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2 10:57:40硯子

半詩(二)

近來諸事纏身,心情不佳,唯寫作為動力,此一誌也

過寧靖王墓
天地英雄氣略盡,為髮過台歎漂流。
新亭唯對婦妾泣,石頭空供日月愁。
荒塘負恨晴膠綠,華蓋搖絲金箔坵。
甘棠尚曾村翁祭,可憐臥龍自蒿秋。

稍微翻譯一下:
天地之間的英雄氣大概已經消失了,所以寧靖王為了不被雉髮所以飄零過來台灣。他時常覺得明鄭諸王無心光復,所以只能對著老婆們哭泣,現在墳墓上的石碑等只有讓日月發愁。已經荒涼了池塘大概背負著國破的恨,所以晴天的映照之下,還是混濁一片。像寶蓋的榕樹氣根搖動時,陽光像金箔灑向墳墓。寧靖王對於封地的人民不錯,所以死後還有村民會祭祀他,至於陳永華,唉!他的功績卻被台灣人所遺忘,讓他的墳逐漸荒涼...。
第一句是出自劉禹錫‧蜀先主廟”天地英雄氣”..,藉此說明靖王是宗室的關係,第二句出自寧靖王的絕命詩,第三句雖用典(未必精當),是從連橫的台灣通史之”三十二年,聞降將施琅請伐臺,鄭氏諸將無設備,輒暗自痛哭。”第四句玩個文字遊戲日+月=明。第五六句寫景。第七句出自台灣通史末:連橫曰:余如竹滬,竹滬人多朱氏子孫。每年六月,祭寧靖王甚哀;及高雄縣的墳墓告示牌,雖然用召伯典故未必貼切,但宗室要讓民眾感動的人,歷史上實在也不多,只好姑且用之。至於最後的臥龍是指陳永華(這是鄭成功對他的讚嘆辭),可是他的下營的墳墓真的不見政府的保存,日漸荒涼....。


聞陳有華墓有感(一)
洪門難復朱元璋,非關運勢乃德昌。
下營癡心守日月(因為陳墳在下營),東寧恣歡醉羽觴(唉~~鄭經)。
蕭何更無曹參繼(我認為永華兄應該是明鄭時期的台灣蕭何),克臧已死(臧下面加個”土”字)諸鄭狂。
莫問經緯平章事,青史哪堪野草長。

稍微翻譯一下
洪門怎麼樣也難復興明朝(據傳洪門為永華所創,當時叫做天地會),不是因為運勢移轉乃是哪個人對百姓比較好。下營的墳墓還依然痴心守著日月,可是東寧的鄭氏卻依然荒廢政事。永華死後後繼無人,克臧死後諸鄭更是肆無忌憚。但這些又怎樣?永華兄治理人民很讚,可是還不是被百姓給他忘記?

(二)
未曾三顧亦勞瘁,八年老盡東王心(指鄭經西征失敗後的心態,年取成數)。
深喜幼龍堪紫髯(因克臧有乃祖之風),常悲重臣乏黃魂(此黃為黃道周)。
塚荒徑仄天何在?鎮開務成澤永存。
惆悵人對惆悵事,禿筆難投漸風塵。

注釋一下:紫髯,所指的是孫權。而三國志‧吳書‧吳大帝(不要問我哪個段落,我是憑記憶打的),裴松之注提到:曹操說:生子當如孫仲謀,景昇之子,犬豚耳。鄭克臧有乃祖之風,自然勝過鄭經。故以孫權比擬之。
原文是開鎮成務,我顛倒為鎮開務成,出自台灣通史之連橫曰。
最後的結尾就有點自大,笑笑就好。惆悵人自指,惆悵事指陳兄的功績被遺忘。結句則反用投筆從戎的意思。
旅人 2007-08-15 16:41:53

近來諸事纏身,心情不佳,唯寫作為動力,此一誌也

多多寫詩文,抒發心情;多多放鬆、休息。
晚安。

版主回應
謝謝關懷~~
有空可來坐也~~~~~
2007-08-15 17:39:25
台灣紅 2007-08-14 16:43:27

最近又騷又墨哦~~~~怎啦?春天又到啦?

版主回應
沒有啊!!你幫我介紹喔~~ 2007-08-14 23:29:31
邊城浪子 2007-08-14 03:45:46

圖美文深

版主回應
謝謝讚美 2007-08-14 23:2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