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金馬影展筆記
今年的金馬影展片量真的是歷年來最豐富,不知道是執行長換成聞天祥後,決定將影展擴大舉辦,還是真的邀到太多片,只好把時間延長為三週,不論如何,對影迷們都是最好的犒賞,在小手冊的最後一頁,甚至預告明天4月還會來個part 2,真的是令人意外又驚喜。今年片量雖多,除了開閉幕片一定會賣光外,卻沒有任何一部片是會讓人覺得一定要搶票、不然絕對搶不到的強片,即使如此,在首日劃票時我和朋友們還是排了三四個小時。因為沒時間長篇大論,以下就先做個看過影片的短評。
警察形容詞 (Police, Adjective, Corneliu Porumboiu, Romania, 2009)
兩年前羅馬尼亞電影在國際影壇上大為風光時,金馬影展就選映了波蘭波宇三年前在坎城榮獲金攝影機獎的處男作「1208全民開講」,對於羅馬尼亞的革命歷史有很諷刺的描述,也讓人看見小人物倔強但可愛的一面。這回雖然有同樣諷刺的手法,大量跟拍的片段實在令人昏昏欲睡,尤其是觀看時睡眠不足的我更是頻頻打盹,我相信本片主題絕對是有趣,並深具社會影射意義,但波蘭波宇似乎模仿法國前輩們模仿得有點過頭了。
嗑到荼靡 (Enter the Void, Gaspar Noé, France, 2009)
事實上我有點意外本片是這屆搶票的熱門片,因為諾埃的前作「不可逆轉」既沒有真的在台灣播映過(好像連影展都沒有),也不是一部討喜的作品,只不過莫名其妙被冠上「影史十大禁片」的頭銜,但或許是因為這個聳動的號召力,才造成大家的好奇。本片的執行真的是令人嘆為觀止,諾埃真的是一個很會營造畫面的人,整部片很像是他已經在腦海裡跑過一遍而拍出來的,而關於生死與來世的主題也非常地大膽但深刻,散場時多數觀眾對於本片極端和過長型式的抱怨,早是我料到的。
2009月球漫遊 (Moon, Duncan Jones, UK, 2009)
本片很容易讓人覺得是向「2001太空漫遊」的致敬之作,片中的許多設定都和「2001」很像,但其實看過後才發現,本片還有很濃厚的「飛向太空」的影子,但導演鄧肯瓊斯的野心其實也沒這麼大,他藉這部處男作,向自己深愛的科幻類型電影先鞠個躬,本片輕鬆幽默的一面還是有它的獨特之處,柏林影帝山姆洛克威爾在本片中一人分飾兩角(或說是同一角)的精湛演技,可說是他從影以來的最佳表現,在特刊上看到瓊斯已經在籌備本片的續集,希望不是因為本片受歡迎而動起的商業鬼腦筋。
女煞葛洛莉 (Gloria, John Cassavetes, US, 1980)
派翠克,一歲半 (Patrick, Age 1.5, Ella Lemhagen, Sweden,2008)
聖杯傳奇 (Monty Python and the Holy Grail, Terry Gilliam, Terry Jones, UK, 1975)
海灘的那一天 (About Elly, Asghar Farhadi, Iran, 2009)
中文片名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楊德昌的經典名作「海灘的一天」,故事同樣是以女性為出發點,但沒看過楊導名作的我,只能就本片作評論。就像簡介上寫的,這部伊朗片難得以中產階級為描述對象,旅居德國的男子被好友撮合孩子的幼稚園老師,本是一家人開心的週末假期,卻被因孩子墜海被救起後,幼稚園老師可能罹難的疑雲籠罩,頓時成為一部描寫集體恐懼的心理劇,這點可視為向佛列茲朗「M」的致敬,精采懸疑程度亦不遜於另一部同類經典「12怒漢」。片中很多小設定和抽絲剝繭的過程,都顯示了伊朗女性不管身處哪一個階級,仍受制於家庭和社會制度而缺乏自主權,本片以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件為出發點,但故事發展中的深度和強度,就和事件將對每個人造成的深遠影響一樣,在看完後仍繚繞不絕。
