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5-01 01:59:14熟悉

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有雷)


果然真的親身體驗過漂流經歷後
再來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會更有感覺!

「少年PI」是我繼「三個傻瓜」後
近年來最讓我不得不豎起大拇指的片子!

不管從各方面來講都太精采了!

要不然其實老實說
雖然李安是從2000年的「臥虎藏龍」開始紅的
但相對比較起來我更喜歡他過去的小品,「推手」、「喜宴」、「飲食男女」

因為包含「臥虎藏龍」之後的李安作品
看起來就像是遇到撞牆期,不斷地在做各方面的嘗試
電影雖然加入了其他元素,但卻失去了更多電影該有的基本技巧
甚至還失去了李安原本節奏平穩,卻又不失幽默、溫馨及寓意的說故事風格

個人認為最令人傻眼的莫過於「綠巨人浩克」
這麼好表現的一部片子竟然可以被拍到這樣沉悶!簡直是不可思議!
不說是李安拍的我還以為是哪個三流導演拍的

而「斷背山」、「色戒」雖然不難看,但實在花太多時間在琢磨主角的心境
導致故事變得過於冗長,完全無法貼近一般大眾
還好這類型的片很容易拿獎,畢竟李安在描述細膩心境的手法上還是無人能出其右
所以才能熬過接下來進入爛番茄電影的「胡士托風波」
也才終於有了「少年PI的奇幻漂流」

這部片真的是李安重新回歸自我風格的登峰造極之作
如果沒有之前的撞牆期及在好萊塢這十幾年最棒環境的磨練
是絕對不可能有這部片子的誕生

雖是小品的劇情,但是卻投入了大製作的成本
因此不論是視覺及聽覺上,幾乎各個方面都是當代的一時之選
而且李安不但在劇中加入了自己的解讀方式
同時也保留了原作中那令人深思的收尾
為這部原作更增添了不一樣的風采

其實原本一開始我是抱著這部片除了特效以外
其他內容應該是看不太懂的心情來看這部電影的
畢竟FB上的PO文讓我感覺到實在有太多人看不太懂劇情
然後大概是因為李安的片子
如果說不是很好看或者是看不太懂的話又好像沒什麼水準
所以大家都很「委婉」的一致好評

而當我實際上把這部片看完了以後
才發現,這部片明明就拍得很好懂,怎麼會那麼多人看不懂呢?
會不會是他們想太多了?
又或者,是太強求自己去試圖了解所有的細節及看不見的寓意呢?

其實,很多時候,創作者本身真的沒有想那麼多

通常優秀的創作者在創作故事時
一定會在很多地方埋下「明顯」的暗示
之後在交代劇情的過程中,再做出個漂亮的連結與呼應
當然,這些暗示大部分都不會太影響劇情
要不然看不出來故事就看不懂了
不過如果看得出來,故事肯定會增加許多趣味性跟深度

至於會影響故事劇情的那種「暗示」,不在這討論範圍內
為什麼呢?因為那種暗示,幾乎等於明示
不明顯點劇情就會交代不下去,所以看出這些自以為的暗示千萬不要太得意
畢竟那本來就是創作者要告訴你的內容,只不過偽裝成寶藏的樣子罷了

而關於那些「明顯」的暗示
為什麼我會說明顯,可是大部分人卻沒辦法發現呢?
因為這類型的暗示就是敏銳一點的人,或者是懂得越多電影背景及雜七雜八的人
就非常容易看得懂,但相反的,不懂就是不懂

就如同好萊塢電影很喜歡開美國式玩笑一樣,如果翻譯不好或是直翻
一般人是完完全全聽不懂笑點在哪是一樣的情況

總而言之,我想說的是
看電影,就好好享受電影所帶來的情感
只要故事內容看得懂,其他的這種小細節暗示,根本不需太強求
別人看得出來而你看不出來,不是他比較聰明,自己較愚笨
只是剛好沒想到要連結在一起而已,就像腦筋急轉彎一樣
但也不要過分去解讀某些含意,硬要去得到一個結論
雖然一定有原因才會選擇如此創作
但往往理由並沒有那麼複雜,甚至有一半靠的是直覺

可惜人總是習慣要求去得到一個結論
所以就會不斷地去探討每一個創作的細節
但實際上有時候只是為了劇情上的豐富度所創造出來的
就像有一段PI靠暈船來馴服Richard Parker,描述得非常詳細
其實不需那麼詳細,也可以有一樣的效果

可是為什麼要那麼詳細呢?
就是為了有趣,內容更為豐富,也讓Richard Parker彷彿更有生命力

太過於認真去探討馴服的細節,當然會得不到你想要的答案!

另外再舉幾個例子,例如Richard Parker的名字由來
其實Richard Parker為19世紀著名海難的犧牲者,是真有其人
當時船在南大西洋遇難後,有四名船員一起逃到救生艇上
而Richard Parker就是其中之一
一行人經過24天的海上漂流
存活的三人就是靠著殺害並吃掉生前便已幾乎奄奄一息的Richard Parker
才得以幸運獲救

原作者Yann Martel肯定也參考過這個故事,所以才會將孟加拉虎以此命名
但如果因為這樣而聯想到吃人來活命,這還有待觀察

至少,在這部電影當中
李安從頭到尾都沒有暗示PI有吃人肉,他企圖讓PI可以保有對於信仰的堅持
否則他就不會安排PI等到飢餓不已才捕魚吃魚並痛哭感謝神的畫面
當時船上早就沒有人(動物),除了Richard Parker
如果PI都已經吃人了,請問吃魚時還有什麼好哭的呢?

