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11 00:25:06Yi-Chung

比賽之後─給家長的一封信

親愛的家長

其實,小孩比賽最重要的是上台的經驗,成績是一個必然的附加價值,小孩如果得名,我當然會高興,沒得名,我卻一點也不會難過或生氣,甚至失望。我在乎的是在這準備過程中的進展,他們的變化才是我們最應當關心的。至於成績,與之相比,真是太微不足道。

也許,您的小孩從小就很優秀,對於許多科目都能得心應手,大家眼中的資優生,功課也時常前幾名,而學校的課業拼一拼是可以這樣期許或維持的,但只有一樣東西不行,就是藝術。
音樂就跟人性一樣,或者說,跟生命一樣,我們希望他這樣發生,我們也想這樣發生,我們想彈得跟自己喜愛的音樂家一樣好,也想知道他們怎麼彈好,但我們無法光靠意志力或我們認為的努力就可以輕易達到,為什麼?或許多數人會告訴你這是天資的問題,但如果只有天資那事情也就太簡單了。因為,這東西是一輩子的研究與累積啊,也是逐步形成的一個自然的演進啊!我們無法強迫小樹長成大樹,同樣的,大樹也無法再回歸成小樹,成長與瞭解就是這樣慢慢茁壯,或者受傷的過程。

成績是一個現象,他讓我們知道,在"當刻",小孩沒有得到多一點的認同,但又如何呢?評審否定你,他們有各自的審美與理由,但自己千萬不要否定自己啊!因為,最終,音樂這條路,能夠幫自己的也只有自己啊,別人不給你機會,自己闖出來吧!你必須時時呼喚自己,查核自己,其他人只能是個輔助的角色。我們也許可以失望,難過,但不要看輕自己,更不能因為結果就否定中間所有的努力與付出,這次不夠好,下次更好就好了,下次不能更好?下下次我們再加油。如果自己喜歡,就這樣繼續努力下去,享受其中的樂趣與難處,總會有一次,自己會告訴自己說,我做到了!而且,不是藉由成績或比賽,而是「自然地成為其中」的喜悅感受。

如果學生參加比賽,我最關心的通常不是成績,而是,小孩自己感覺好嗎?他在台上開心嗎?他在彈琴的時候想到甚麼?他會不會緊張?他有沒有想特別彈給誰聽?他覺得自己哪一段彈得特別好?他比較不滿意自己哪裡?有甚麼練習方式可以改進?他想繼續練甚麼樣的作品?

下次還想上台嗎?

而這些,都是我演奏完問自己的問題。
也許是的,他們可以練更多,更努力,但這需要親身的瞭解後才行動,不要強迫,也不要樹立一個範本,別人都練幾小時你們應該練幾小時,每個人的情況與條件不一樣,應當對自身的感受的警覺與敏感,並保持彈性,弔詭的是,當我們彈性與清明,才會有維持紀律的可能,否則都只是在硬撐,久了,就成為負擔了。
可以一次多練一點,一次多增加一點,並維持規律地練琴的品質。

作家貝克特(Samuel Beckett)有一句話我覺得很棒:”Fail again.Fail better. ”再跌倒一次,跌倒地更好, 再失敗一次,失敗地更好!
這是真實的,毫無疑問,我們都喜歡贏!但是,在人生當中,大多是失敗的經驗比成功多,我們反而應藉此機會自我觀照,並在失敗裡平心靜氣,在失敗裡沉澱自我,在失敗裡凝視眼前風景,在失敗裡微笑。

然後,再一次的,生活會繼續下去。
最後,對於比賽這件事,我們能做的就是關心與陪伴,這全都是成長的過程,而成長,好比一棵果樹,需要時間來成熟。
當他們沒有贏得比賽,請記住,他們並沒有辜負誰,他們只是做完了一件事,是該休息一下,喘一口氣的時候了。

休息夠了,會再重新開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