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相看:現行科學教育的潛在副作用 (上) (下)
http://www.lihpao.com/news/in_p1.php?art_id=40265 | |||||||||||
更新時間:2010-05-06 22:18:35 記者∕作者:洪致翔 | |||||||||||
每當談及現今學校所實施的科學教育,尤其是在五四或愛因斯坦之類的科學家紀念日前後 談論此話題時,總會聽到「台灣能培養出大量優秀的科技業人才,但為什麼鮮少培育出能 在理論上發展出獨到創見的大科學家?」這類疑問。這個存在已久的現象當然無法以單一 原因充分解釋,但要在當前學校實施的科學教育現狀中尋到蛛絲馬跡,卻並不難。 的培養以及理論發展、應用革新等,皆立基於對事物現象的觀察、對現象差異背後原因的 不斷探索求證,以及對探索結果的總結思辯。但當前國民教育採用的自然科教材,其編寫 思維卻恰與前述原則背道而馳——「由於(編輯者認為)某些科學原理是重要知識,因此 將其編入教材,由教師講述與各種課堂活動來證實理論的正確性,藉此將科學知識導入學 生腦中」。而對特殊現象的發掘、原因追溯與總結思辯等關鍵幾乎完全淪為「用來證實教 材正確性」的、時間不足時可以省略的工具性手段。 外的其他領域帶來了許多隱微的負面影響。 (或教科書)設定之程序」的教學方式,藉教師的手否決學生對學習內容甚至教學方式的 決定權。更具體地說,即便師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再怎麼多元活潑,最終還是得收束至教科 書的架構乃至教學進度之下。 慣,則當學生之間發生衝突糾紛時,將使學生更難自力進行糾紛排解。無論對成人或兒童 而言,凡是企圖排解糾紛,就勢必要先放下情緒、重述歷史過程、還原雙方動機原貌、對 照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之間的差異、甚至釐清隱於雙方動機背後的價值預設。以此為基礎 ,才可能促成雙方互相同理、自我省察。而透過此種方法排解糾紛,正和「不斷透過現象 追溯原因」的科學方法異曲同工;換言之,若是科學思維的萌芽發展被現行教學模式延緩 、削弱,學生理性處事的能力亦會隨之受限。由此觀之,當我們發現某些人會在遭遇衝突 糾紛時「先將自我設為正確一方,再設計說詞證實自己是對的」,也就不需要太過驚訝或 感嘆人心不古了。
|
上一篇:教育論壇:516為何而走
下一篇:夏鑄九:台大,日本的南國想像
推薦另書
黃武雄 學校在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