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20 15:37:00威利

圍棋智慧:棋靈王

很多年以前。。。。
當宏碁還是「小教授」的時候,家裡買了第一台電腦
基層警員的老爸,辛辛苦苦攢了錢買給兒子「玩」的
還記得當時用錄音帶把「青蛙過街」這種現在覺得很「白爛」的電動遊戲
給讀到電腦裡。。。。。

由於當時年紀小,所認識的字不多,於是好奇的威利柳就跑去查字典
宏「碁」的「碁」是讀做ㄑㄧˊ,意思與念法都同等於「棋」
但是勒,很多白癡加笨蛋都把這個字唸成「ㄐㄧ」(基)
甚至後來當記者時,跑科技新聞,打電話到該公司,接線生都自稱宏「基」公司
唉~~~數典忘祖,搞不清楚狀況。。。。。

可見得台灣的文學造詣是集體沈淪。。。。



--------------------------
黑白學
http://tw.news.yahoo.com/2004/01/12/bweek/4475165.html
商業週刊  文●林亞偉

  圍棋,是全世界最古老的智慧型遊戲;發明人,則是中國的老祖宗。如今,日本動漫《棋靈王》重新喚起了人們對圍棋的熱情,在台灣、日本、中國大陸、香港等地,掀起了「新圍棋運動」。韓國早在此之前,就開始全民下棋。有人說,韓國近年的經濟大飛躍,與國民的棋力有密切關係。反觀台灣的高科技產業,也有許多圍棋高手。圍棋,真的能在修身養性之餘,增進個人能力、企業競爭力,甚至國力?

  矽品精密董事長林文伯就讀新竹交通大學時,曾榮獲全國圍棋冠軍。在清大任教的沈君山很欣賞他的棋藝與人品,便常找林文伯下棋。對弈耗時,晚上棋局完常過了宿舍的關門時間,林文伯就騎著腳踏車,爬牆回去。有一次他正在翻牆時,被軍訓教官逮個正著,丟在門外的腳踏車還被偷走。

  不過,像林文伯這般愛棋的年輕人,在過去並不多見;尤其電玩興起後,既無聲光,又無動畫的圍棋,就更得不到年輕一輩的青睞了。兩年前,建國中學圍棋社只剩下區區三位社員,差點「倒社」。

  然而一個長相俊美,卻個性脫線的鬼,竟「鬼使神差」讓台灣一年半來驟增了八十萬圍棋生力軍。

  鬼使神差

  《棋靈王》讓台灣圍棋人口突破百萬

  鬼的名字叫佐為,出生在日本平安時期,年紀一千二百歲了。他在漫畫《棋靈王》裡,附身於不會下圍棋的主角進藤光,一步步說服阿光學棋、邁向神乎奇技的棋藝顛峰。人氣指數飆升的鬼魂佐為,在動漫產業的包裝下,讓圍棋運動在日本、台灣、香港掀起熱潮。

  二○○二年暑假,《棋靈王》動畫開始在台灣播映;二○○三年五月,緊接著在香港播放。二○○三年一月,國內第六屆獅子盃青少年圍棋賽,參賽人數達三千六百人,打破世界圍棋比賽紀錄。二○○四年的元旦,過去是圍棋沙漠之地的香港,在香港兒童棋院的主辦下,也有五百個小朋友報名。

  台灣棋院秘書長陳國興估計,兩年不到,台灣圍棋人口突破一百五十萬人,新增的八十萬棋迷中,有八○%是青少年!中華民國圍棋協會秘書長秦世敏則指出,《棋靈王》不僅讓國中、高中、大學生著迷,甚至吸引幼稚園的小朋友,現在的才藝班都設有圍棋幼幼班。

  《棋靈王》對青少年造成的影響,也讓《棋靈王》入榜《商業周刊》二○○三年十大風雲商品。讓青少年著迷的《棋靈王》,有什麼樣的崛起背景?

  無心插柳

  漫畫家的幻想改變圍棋的老人形象

  旅日專欄作家劉黎兒表示,日本漫畫家小 (火田)健喜愛下棋,但每每遭人修理而慘敗。因此小(火田)健常幻想:如果有個棋力高超的圍棋精靈附身,就能將別人殺得片甲不留!於是試著將自己的願望畫出來。沒想到《棋靈王》從此改變了圍棋在日本「老人娛樂」的形象,大幅擴展了學棋者的年齡層。

