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14 14:46:17石牧民
石小民的期末苦鬥(下) 之 意氣也有原諒
苦鬥還沒有結束,就已經寫下期末苦鬥的上集;
現在結束了,於是將它寫完。
仍然引用自〈 星戰三部曲(上)〉以及〈 星戰三部曲(下)〉。
紀錄十一月底的那一段生活,以及它所紀念的,幾年前的那一段生活。
我在十一月下旬,大約十天的時間當中,寫下了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研究所截至目前最重要的作品〈Read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Narrative of the Jin Ping Mei and its Reception〉。
我的研究對象,《金瓶梅》,不只是一部淫穢猥褻的「淫書」。大約成書於十六世紀末葉到十七世紀初葉的《金瓶梅》,本身就是一個研究中國白話小說值得注意的現象。從十七世紀到近代的三百多年時間裡,所謂《金瓶梅》,意謂的是清代康熙年間的張竹坡(1670 - 1698)評點的《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本。直到上一個世紀三零年代,約略刊行於明代萬曆年間的《金瓶梅詞話》本被發現,研究者於是因為張竹坡版本和詞話版本之間堪稱巨大的差異,獲得更豐富廣闊的餘裕去討論《金瓶梅》的成書、刊行流傳和評點在中國白話小說史上的特殊意義。《金瓶梅》作為一個文化現象,不是僅供窺淫獵奇的玩物,引用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蒲安迪(Andrew H. Plaks)教授的話說,它也是「修身養性的反面文章」(inversion of self-cultivation)。當然,就《金瓶梅》的錯縱龐雜來說,它永遠不會「只是」如此這般。
《金瓶梅》同時也是一部白話小說的「怪獸」。冗長的篇幅,中間充滿各式各樣的文體。諸如戲曲、佛經、誥命、打油詩、祭文,甚至是道士作法的念念有詞,全部像是不假思索,天下文章一大抄似的一網打盡。不只如此,長篇的故事當中,敘事還會自相矛盾,時序也偶有錯亂。《金瓶梅》,也是個一塌糊塗,亂七八糟的雜燴。我的研究,著重在《金瓶梅》現存最早的版本,也就是明.萬曆年間「詞話版本」的敘事和它刊行時的頁面排版之間的對應關係,對於閱讀、理解《金瓶梅》的雜亂所能夠發揮的作用。
《金瓶梅》錯綜紛亂,但是我可得要條理清楚。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然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落腳的我,已經知道,我的文字就是「石牧民」被認識,被衡量的途徑。寫下〈祁彪佳《遠山堂曲品》、《遠山堂劇品》之語境與論述觀照研究〉的石牧民,所以被記憶成為一個劍走偏鋒而且瘋魔的斷章取義者。前輩學人這麼認為,老師、學長這麼認為,我自己這麼認為;學妹瑞鸞讀我的論文的經歷,讓我深信不疑地這麼認為。
那一段時間,我是像黑武士(Darth Vader)一樣目空一切的西斯(Sith)和復仇者,我的師長朋友是被我的狂躁不安襲擾的受害者;到現在,誰也無法清晰冷靜地去回想糾結扭曲的那一段時間和那一篇文字。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老師,謙謙君子的商偉教授,隔著時光和海洋看我在台灣的碩士論文,得以清楚地旁觀。他說:學術性的論述不好那麼洋洋灑灑、不可遏抑,像散文一樣;清晰的思考,嚴謹的架構,都需要以文字,以陳述的口吻去表達。
我能懂。
