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0-26 23:52:10Rachel

關於設計的一些想法 之二


歐洲有歐洲的悲哀,他們設計師過剩,很多實力非常好的設計師找不到工作。因為他們的產業外移了。亞洲剛好是相反的局面,很多製造商可是卻沒有好的設計師。雖然說現在是全球化時代,很多品牌都是歐洲設計亞洲製造,可是那僅限於有能力這樣做的大型跨國公司。在歐洲待久了,預設每個人多少都會講一點英文,可是每次回頭想亞洲和歐美的語言隔閡,往往驚覺其實真的不是普通的深。在目前台灣設計教育不夠好的階段下,台灣要以最短時間有好的品牌,大可以直接找歐洲設計師(要找對的設計師),那也可以同樣稱為台灣品牌。歐洲設計師不如台灣廠商想像中的貴,如果不要執著於找明星設計師。應該給歐洲年輕設計師機會,提供環境讓他們從學校畢業後有舞台和設備繼續研究。日本有在做這樣的事,很多歐洲年輕設計師是被日本廠商相中,展露頭角紅回歐洲。雖然日本的語言程度也不是很好,但是在設計公司裡面多半有一些留過學,這些人可以和歐洲設計師溝通;而在台灣只有某些大型的工業產品公司有這樣的人材在裡面。台灣整體環境不夠國際化,如果一個公司裡面攙雜著他國設計師,對台灣設計師也會是很多的刺激和交流。順道一提,看看雜誌,台灣和大陸多半是在報導已經紅到臭頭的設計師,而不是真正以產品的角度來選擇。永遠不會有新秀是被台灣的媒體發掘出來的。喔說到這….…其實大陸設計雜誌做得比台灣好多了。市場大,能投入的經費也多,很多是一手報導。但是也還沒成熟,細看內容,有時候講不深入,講不出重點。(扯太遠)

要有深入概念的設計,嗯這是做設計中最困難的。其實連在歐洲都不能常見。但是他們的美感底子都不會荒腔走板。就算沒有新意至少都是美的。日本也很成熟了。台灣學生美感的基本功還沒打好。一窩蜂的設計其實不足為奇,在歐洲也會有這種現象,只是他們的表現手法比較好。就像每個時代有它的風潮。但是”概念”究竟是什麼也很抽象,尤其對家具這一部分來講很難有新的概念。很多成功的家具是對材質有新的研發,和結構造型上有突破。有的是加入幽默感或是給使用者另一種emotional的connetion,或是有一些philosophy在裡面。這些東西常常都不實用但是在概念上是成功的。這方面的概念設計,我們台灣市場上很少看見這樣的產品是可以理解的。歐洲人在擁有很多美好的產品之後會開始想要玩新花樣,但是我們台灣的家具是連基本款都缺。台北有Ikea, Muji,和歐洲名牌家具代理,但選擇不多。台南至少有生活工場和優美家具,但是很多像彰化這樣的小地方,只能到五金賣場買很醜的鐵椅和塑膠椅。(兩年前我出國前是這樣)。要品牌快速竄紅不難,像橙果,但是要做出符合市場需要和價位,又有質感的東西才能持續下去。

家居產品設計難就難在,因為沒牽涉什麼先進技術,功能又已經成熟,所以靠絕對美感來取勝。所以家具有時候會被視為藝術品。

每次你的留言或文章都引發我想要嘮叨的慾望。


tsuyan 2007-05-16 17:36:46

好久不見阿!
你應該看不到這篇,也許過幾年你會看到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