  台灣旅日三大棋手之一王銘琬,正好是在《棋靈王》在日本開始連載時,於二○○○、二○○一年連續拿下本因坊頭銜〈編按:本因坊賽為日本三大棋賽之一,優勝者獲得當年度本因坊頭銜,是日本棋界最高榮譽之一〉。當時出版的《棋靈王》解說書,便登載著王銘琬的解說,所以王銘琬無論走到哪裡,都會遇到無數的小朋友要他簽名。

  我國二十三歲的旅日棋士張栩,在奪下二 ○○三年本因坊頭銜後旋風式返台,短短四天的行程,所到之處也都成為小朋友包圍的偶像。

  《棋靈王》加上張栩熱,讓圍棋運動飆到最高點。這股熱潮更讓台灣的圍棋師資供不應求。長清棋院的教師謝青倚,在二○○二年底辭去復興航空空姐職位,報名圍棋師資培訓班,見證這股圍棋熱。謝青倚說,剛開始當老師時,薪資還不到空姐的一半;但隨著棋力進步,加上各地才藝班對圍棋老師的需求,現在收入已經回復過往水準。

  從日本延燒到台灣的新圍棋運動,更吹到了香港。香港第一家正式的兒童圍棋教室—— 香港兒童棋院,在二○○三年的八月招生,迄今不到半年時間,已經有一千五百人報名上課。成立香港兒童棋院的,是經營康加珠寶的梁家揚、陳瀚夫婦。

  珠寶商怎麼會經營起棋院?原來,因為珠寶生意需時常往返台北、香港的梁家夫婦,曾帶著七歲的大兒子梁博淳一塊來台。為了安置小博淳,陳瀚就讓他到台北福州街的一家棋院上課。結果,這名香港小朋友就此愛上圍棋。只會講廣東話,不太會講國語的博淳,可以在棋院「以棋會友」,和其他小朋友玩得不亦樂乎。

  梁家夫婦欣見兒子熱愛圍棋,卻因席捲港台的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讓兒子無法到台灣上課。梁家夫婦在香港找不著圍棋教室,決定自己開一家兒童棋院。意外的是,棋院第一個月就損益兩平。因為二○○三年五月,香港TVB開始播放《棋靈王》動畫,人氣鬼魂佐為同樣也擄獲了香港小朋友的心。根據TVB的統計,每週播放一次的《棋靈王》,觀賞人數達三十萬人。

  圍棋位列中國「四藝」琴、棋、書、畫之一。業餘六段的資深圍棋教師劉至平說,完成一場棋,訓練邏輯、圖形美感與謀略,等於一次集合眾多才藝。

  鍛鍊智慧

  圍棋把他的數學從二十八分變滿分

  世平幼兒才藝學苑執行長陳姵曲說,圍棋代表對數理邏輯的訓練,更能因為下棋訓練小朋友的專注力。她自己的兒子,在國三畢業考的數學只有二十八分,卻在一個多月後的高中聯考,得到一百二十分。陳姵曲說,這是因為兒子從小就下圍棋,具備了邏輯思考的能力,以及強大的記憶能力,雖然平常不愛練習數學習題,但在聯考前一次卻做完全部數學課本習題,一舉拿到滿分。

  二○○二年,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在張達人與陳湘川兩位教授的主持下,與美國Emory及Minne sota兩家大學合作,完成了圍棋運動下的腦部活動分析。研究發現,圍棋棋藝涉及了一些人類尚未明白的大腦特有功能;而常下圍棋,似乎能促進腦部對全面訊息的統籌和處理能力。

  中國的圍棋智慧,經過三千年的錘鍊,已經發展出一套完整的理論。唐朝王積薪的〈圍棋十訣〉、唐五代的敦煌《棋經》、宋朝的《棋經十三篇》,便是論布局、審度、攻略、自保、棋品的經典。

  中環集團總裁翁明顯便是運用圍棋理論經營事業的成功範例。有圍棋六段功力的翁明顯舉例,〈圍棋十訣〉裡的「入界宜緩」,是中環投資網路事業的教戰守則。在一九九六年,翁明顯投資Junglee十萬美元,是他投資網路相關事業的首次出招。這十萬美元,在Jungle e併入亞馬遜書店〈Amazon.com〉後換成了四萬股亞馬遜股票,翁明顯在一九九八年賣出,為他帶來新台幣三億元的報酬。

  翁明顯說,當你踏入一個新領域時要慢慢來,萬事起頭難,一開始總是要繳學費的,這就是「入界宜緩」。翁明顯說,這幾年中環的營收九○%來自於光碟,其他一○%才是業外投資;而在網路股泡沫化達到最高峰前,圍棋十訣裡的「不得貪勝」,讓翁明顯沒有被手上的亞馬遜、中華網〈China.com〉、eToy.com 這些當年紅極一時的網路股套牢,及時殺出全身而退。

