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1-30 13:51:35喬治鎊

李安的電影課

西元2006年1月20日,是李安作品「斷背山」在台灣的上映日,我也有榮幸地在這一天參加了由PChome新聞台所主辦的「詹宏志vs.李安聊天會」,終於親眼目睹我最欣賞的導演之一李安,並聆聽他分享15年來拍攝電影的寶貴心得。能參加這個活動完全是偶然,隨意在網路上瀏覽自己最期待電影「斷背山」的相關訊息,意外發現這個極為吸引我的活動,更讓我發現可以藉由申請自己的新聞台,分享我對電影的拙見。

我承認李安的電影並非每部都進戲院支持,記得「推手」在我10歲剛推出時,我就已經開始頻繁地進戲院看電影,我哥說這部片很値得去看,但即使它有金馬獎加持,我仍意興闌珊(汗…),直到錄影帶推出,我才透過次等媒體體驗到這部佳作。1993年初,「喜宴」獲得柏林影展金熊獎,我爸便迫不及待在第一天帶我去看,當時也並無太深刻感覺(畢竟才11歲),只覺得是一部流暢好看的電影。1994年夏天,看到「飲食男女」參加坎城導演雙週的新聞時,我就非常期待它的上映,這部片也成為李安「父親三部曲」中我最喜愛的一部。

至於1995年再奪金熊的「理性與感性」就更不用說了,從開拍消息之初期待了大半年,不但不負眾望,反而更上層樓。李安在聊天會上提到拍攝「理性與感性」的一些趣事,例如他在空檔時不敢以自己的「破英文」與「英文極佳」的莎劇演員交談,而以一個外國人身分拍攝改編自英國史上最偉大作者之一珍奧斯汀的故事,更是令人難以想像,在此李安透露他曾在英國進修戲劇,因而使他能將本片拍攝得如此細膩也顯得較為合理了,他也提出以一個外國人的客觀眼光和仔細研究,反而能修正英國人對那個時期歷史的一些錯誤概念,這也是為何艾瑪湯普遜願意把自己的寶貝交到他手中之故吧。

1997年的「冰風暴」之後,李安才真正將拍攝電影作為一個拋磚引玉的工作,他忠實地反應每個題材,再由觀眾去體會當中的感受,或聯想到自己的相同經驗而深受感動,就像李安說的,當「冰風暴」在故事發生地康乃迪克州的New Canaan試映時,很多人看完後還哭了好幾天,本片在當年原本呼聲極高的坎城影展僅拿下劇本獎實在美中不足。1999年的「與魔鬼共騎」更是遺憾,在毫無廣告、也未參加任何影展的情況下草草上檔,可惜了李安對南北戰爭這個美國重要歷史時期的探討,事實上本片的成績甚至超越許多美國人自己拍攝相同題材的影片,即使在2000年台灣也有片商引進,不僅票房慘不忍睹,也未見許多慷慨的好評。

同年,李安因重回華語電影的「臥虎藏龍」,就像坐雲霄飛車般,突然又衝到了最頂點,不但台灣票房創華語電影新高,在美國和世界各地上映後更是迴響熱烈,最後在入圍第三次後終於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的殊榮,即使很多人對本片的「國籍」有爭議,當時本片代表的正是台灣,我也一直把它當台灣片看待,只可惜好不容易入圍最佳導演且呼聲最高,卻在最後一刻敗給影藝學院拋不開的種族成見。

2003年的「綠巨人浩克」未演先轟動,很多人都對李安選擇這個題材大感意外,真正看過後,才知道故事中還是有他一直在探討的親子、尤其是父子衝突,而以一部漫畫改編的娛樂片而言,本片或許不如片商、觀眾和廣大漫畫迷的期待,但能真正從一個原本容易淪為空殼的題材中挖掘深度,並維持相當的娛樂性,其實需要相當大的膽識,這點李安也做到了。

為何他能成功游走在這麼多元的題材之間?李安說台灣特殊的文化,造就台灣人對於其他文化的高度融入能力,在提及兼具包容性和衝突性等的台灣文化後,而他也以「不忼不卑」來總結形容他對決定拍攝題材的堅持。他認為求學過程中,基本電影規則的啟發讓他打下一個很好的底子,他的其中一位老師說:「電影是快的,人生是慢的。」,清楚說明電影和人生給人的感受可以有天壤之別,且電影的畫面可藉由導演的選擇而呈現給觀眾。

「斷背山」編劇之一Larry McMurtry說:「故事不需要結構,而劇本反之。」,因此才需要另一位編劇Diana Ossana來建構McMurtry的原始劇本,事實證明這種配合的確能造就岀一部偉大的作品,當然最大功臣莫過於原著作者安妮普露,沒有她就沒有這一切,還有用心傳達故事內涵的李安。

沒有電影明星,只有觀眾自我的心理投射,這是李安對於演員的看法,因此他也不喜歡啟用超級巨星以獲得票房保證,認為演員只要演好自己的角色,至於感受角色是觀眾的事,的確從希斯萊傑、傑克吉倫霍等人的演出便可清楚的看到這點,但有趣的是,一些被李安起用過的小演員,如凱特溫絲蕾、托比麥奎爾、章子怡和艾瑞克巴納,如今都成了獨當一面的大明星。

有人問起對李安影響最大的電影是哪部,他說沒有,但柏格曼的「處女之泉」讓他繞樑三日,而在看完勒路許的「男歡女愛」後內心滿溢的浪漫感,也成為他當時能想到看過最浪漫的電影,光是這樣就會使很多尚未拜見過這兩部大作的人趨之若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