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28 00:29:37揚州鶴

2007年台北國際航太科技暨國防工業展覽會(下)

  看完砲車,我轉頭回來看雄風二型反艦飛彈,一旁還有天弓二型防空飛彈,不過我對雄風的興趣是比較高的。一旁也有路人乙問中科院的人:「天弓二型不是還要有個助推段嗎?」結果馬上被否認了,因為這又是白目媒體報導下的受害者。在雄風二型這兒,我總算是開了金口發問,但也沒問什麼建設性的東西,簡單來說僅知道空射型不受重視爾爾。

  隨後,我馬上趕到此行最想看的攤位去,去看我的雲豹家族。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漆著城市迷彩的突擊砲車型,這也是公開場合中首次有裝甲車漆上城市迷彩。雖然內心極度興奮,但我還是覺得那砲塔還有再精進的空間,不論是正前方的避彈構型或是上方的高聳入雲的感測系統,都很有可能變成敵人一擊必殺的致命位置。

  在雲豹的四週則充滿各種陸軍的模擬系統,我只大概看過裝甲兵學校的戰駕系統就去看第二輛雲豹,如果沒錯的話,這輛野戰數位迷彩的雲豹就是第一批的量產型。可惜,這次居然沒公開內裝!搶到雲豹的海報贈品之後就開始三百六十度狂拍,由於認定是量產型,所以車體的照片拍了不少,上方的遙控槍塔則受限於我S88手機照相功能,拉近拍攝的效果並不是很好。

  只是,目前陸軍已經下單,同樣有更新裝甲車需求的海軍陸戰隊不知會有怎樣的選擇?因為雲豹挑明就是用涉渡能力換防護能力,或許海陸可回頭買CM31?還是真的要少量購入食人魚系列?過了雲豹之後也差不多到了海軍的地盤,產出的新加坡製四零快砲可以入內參觀,但我實在沒時間去排隊,只好忍痛拍了幾張正面照就離開了。離開前,也聽到講解官提到此砲的技術已經被買回來了,所以前兩年展出的陸軍版其實和這門砲有血源關係。

  在海軍區待沒五分鐘就走了,裡面有吸引我的東西,但我只拍了光華六號和達觀的模型照,其它東西倒沒法細看,因為我還有航太展區未逛。離開國防館,就進入一個很冷清的世界,雖然五家雜誌社推了各種活動,但也只有中國之翼那兒因為有大量進口書,所以積了一些人氣。全球和尖端因為大多是過期雜誌和專刊特賣,大多數我都有了,所以沒啥駐足的理由。

  幾家國外國防廠商的攤位則更冷,Lockheed Martin的攤位有個台灣美女,所以跟她拿了份F-16的資料就差不多逛完國外廠商。因為現場幾乎就是模型加文宣,實在沒什麼好逛的,我的國防知識及外語能力又不容許我去找那些外國人聊國防八卦。回到國內廠商,有一兩家利用辣妹發文宣的方式吸引人氣,所以那一兩個轉角的人氣不錯,但其它地方就門可羅雀了,而且進來參觀的家庭客又很少來這區,所以現場真是極度陽盛陰衰。我也看到網路上有人提到的數位迷彩軍服,匆匆拍了照就閃人了。

  最慘的是,馬拉松式的狂飆兩小時看這些展品,卻還有很多遺憾,或許可以在後年的航太展獲得滿足吧?而我們出展館前,也沒領到現場發送的香蕉,因為發送香蕉的工作人員中場休息了!不過,看國防展送香蕉還真是特別的「回饋」,這種有吃又有拿的展覽,怎麼能不令人心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