  布局事業

  圍棋策略教施振榮擴充全球版圖

  除了翁明顯,宏碁董事長施振榮,也曾用圍棋比喻他的事業。宏碁的「碁」字,意義等同於圍棋的棋,宏碁把公司比喻成一盤棋,經營企業,就是在下一場永無止境的大圍棋。

  施振榮在全球擴展宏碁品牌,也是運用「圍棋策略」。棋手在對弈時,往往先從邊角開始布局,也就是先圍角、邊,再進取中盤。在宏碁還無法與國際品牌如戴爾、惠普在美國主戰場硬戰時,就先占領棋盤外圍的位置,「從鄉村包圍城市」,選擇大企業目前還未投注資源的次級市場先行耕耘,站穩腳步。

  例如先在馬來西亞、南非、中東、印度、俄羅斯、東歐等地區,力求奪下冠軍。而二○ ○三年宏碁歐洲區的營收貢獻達六五%,美國營收僅五%。目前,宏碁的筆記型電腦在義大利、瑞士、德國、荷蘭、捷克、西班牙都已拿到市場占有率第一名,戰線逐步向中心地區挺進了。

  除了施振榮的角落戰法,林文伯更被沈君山評為下棋擅長顧全大局,而他也把這份特質用在經營矽品精密上。

  林文伯是國內企業家中擁有業餘七段棋力的好手,他出資成立海峰文教基金會。在前清大校長沈君山眼裡,除了過去的應昌期,林文伯與翁明顯,是推廣棋運最力的兩位企業家。

  林文伯的創業過程,也與圍棋有關。一九七四年,他參加台灣圍棋賽獲得名人頭銜〈冠軍〉,然而當時做職業棋士的環境不好,一年只有一、兩個比賽可以參加。沈君山跟他說:「你今年贏了十萬元,明年還贏不贏得到未必,不如拿著十萬元,趕快去做你的事業!」

  林文伯在壯大矽品集團時,也見得到圍棋布陣的痕跡。他的體悟是,唯有步步為營,積小勝為大勝,才能避免犯大錯。林文伯運用「虛擬集團」的方式,以轉投資相關事業、推動企業策略聯盟,累積小勝。

  在半導體的封裝測試領域,具有少量多樣的產業特性。因此,快速變換模具、更改製程符合客戶需求,是封測廠的競爭要件。而透過結盟互相支援產能,更可以彼此交換技術與經驗,再透過交流掌握最新的半導體脈動。林文伯便是如此積小勝成大勝,一步步壯大矽品,而與Amkor、日月光集團在封測領域一爭高下。

  現任世界棋王、韓國籍的李昌鎬說過這樣一句話:「棋局如人生,下棋時,布局越華麗,就越容易遭到對手的攻擊;生活中,少犯錯誤的人,要比華而不實的人更容易成功。」不論從個人的修行,到企業策略的擬定,就是從變幻莫測的棋局走出活路。

  國際間的競爭亦復如是。東北亞的南韓,棋力已達到世界第一,不僅領先圍棋的「生母」中國,更把「圍棋養母」日本拋在後頭,成為圍棋的第二個「養母」。

  棋逢敵手

  從老祖宗的智慧裡找尋不敗之道

  台灣棋院秘書長陳國興感嘆的說,在一九八○年韓國與台灣交手時,雙方棋力相當。但到了一九八二年,韓國以國家力量推動圍棋教育,不僅優秀的棋手升學免試、免服兵役,更能得到政府的經濟支持。而到了一九八八年,韓國棋手曹薰鉉在「應氏杯」國際大賽戰勝了中國第一棋手聶衛平奪冠,將南韓學棋的風潮推向最高點。當曹薰鉉返回漢城,是由巡邏車前導開道,以英雄之姿凱旋歸國。

  「光是看韓劇裡,家家戶戶都有擺一套棋具,就可見南韓的圍棋風潮之熱烈。」翁明顯說,韓國學生普遍學棋,國民素質全面提升,更是韓國近年來國力扶搖直上的因素之一。

  如《境界——關於圍棋文化的思考》作者胡廷楣在書中指出:圍棋是一種為對手而存在的遊戲。棋手的一切構思,是在為對手而設計。雖然圍棋是隱秘的「交談」,但是,自己的一切弱點,都是對手用棋一一指出的。

  善棋者,善於找尋對手;而當「棋逢敵手」,不管是個人、企業,還是國家,是否能運用「善勝者不爭、善陣者不戰、善戰者不敗、善敗者不亂」的原則,立於不敗之地?看來,還得多在老祖宗的智慧裡尋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