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5-17 00:31:46Mondo

[閱讀]愛在暴力公園

黑夜之後,一定是白天嗎?
在失眠的夜晚
有時候我會覺得白天像是在另一個遙遠的星球
是無論如何都到不了的地方



這時,如果是你會怎麼辦?我知道我會默默等著,等著不知道會不會出現的白天來臨。還好,白天總是會到。

不過有一些人,似乎會不停地向前奔跑,即使不過是早幾分鐘見到清晨的第一道曙光,都可以用盡全力朝東方奔跑,朝他們覺得太陽最可能升起的方向直奔而去,哈利.哈洛大概就是這麼樣的一個人吧!

幾乎所有的心理學教科書都會提到鐵絲媽媽和布媽媽的研究,這也許在哈洛的意料之內,但關於哈洛對於愛的本質的研究,還有他的貢獻,留下的痕跡,卻不如他的想像。而即使不知道被布媽媽養大的猴子,最後可能有一些發展不健全的症狀,大部分的人應該也不至於認為只有材質就夠了,或是只有愛就夠了。只是這種理所當然,並不是一開始就是這樣。也許在天光之下,我們很容易就覺得日昇月落都是理所當然的事,就像我們覺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是理所當然的一樣。在科學裡,理所當然都要經過精密的設計,嚴格的操弄,重複的驗證,然後才被接受或否定。而就像原本理所當然地球並不是圓的,在某一個時代,人們並不覺得愛是重要的、接觸是重要的,他們覺得在無菌室養大的孩子才會是健康的,現在看來荒謬的事,曾經,理所當然。現在理所當然的事,將來呢?

將場景拉回那個年代,我似乎看到的一些令人嚮往的景象,研究者從蓋實驗室、想辦法尋找、培養實驗對象開始,有時候遇到的限制與困境,可能就是研究的轉機,也許越多的限制,正好提供了更明確的方向。設法用主流研究的語言來呈現非主流的研究結果,爲了一個堅信的理念,嘗試各種方式,也漸漸看到努力的成果。將研究放回當時的場景,比單純的研究結果讓人得到更多的領悟,畢竟是關於人的研究,終究結果還是要回到人的身上。當時做研究的人好像總是喝很多的酒,談論很多的研究與理想,那現在呢?看到這裡,我總是不免想起往昔那昏暗的長廊,堆滿實驗器材的隔音室,一時興起的馬拉松式爭辯,因為失誤而得到的頓悟,桌上沒有喝完的那半瓶酒,一句理所當然的問候,ICQ上的一朵小花,不知不覺就聽到了清晨的鳥鳴,天濛濛的亮了……

我現在有一點明白,也許問題並不在於年代,而是我始終是一個在黑暗中只會等待的人,從不確定太陽會從哪個方向升起。我害怕我用盡全力奔跑,結果卻陷入更深的黑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