巴黎日和 (35 Shots of Rum, Claire Denis, France, 2009)
兩個月前,美國權威評論積分網站Metacritic上,出現這部分數高達96的電影,這是今年繼「危機倒數」的94分後,分數極高的另一個罕例,這部外傳是法國女性名導克萊兒丹尼斯向小津安二郎致敬的新作,我看過後也是深深為之吸引,也是這次影展除了太經典的「聖杯傳奇」外,唯一在票選單上選了滿分5分的電影。侯孝賢在2004年的「珈琲時光」就已臨摹過小津的神韻,丹尼斯更是把那份詩意營造地既精準又醉人,有人說以故事看來,本片是小津的早期作品「晚春」的重拍版,若是如此,他若在世絕不會失望於丹尼斯移植到西方,並加入種族隱喻的新版,片中也用了米當作對東方的呼應,尤其是那兩座電鍋,非常聰明地透露了多重的象徵意義,不亞於35杯藍姆酒的甜蜜與惆悵。
心靈戰火 (Life During Wartime, Todd Solondz, US, 2009)
本片是陶德索朗茲在以「愛我,就讓我快樂」贏得坎城影展費比西獎後,事隔11年推出的續篇,角色全然不同,但一樣是在挖掘人性詭異卻共通的常態。和上篇一樣,主軸仍是三個姊妹,各自因不同的個性,而面對不同的人生際遇,但她們和所有人一樣,都在尋找原諒的極限和價值。索朗茲以他一貫滑稽怪誕的手法,尖銳地去呈現這個非常黑暗的故事,其中卻又透露出幾線曙光,同時藉由這個故事,隱喻美國不同階級和種族試圖和好的尷尬局面,自遠古累積而來的仇恨,和家庭中的希臘式悲劇一樣強烈,也在笑鬧之餘,讓人感到無比的心酸。本片雖是美國故事,卻請了席亞蘭辛茲、雪莉韓德森和夏綠蒂藍普林等英國硬底演員來助陣,讓本片在演技層次上更加豐富。
米歇爾龔特利小時候 (The Thorn in the Heart, Michel Gondry, France, 2009)
中文片名可說是個故意誤導,本片明明就是龔特利紀錄他姑姑蘇謝回憶遊歷法國教學的往事,只有幾張他小時候的照片硬扯上關係,這次金馬影展竟然也開始學片商用名字號召誤導觀眾,事實上,只要簡介上有龔特利的名字,慕名的人還是會注意得到吧。米歇爾的紀錄片,和他的劇情片一樣充滿趣味和詩意,透過老舊的自拍片段和姑姑本人的記述,拼湊出一幅令人感同身受的家庭風情畫,就像每個人一樣,和自己衝突最深的人,往往就是最親近的人,每當蘇謝提起兒子尚伊,令她又憐惜又無奈,在我們的生命中,父母或兄弟姊妹,也都會勾起我們難以割捨卻不願面對的矛盾情結,米歇爾分享他家庭中私密的這一面,也顯露出他身為一位創作者的真誠。
受害者 (Victim, Basil Dearden, UK, 1961)
這部號稱第一次有"homosexual”這個字出現其中的影片,不是出自號稱自由民主的美國,而是出自被認為拘謹保守的英國。在那個同性戀行為仍為非法的時代,本片在當時代表的社會意義相當深遠,片中人物被恐嚇勒索的情節不但有可能真實發生,也讓人更重視法律在不尊重平等權下,對弱勢族群間接造成的迫害,躲在暗櫃裡的律師主角是一個諷刺,也是一個象徵,顯示性取向無法受到階級的拘束,而罪惡感和自我意識,也讓主角不顧失去大好前途的風險,決心找出幕後主使人。本片其中一名編劇為女性,突顯這項議題不限於小族群被受到的廣泛重視,同時也讓片中的女性角色充分的被刻劃,而不致淪為身為謊言受害者的刻板印象,故事緊湊富張力,又不失該有的客觀。
下一篇:阿凡達 Avat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