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12-26 16:44:30布魯斯

憲法學會公法新課題研討會偶語



中華民國憲法學會昨天(12/25)在司法院舉辦了一場「公法新課題」的研討會。同時也舉辦了憲法學會的理事會以及會員大會。在寒冷耶誕節,還有上百名觀眾來一塊兒慶祝「行憲紀念日」,真是讓人興奮。雖然沒能堅持到底(有家要顧,所以4:00pm先離開,很可惜沒聽到秦雯、博硯,還有范文清那一場),但也有一些零碎的想法。既然現在「偶語」已經不會「棄市」,那就抒發一些吉光片羽的想法。




憲法學會「公法新課題」學術研討會偶語

 

中華民國憲法學會昨天(12/25)在司法院舉辦了一場「公法新課題」的研討會。同時也舉辦了憲法學會的理事會以及會員大會。在寒冷耶誕節,還有上百名觀眾來一塊兒慶祝「行憲紀念日」,真是讓人興奮。雖然沒能堅持到底(有家要顧,所以4:00pm先離開,很可惜沒聽到秦雯、博硯,還有范文清那一場),但也有一些零碎的想法。既然現在「偶語」已經不會「棄市」,那就抒發一些吉光片羽的想法。

 

憲法學會與憲政時代的曙光

第一個讓人興奮的原因,是「憲法學」、「憲法學會」,還有「憲政時代」似乎又活起來了。

「中國憲法學會」所出版的「憲政時代」,是當年我還在讀書時,非常重要的一份學術期刊。當今鑽研公法的人,大概都是讀憲政時代長大的。

然而「中國憲法學會」這幾年活得很辛苦。它原本是在司法院內自己運作,歷屆大法官就是當然會員。但前幾年因應立法院的要求,把它從司法院剝離出來。這個原本體質不健全(或說根本沒有體質)的學會就茫茫然不知所措。歷經改名(改為「中華民國憲法學會」),修改章程(把會員資格定義調整過讓千千萬萬年沒來開會的「會員」能暫時停權),每年開大會與理事會都還是非常勉強。即使研討會也要想盡方法拗人來,或者夾帶其他活動(如:辯論賽,找馬總統致詞)。

眼看著「台灣行政法學會」高朋滿座,活動不斷,真是令人眼紅(雖然,據說我也是行政法學會的理事之一唉,覺得挺丟臉的)。「憲法學會」卻囿於先天體質,一直靠著熱心積極的李念祖老師在經濟、人力、活力上撐著找出路我會被抓來當「編輯組主任」也是他拗的。真是不平呀。一個民主憲政國家,唯一一個「憲法學會」活得這麼苦,這很丟臉耶。

因此,今年能看到研討會在司法院大禮堂風風光光地舉辦,有這麼多觀眾參與雖然,當然有「動員」學生,但報名人數已經超過座位,且現場氣氛其實相當熱烈,大家都看得出來早上的理事會也高朋滿座,真覺得努力有成(主要是李念祖老師的努力,真的,他真是一個有理想而且永不放棄的人。果然成功的人是有「本質條件」的)!憲法中興有望!

而「憲政時代」也即將「活起來」了。這幾年來,在TSSCI與「有稿酬刊物」的夾擊下,憲政時代的稿源一直很不穩定。做為國內唯一的憲法學術期刊,卻一直無法受到重視,我們也很傷腦筋。

現在,在劉定基教授與其他(努力辦研討會的)成員的努力下,今年終於完全追上進度,不再拖刊。明年度將會把印刷排版行銷,委託元照來處理。公法中心的研究生們,以後就專心在編輯事項上即可。而且元照會催出版時程,會花心思在行銷推廣。這個期刊忽然有了「現代化」的希望!

我期待著在一、兩年,憲法學會與憲政時代,能成為推動台灣的憲法學習研究,最重要的火車頭!尤其看到李念祖秘書長的活力,還有今天報告幾位學妹學弟的表現,我相信”We can makeit!”




精彩又熱血的報告及討論

這次的研討會主題其實很難裝在同一個盒子,但「公法新課題」居然也點起一些火花!

法律學界的學術研討會喔,大多很悶。報告的題目繁瑣無趣,報告人的口才催眠全場,對話及討論則行禮如儀。除非研討會的主題與重大時事密切相關(如:中科三期、核四停建),要不然很難「真正」吸引人。許多參加研討會的,拿完資料大概就想走了。

自己這些年來也身經百戰。感覺上,一場整天的研討會,能夠有一篇論文(不是「一場次」)能掀起熱戰,就不錯了。沒有熱情,可能也是台灣法律學者的普遍德行吧。

其實憲法領域應該好一些。比起民法、行政法、刑法,憲法更需要廣角視野及價值判斷。早期剛剛解嚴,我還是大學生(或碩士生)的時候,整天跑研討會,覺得比看電影還精彩。當年討論的議題,雖然今日看來卑之無甚高論國會全面改選啦,台獨言論是否受憲法保障啦……但在當時,這些東西是「新」的,大家也在摸索如何把這些歐美「先進民主國家」的東西搬來台灣。你可以感覺到許宗力、林子儀、李念祖、蘇永欽、湯德宗那一輩的憲法學人的「心」及「腦都」是「燒燙燙」的。研討會或座談會的上下討論都很熱烈。

