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13 22:39:25carrie040

另眼相看:現行科學教育的潛在副作用 (上) (下)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40265
 
更新時間:2010-05-06 22:18:35
記者∕作者:洪致翔
 

每當談及現今學校所實施的科學教育,尤其是在五四或愛因斯坦之類的科學家紀念日前後

談論此話題時,總會聽到「台灣能培養出大量優秀的科技業人才,但為什麼鮮少培育出能

在理論上發展出獨到創見的大科學家?」這類疑問。這個存在已久的現象當然無法以單一

原因充分解釋,但要在當前學校實施的科學教育現狀中尋到蛛絲馬跡,卻並不難。

放眼坊間可見的科學相關書籍,無論科學家傳記、科普書籍或雜誌,無不強調:科學思維

的培養以及理論發展、應用革新等,皆立基於對事物現象的觀察、對現象差異背後原因的

不斷探索求證,以及對探索結果的總結思辯。但當前國民教育採用的自然科教材,其編寫

思維卻恰與前述原則背道而馳——「由於(編輯者認為)某些科學原理是重要知識,因此

將其編入教材,由教師講述與各種課堂活動來證實理論的正確性,藉此將科學知識導入學

生腦中」。而對特殊現象的發掘、原因追溯與總結思辯等關鍵幾乎完全淪為「用來證實教

材正確性」的、時間不足時可以省略的工具性手段。

這樣的編寫思維除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前面的問題提供部分解釋,也給科學/科技發展

外的其他領域帶來了許多隱微的負面影響。

其一,此編寫方式影響了絕大部分教師,讓教師們「自然而然」地採用「由學生配合教師

(或教科書)設定之程序」的教學方式,藉教師的手否決學生對學習內容甚至教學方式的

決定權。更具體地說,即便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再怎麼多元活潑,最終還是得收束至教科

書的架構乃至教學進度之下。

其二,一旦這種「先假設教科書為正確,再找方法證實其正確性」的思維內化為學生的習

慣,則當學生之間發生衝突糾紛時,將使學生更難自力進行糾紛排解。無論對成人或兒童

而言,凡是企圖排解糾紛,就勢必要先放下情緒、重述歷史過程、還原雙方動機原貌、對

照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之間的差異、甚至釐清隱於雙方動機背後的價值預設。以此為基礎

,才可能促成雙方互相同理、自我省察。而透過此種方法排解糾紛,正和「不斷透過現象

追溯原因」的科學方法異曲同工;換言之,若是科學思維的萌芽發展被現行教學模式延緩

、削弱,學生理性處事的能力亦會隨之受限。由此觀之,當我們發現某些人會在遭遇衝突

糾紛時「先將自我設為正確一方,再設計說詞證實自己是對的」,也就不需要太過驚訝或

感嘆人心不古了。

更新時間:2010-05-13 21:38:38
 
記者∕作者:洪致翔  

此外,這套採行了數十年、未曾因一綱多本政策而有所動搖的教材編寫思維乃至於教學模式

,同時也在台灣社會各方面——尤其是公共事務的討論決策方面——釀成了無數明顯反科學

、反理性之現象,近來頻頻引發爭議、北縣府堅持的「活化課程提前全面實施」政策即為一

例。

北縣府所持的主要理由除了「英語能力很重要」外,還包括「師生家長皆對試辦教學反應良

好、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亦獲提昇」。然而,作為一種現象,北縣府所謂的「試辦教學成果

」其可能因素有千百種:包括試辦教學之教案內容、教師授課形式、學生家庭背景的差異、

學生過去受教育經驗的差異……等。這些無不是影響「試辦成果」的變因、無不與學生學習

效果有著不可否認的密切關係;按照政策制訂的理想程序,這些因素全都必須納入考慮、設

法實證。

但在北縣府針對「活化課程提前實施」的一切公開言論與活動中,我們卻未曾見到北縣府試

圖分析、論證其「試辦成果」與「增加授課時數」之間的邏輯聯繫,反在兩者之間預設了不

證自明的因果關係。導致該政策淪為毫無民主討論空間的專斷決定。而此一大開民主倒車的

結果,某種程度上正來自於相關單位未曾運用科學思維進行決策考量、異議團體亦未試圖據

此要求縣府提出科學論據。

而若放眼全台,除北縣「活化課程」一案外,在陸生來台、簽訂ECFA、廢除死刑乃至於藍

綠統獨等爭議中,也處處反映出缺乏科學態度便難以形成民主討論,更反映出即使是曾接受

「良好高等教育」的社群,亦未必普遍具備能作為民主基礎的科學思維與態度。職是,若希

冀台灣人民民主素養持續提昇,勢必需要對現行「科學教育」發動從教材到教學方式的變革

運動。

這場變革的首要目標,就是設法讓師生家長共同從「只求證成並背誦既有科學知識」的現狀

跳脫出來,重拾對科學思維的培養。但這並非意味必須主張放棄學習一切現存的科學知識,

而是改變看待既有科學知識的視角。例如在現行小學自然科教材中,對毛細現象的教學,即

僅止於向學生證實「液體會沿固體中的細縫移動」、「細縫越小則毛細現象越明顯」並要求

記憶。然而可將課堂討論重點轉向「產生毛細現象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證實該原因?如何否

證其他原因?」等問題,並鼓勵學生據此設計實驗、進行變因控制。若循此模式,不僅學生

最終仍能獲得相同的科學知識,更因此時的科學知識已是「學習並應用科學思維」所獲致的

成果,其學習效果恐怕更勝現行模式。(文教工作者)

 
carrie040 2010-05-13 22:40:28

推薦另書
黃武雄 學校在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