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3-12 19:19:38Dr.Lianan

你累了嗎? 淺談慢性疲勞症候群

文/聯安預防醫學機構 功能醫學中心

 

在忙碌的現代社會裡,長期性疲勞、記性變差、睡不好似乎是許多人的通病,於是人們就會開始懷疑是不是身體出了狀況,抱著忐忑不安的心情到處求診,做了很多檢查也沒法找出確切的病因,醫生也只能建議要多休息並適時放鬆自己。但好似不管怎麼休息也無法消弭長久以來的疲累感,「我倒底怎麼了?」這句話可能是這群人共同的問題。

通常而言,疲勞可因適當的休息而得到舒緩,然而像這些有長期性疲勞,卻怎麼也找不出確切的病因的現象,醫學界在1988年,定義出「慢性疲勞症候群」這個診斷名稱,用來統稱這些長期受疲勞所苦,卻又找不出病因的疾病。「慢性疲勞症候群」的定義指的是,排除所有可能造成疲勞的慢性病因(如癌症、自體免疫疾病、慢性感染等), 而發生持續或斷斷續續的疲勞感達6個月以上,且無法因休息而舒緩,並且符合6項以上症狀,加上2項以上的徵象(見下方表格)。

慢性疲勞症候群發生的確切原因仍在探討中,不過從臨床經驗可歸納出,多數患者與慢性感染、精神因素、內分泌失調、免疫系統失調及營養不均衡等因素有關。好發族群也有以下特徵,第一是處在壓力大的行業,因為壓力容易使自律神經系統不平衡,以致免疫力下降;第二是女性荷爾蒙分泌減少的停經後婦女;第三則是營養攝取不均及抗氧化維生素缺乏的外食族。

長期疲勞的結果,會導致許多衍生性問題,如睡眠品質不好、壓力影響到自律神經系統所造成的心身症,包括咽喉炎、消化性潰瘍、頭痛、心肌梗塞等。而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對生活環境中新出現的事感到不適應,繼而產些過度情緒的反應。

由於慢性疲勞通常不是因為單一器官出現狀況而產生的問題,而是身體綜合機能不協調所引發的症狀,因此須由專業醫師評估個人的身體狀況、生活型態及家族病史等,再給予進一步的檢測建議。一般而言,在功能醫學上,我們可以運用「氧化壓力分析」,進一步了解體內自由基的處理狀況;或進行「抗氧化維生素分析」了解體內是否因維生素不足夠,而引起倦怠、無力或易感冒等情況。若要了解自身的慢性疲勞是否是因壓力荷爾蒙不平衡所造成,則可進行「全套腎上腺皮質壓力分析」。「全套代謝功能分析」則可協助了解細胞能量、神經內分泌失衡或體內毒素。45歲以上者,則要特別注意自身荷爾蒙的分泌,可進行「荷爾蒙分析」,以獲取正確之補充療法。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飲食部份要採取高纖維、低脂與低熱量之飲食原則;並採落實每星期3次、每次30分鐘及心跳達到130下之333運動原則。如果可能,最好在晚上11點之前睡著,讓自己有足夠的睡眠及充分的休息與放鬆,這些都是揮別疲勞倦怠的不二法門。最後要提醒的是,疲勞感往往也是疾病早期的徵兆,所以若是長期感覺疲勞還是必須尋求專科醫師進行長期追蹤,或是定期健康檢查才能為自己的健康把關。

慢性疲勞症候群的診斷標準

症狀
1.低度發燒(自測口溫37.5-38.5℃)或畏寒
2.喉嚨痛
3.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
4.無法解釋的全身肌肉無力
5.肌肉酸痛
6.即使從事過去可以勝任的活動也會產生持續24小時以上之全身疲倦感
7.最近發生的廣泛性頭痛
8.遊走性的非發炎性關節痛(無紅腫現象)
9.精神或神經症狀(如:畏光、暫時性視盲、健忘、躁動不安、思考力衰退、 無法集中精神、憂鬱等)
10.睡眠障礙(嗜睡或失眠)
徵象
1.低度發燒(口溫37.5-38.5℃或肛溫37.8-38.8℃)
2.非化膿性咽炎
3.可被觸診或之頸部或腋下疼痛性淋巴腺腫(直徑小於
 2公分)
文章引用自:你累了嗎? 淺談慢性疲勞症候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