不過,隨著形式民主的建構完成,台灣的憲政制度大致走上軌道。憲法研究漸漸也有點兒走向瑣細,在既有架構裡面自己玩遊戲。雖然是愈來愈「細緻」,卻找不到什麼「新意」。除非是非常核心的圈內人,要不然研討會的題目都不太容易吸引人。當年曾經轟轟烈烈的學者,如今多半有一官半職,頂多擔任研討會的「主持人」。

總之,有一段時間,學術研討會不再那麼有意思雖然場次愈來愈多(不過出席費與稿費還是沒變)。研討會裡,上面是來上班的,下面是來吃便當兼計公務員進修點數的。

這次的報告人、題目,及論文內容,加上討論,卻讓憲法研討會出現好久不見的「火花」。有著許多讓人眼睛一亮話語。做為台下的觀眾以及與談人,我必需用很大的克制力才能讓自己不至於站起來插嘴。

而現場的觀眾,不管當初是為什麼動機來的,我也看得出,睡覺得少了些,眼睛睜大的多了些,表情隨著口頭報告而轉變的也很多。這是很有趣的啊。

上午由曉薇、定基,與銘輝報告的場次,其實是我最有興趣的。可惜與談人被超駿搶走了。



曉薇「看見憲法中的身體:從禁止懷孕婦女吸菸規定之合憲性談起」,其實在論述「女性在憲法中的圖像」。這種思維與切入方式,在一向把人抽象化、原子化的法律論述裡,是很陌生,但很新鮮,也很重要我最討厭那種「普世」而去脈絡化的論述方式了。所以愈來愈受不了(抽象的)「人性尊嚴」。近年來其實受女性主義法學訓練回國的法學者愈來愈多,但主攻憲法而能與憲法學界對話(尤其是近年來「夾槓」愈來愈多)的還很少。曉薇開啟了新的一扇門,應該讓大家都眼睛一亮。




定基與銘輝都講言論自由。定基的題目(被遺忘的言論自由:論網咖相關管理措施的合憲性)比較小,但點出「網咖管理」也是言論自由的議題。至少揭露出一個新視野。而銘輝的題目(言論自由司法審查體系之檢討:「雙軌理論」的反思)非常刺激,也是我一直想做的主題。




誠如超駿所指出,銘輝論文中真正在批判雙軌理論的部分,似乎嫌少了一點。而且在我看來,有點兒太集中在雙軌理論的doctrinallyunworkable,而少了真正挑戰這套規則(內容管制要嚴格審查,推定違憲;內容中立的管制則大致OK)背後預設理論、歷史基礎的批判。以銘輝觀察之敏銳,表達之流暢,相信日後就這個議題還可以再寫個二萬字、五萬字、十萬字!



我也一直想要挑戰很多「通說」的doctrines。不過保險的作法,是先挑個別議題,由小看大揭露出體系的矛盾或無用,然後慢慢累積。例如我以前寫「競選經費館制」,後來寫「仇恨言論」,就是「借題發揮」。這點黃昭元老師當然在中研院歐美所評論我的論文時說得最好他說我根本是「意在沛公」!我這個「項莊」成天「舞劍」,也就是在找機會一點一點去戳那個傳統理論體系的沛公啊。體系的僵固,那兒是一刀砍得倒的?

主持人陳新民大法官也打蛇隨棍上,說美國這套體系真的太複雜云云。是啦,不過德國那什麼「客觀價值秩序」、「第三人效力」、「保護義務」、「基本權衝突」,難道不複雜繁瑣無意義嗎?在我看來,不是哪一國的問題,是跳脫脈絡後都會出問題:美國對言論自由的高度保護,如今被種族主義者拿來支持仇恨言論,被政商勾結者用來支持金權政治,與當年保障南方民權運動者,保護異議份子,保障反越戰遊行的初衷,相差何止千里?這,才是它的問題!在什麼美國德國之間糾纏的話,器小哉。

下午我擔任與談人,評論陳仲嶙、張永健、張惠東的論文。他們三位主要是行政法的論文。而我的評論主要集中在「司法」審查「委員會」,到底適不適合得先瞧瞧「委員會」夠不夠格享有「尊重」;司法自己有沒有能力審查。而不是天經地義地把「司法」視為理所當然,如審判日的上帝一般能決定一切。同時,「專家委員會」大部分不配尊重以前在天下雜誌的「委員會治國」一文說過了,這兒就不再多說。




比較可惜的是惠東的論文「主觀與客觀之間:法國行政契約訴訟的新動向」。我是非常非常非常希望留法的朋友,能多多努力引進法國行政法的制度、法理、研究途徑,以挑戰德國霸權。每次對德國「通說」做一點質疑,這些霸權份子就紛紛說什麼這才是大陸法系傳統啦,美國不一樣啦甚至更惡質的還會說「這是我國法」,真是昏倒我國法律條文什麼時候出現「判斷餘地」了?主流行政法學者,只有留奧的吳庚老師,敢在教科書裡K一頓他們。如果法國多一點東西進來,讓他們知道天下(或大陸法系)不只這一家,那就太好了。




只是惠東的論文,在我們絕大部分人什麼都不懂的時候,就開始談一堆概念與操作都不懂耶。所以事後對惠東說:以後多寫,一個一個概念寫,我會盡量引用你們留法學者的著作!大家以後分進合擊,才能讓留德的老師們知道,他們所用的理論很好,但只是「一家之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