不過到目前為止,有沒有吃人肉,就連原作也都是寫得模稜兩可
一直到飄到食人島後,原作才有比較明顯的表示PI吃了人肉
吃了當時另一艘也獨自飄流在海上的法國人,就是因為這樣才得以存活
當然PI的回答一樣是Richard Parker吃的,不是他自己吃的
而且船上也有些類似狐獴的屍首,因此原作給了大家另一個想像空間
PI是真的有飄到某種小島?還是吃了人才存活?
不得而知,反正我知道原作者自己應該也不知道,因為讓讀者思考就是他所要的效果

而電影中,或許是太多影評受到原作的影響,直覺就認為PI一定有吃人肉
所以就把食人島看做女人的形體,PI吃了自己媽媽,才得以活命
不過這種想法最大的盲點就是,PI漂流了那麼久
媽媽的屍體是不可能保存到那個時候的
要吃早就吃了,沒必要這個時候才來吃

但由於看電影前沒看過原作,所以當我第一眼看到食人島的形體時
我的直覺認為,那是佛!
PI最原始也是最初的信仰,印度教中的毗濕奴
在電影剛開始三分之一的片段,還是小孩子的PI在感謝毗濕奴介紹基督給他時
當時他拜的毗濕奴,就是一尊躺著的毗濕奴,下圖為兩者比較圖


另外,從Anandi的跳舞中顯示,蓮花藏在森林裡
而蓮花、蓮花中的牙(佛牙舍利),都是佛教中重要的代表象徵
釋迦牟尼佛也是從蓮花中誕生的
因此,我反而會認為,李安所要表達的
是PI真的有漂流到一座小島,在島上他過著如野獸般的生活
直到他發現了一顆人類的牙齒
才又重新找回了人性,找回了信仰,從此不再吃肉,賭命般的漂流回墨西哥海灣

所以,有沒有吃媽媽或人肉,其實並不重要

因為從現實的角度來切入
不管根據原作的海上漂流227天,將近七個半月
還是根據李安電影中,雖然沒有明確交代漂流時間
但從少年PI的頭髮變化長度來看,至少長了15公分,以一個月長1.5公分來看
大概飄了有十個月之久

而根據海難存活的經驗來看,沒有一定的捕魚技術很難在海上生存
光靠三個人的屍體再加上救生艇上...算一個月的糧食與水分好了(麗星郵輪才三天)
根本還是不可能存活那麼久
所以PI肯定是靠捕魚才可以活那麼久,是否有吃人肉,全靠當事人說了算
畢竟探討那個已經沒有太大的意義!

所以PI最後都是問人:「你喜歡哪一個?」而不是「你相信哪一個?」

因為其實,兩者都是真的!
只是喜歡第一個有Richard Parker的,對於存活下來的PI,就是一種寬容

最後
貫穿全劇的經典台詞,其實也暗示很久了
「人生就是不斷地放下,然而遺憾的是,我們沒能來得及好好的道別」
從一開始PI跟Anandi分離、家人的分離、Richard Parker的分離
都沒能好好地說聲再見,但就算如此,依然要放下,開始新的旅程
畢竟沒有好好的道別,就彷彿他們從來沒從PI的內心深處離開過
不管是誰拋棄了誰,都更應該背負著對方的期許,好好的活下去

這就是我對於「少年PI的奇妙漂流」的最終解讀
不管解讀是否正確,但我覺得就是這樣了!
再講下去,或許就是過度解讀了!

畢竟自己的作品也曾經被過度解讀過,讓我感到很不可思議
所以「明顯」的暗示有看到就行了,其他沒看到的也不用太在乎

享受故事所帶來的快樂就行了!






P.S.

由於個人生日當天才在墾丁南灣飄了三個小時的經驗
所以當我一開始看少年PI剛遇到船難時,我就覺得很不合理

因為那樣跟孟加拉虎玩來玩去的方式最好是可以活啦!

我才飄了三個小時,就口渴到不行,又累,腳都曾經有小抽筋
不吃不喝兩天我大概就死了吧!哪能撐那麼久!

結果果然,現實沒有那麼戲劇化,但至少合理多了!

另外,雖然我忍了很久不去了解少年PI的內容,但還是無意中
被之前網路上轉載的「西遊記真相」給暴雷了
其中就是講說其實根本就沒有孫悟空、豬八戒與沙悟淨
這些都是唐三藏去天竺取經時,一路上對於面對「嗔、貪、癡」的自我化身
與少年PI的故事有異曲同工之妙

當初看這故事時還覺得真不錯,似乎煞有其事
但現在才發現原來是參考少年PI的故事來作為改編的
不過比起少年PI,唐三藏的西遊記更像是真實故事

底下附上繁體版的網址連結,有興趣的可以自行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