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3-06 12:35:21carrie040

3/10 原貌文化林黎彩女士主講廖中山教授的一生

親愛的原貌之友:

週四讀書會特別邀請 林黎彩女士前來主講廖中山教授的一生,請大家踴躍參加。歡迎點閱 http://original.org.tw 參考原貌活動

 

<取自2007.10.31. 自由時報> 謝志偉: 最近幾天,馬鶴凌先生骨灰罈上所題的「化獨漸統,全面振興中國」等字眼在媒體上引起了相當的討論。我倒是想起同樣是隨著蔣家政權來台的外省老兵在臨終前猶喃喃著「再見...台灣再見」令人鼻酸的話語。與高級黨工馬鶴凌不同的是,老兵廖前輩病危時囑咐他太太的遺言是:「台灣成為國家以後,將他的骨灰撒在玉山上」。何以同樣是那個年代從中國來的外省人,一個臨死還要「中國」,一個至死卻還惦記著「台灣」?

 

 週四讀書會

活動名稱:老芊的故事

主講人 : 林黎彩女士

時間: 310日週四 晚上7:00~9:00

地點: 士林長老教會活動中心。(臺北市士林區中正路3359號,全家商店巷子。)

    

女士228受難家屬與老芋廖中山先生愛台灣史蹟,這段婚姻道出苦難的島國台灣大時代問題是意識問題大於族群問題。1992823日,廖中山教授與一群理念相同的所謂「外省人」成立了「『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這群落地生根的新台灣人,推開眷村的藩籬、走出「中華一統」的民族主義神話、粉碎「台獨是要把外省人趕下海」的惡意中傷,他們決心融入台灣社會,要與其他各族群互尊互重,凝聚成台灣命運共同體。廖教授說,「在台灣獨立建國的行列上,『外省人』不該缺席」。為宗旨,以建立海洋屬性的新興國家為終極目標。

 

週六戶外活動

活動名稱:大龍峒孔廟、保安宮

時間: 312 週六 上午9:00

集合地點台北哈密街61號、保安宮廟前廣場集口

    

大龍峒,原為平埔族凱達格蘭「巴琅泵社」的居住地,「巴琅泵」又名大浪泵,是據Pourompon的音譯而來。大浪泵後來稱為「大隆同」,又因文風鼎盛而又名為「大龍峒」。保安宮位於大龍峒哈密街上,主祀道教保生大帝,是大龍峒當地的信仰中心,更是國家二級古蹟台灣北部重要的廟宇之一,由於創廟者為來自中國的福建泉州同安移民從其原鄉白礁慈濟宮,乞求保生大帝分火來台,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之意,創建至今已有200餘年; 臺北市孔廟的創建,肇始於清光緒年間歷經日據時代民國等不同時期的拓展修建至今所見的臺北孔廟,可說是很典型的閩南式建築。

 

祝 健康平安

 原貌文化協會  2011/3/42

Tel : 02-2883-6419

e-mail : chance. co@msa.hine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