉‧馬斯楚安尼(Chiara Mastroianni飾瑪札,即導演自己) 在她母親(丹妮芙)家看到了劇說A於是她要求配音試鏡。這個女子實在出乎人意料之外,我們常常派給她嚴肅女子的角色,有點低潮,事實上她挺有幽默感的。
至於阿巴卡西昂(Simon Abkarian),他蓄著跟我父親一樣的鬍子,也有著類似的溫暖嗓音。
世界報:對您而言,「我在伊朗長大」這個故事就此結束了嗎?
瑪札:當我出版「我在伊朗長大」第四集,有人問我為什麼不出版第五集與第六集。「我在伊朗長大:瑪札在巴黎」,這應當會是個極好的行銷賣點,但這並非我的本意。我聽過太多關於我的國家的荒謬言論,數年來我說著這些故事,突然間它們就變成了一本書。
當「我」第一集於2000年出版時,我原本想像,當2003年推出第四集時,時勢會變得更好,這本書將失去它存在的意義,結果歷史證明我的猜測錯誤。
有一段時間,我難以承受這樣的重擔,我開始幫義大利與西班牙時尚雜誌作畫。告訴自己,我要為藝術而藝術,這樣能讓我休息一下。才畫了五六張圖,我就岔到政治方面去了。不是我對政治有興趣,不幸的是,政治對我感興趣。
世界報:您認為您的影片在伊朗看得到嗎?
瑪札:當然,就像我的漫畫作品,伊朗人也讀過了。(譯註:根據法國媒體指出,她的書並沒有在伊朗出版,或許就像Lolita這本小說,伊朗人們偷偷躲起來看?)
西恩潘即將為美國版我父親一角配音,舊金山日報(好巧,就是Zodiac片中那家報社)曾派他去德黑蘭採訪,他在街上閒逛。才走了幾分鐘,就有個男子攔住他:「就是您,您在『靈魂的重量』 一片中參與演出。」西恩潘告訴我:「當我想起這部片子,它可是我演過的片子中,有著最多性愛與禁藥鏡頭的呀…」我想,伊朗就是這樣。我想展現這個國家的細微之處,才拍了這部電影。
(採訪記者Thomas Sotinel,原文出處:http://www.lemonde.fr/web/article/0,1-0@2-766360,36-910649@51-766398,0.html)
後記:就在本片坎城首映前幾天,法國駐伊朗大使館收到一個親官方的伊朗電影基金會來信,指責瑪札的片子「不實」,也質疑影展單位選擇本片的本意。http://times.hinet.net/news/20070521/entertainment/d089a9ea335c.htm
瑪札‧莎塔碧介紹請看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ilou/3/1235280187/20040214102522/
誠品八月份好讀雜誌關於莎塔碧介紹摘要 http://www.eslitebooks.com/Program/Object/ArticleReader.aspx?ARTICLE_ID=1155105135047
(伊朗裔法國籍的莎塔碧畫的就是歐洲漫畫,為什麼把莎塔碧歸類為比較模糊「圖文創作者」呢?她是漫畫家,就這麼簡單。)
圖二為瑪札本人的作品。瑪札拿著安古蘭Alpha art獎座:「這表示我現在變成名人了嗎?」一旁有通代、David B.等協會出版社創社成員竊笑著。(現在再加上一座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Prix du jury),瑪札大姐恭喜啦。)
圖三:瑪札在某個場合的搞笑演出,被別人記錄下來。
圖四:第一次見到瑪札本人,旁邊是另一位漫畫家史法(Sfar,歐漫新浪潮健將,詳細介紹請看本站人物篇倉庫),猶見當年莎大姊青澀模樣...
miragee
2007-05-27 08:36:57
我自己也很喜歡這篇訪談,瑪札很有見地。我覺得,即使在記錄過去的過程,或許與「事實」本身就慢慢有了差距。
曾去參觀「我在伊朗長大」工作室,牆壁上有一堆瑪札各個年齡層與造型設定,還有正面、側面與半側面圖解。看了覺得挺詭異的,哪天我要是看到自己變成90個人一起畫畫的參考圖,還要用第三人稱來稱呼,實在怪異。
lilou 2007-05-27 15:17:57
可以讀到瑪札把漫畫改編成動畫的心路歷程真好玩,看來即使是生活中發生的真實事件,要變成藝術品,一定還是有些距離的。
版主回應
salut miragee,我自己也很喜歡這篇訪談,瑪札很有見地。我覺得,即使在記錄過去的過程,或許與「事實」本身就慢慢有了差距。
曾去參觀「我在伊朗長大」工作室,牆壁上有一堆瑪札各個年齡層與造型設定,還有正面、側面與半側面圖解。看了覺得挺詭異的,哪天我要是看到自己變成90個人一起畫畫的參考圖,還要用第三人稱來稱呼,實在怪異。
lilou 2007-05-27 15:17:57
我想90人ㄧ起共事,就會產生90種不同定義的(電影中)瑪札,(即使是以圖解和模擬演出來統ㄧ,但每個人的解譯多少還是有些不同),難以掌控也大概是因為如此吧?
但,歷史本來就是重演,即使是親身體驗的人,也是有自己的詮釋語言,而受眾又自有ㄧ套觀點。
團隊中還是以核心為主
其他人只是單純執行工作
可是如果工作內容有趣
每天去上班都比較有意思
有時反而難以掌控的是出錢的媒體與製片
每個單位都有自己的意見
如果是多國合作
還得考慮各國國情
煩死了
我有時會看到有些人質疑瑪札這套書的代表性
人家都說清楚沒有當代言人的意思
就不用貼什麼標籤了
lilou 2007-05-27 22:5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