在美國求學,對倔強傲慢的石牧民而言,真正的挑戰是從前的一切都不作數,都不算。英文能力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至少沒有好到可以單刀直入,字字珠璣;論述能力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至少沒有好到可以深入淺出,井然有序……。我能懂,從前的一切都不算;我需要練就散文以外的文體,我需要善感以外的口吻。我整個學期都在這麼做。我向自己的內部尋找,找暨有的一絲不苟,暨有的理智,既有的嚴謹。暨有的,冷靜和沈著。
十一月下旬的一日,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C. V. Starr東亞圖書館木質的大書桌前坐下來,開始冥想和書寫。寫的時候,一刻不敢也不願忘記;我的文字,就是「石牧民」被認識,被衡量的途徑。
我特意不去坐在一年級的時候喜歡的彩繪大玻璃窗下。我想像會有另一個如我一樣從異地來到美國的遊子,也如我一樣喜歡彩繪大玻璃窗下的位子。我不要打擾了他令自己勇敢的儀式。
十一月下旬的約略十天當中,我在東亞圖書館裡任何能夠找到的空位坐下,用緩慢的速度推敲,用緩慢的速度構思,用緩慢的速度完稿。我很是緩慢,緩慢到落後給時間的流轉。東亞圖書館要閉館了,我於是收拾行囊,轉戰開放時間更長的總圖書館,建築上鐫刻有我所景仰的偉大言說者們的名姓的Butler圖書館。
十一月下旬的天氣已是寒冷,我用身體去切開凝結的空氣,在暮色當中走向Butler圖書館;再獨自穿過Butler圖書館長長的階梯和冷清的廊道,找到大閱覽室當中適切的位置坐下。繼續用緩慢的速度和姿態書寫,繼續緩慢的花去三到四個鐘頭僅僅完成約略六百字的篇幅。夜色更深沈以後,再將身驅切進寒冷當中。空中雪花稀疏飄下。
走回諧和居,稍事梳洗以後躺下。天色在冰凍當中從漆黑變作明亮。我讓自己醒來,讓自己自眠床上坐起;讓自己走向東亞圖書館,讓自己接受任和閒置的座位。讓自己在東亞圖書館閉館以後走向Butler圖書館……。
如此約略十天,獨自走過冰冷空氣圍起的甬道,獨自走過稀疏的雪花,獨自走過哥倫比亞大學College Walk兩旁應景在暮色當中亮起的火樹,獨自走過Butler圖書館狹長冷清的廊道。然而並不孤單地完成我的〈Read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Narrative of the Jin Ping Mei and its Reception〉。並不孤單地。走在寒冷中,走在夜色裡,走在靜謐的長廊上,我總是感到那並不真實。寒冷、夜色和長廊,經常是四周播放有昨日又昨日的電影的甬道。在寫作的狀態當中的我,總是安靜並且封閉;寒冷十一月下旬中的我,所以不斷走過封閉而且死寂的,寫作碩士論文的昨日。走過張咪咪耐心的陪伴,走過秀茂大人、如姍和俐馨姊這些學妹們每天值班似的輪番打電話給我鼓舞的照看,走過不願稍停的思考讓我自己的存在開始顯得透明並且虛惘的專注;走過很多很多或者停格或者以為遺落的昨日,昨日當中有笑靨軟語也有倉皇沈痛。走過了我多半只是笑笑。讓昨日只是昨日。
我完成了關於《金瓶梅》的學術文章,即將成為我申請博士班的範文的學術文章。我知道, 我的文字,就是「石牧民」被認識,被衡量的途徑。範文寫成了交給研究現代文學的好朋友,美國人Anatoly先生修改。我繼續寫我的博士研究計畫,繼續準備申請博士班的文件,繼續依照Anatoly先生的意見修改我的範文。
日以作夜日以作夜,很多次很多次走過時光的甬道、圖書館的甬道、寒冷的甬道,完成了小論文,完成了申請博士班的前置作業,完成這一個學期。
甬道當中經常有的,昨日的投影,看上去已是好久好久好遙遠以前。遙遠到不必再憤怒,不必再追悔,只是靜靜地笑笑。
《金瓶梅》龐雜混亂,而我並沒有。黑武士和西斯剛愎孤行,而我並沒有。
圖片是明.崇禎年間刊刻的《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的插圖之一。
現在結束了,於是將它寫完。
仍然引用自〈 星戰三部曲(上)〉以及〈 星戰三部曲(下)〉。
紀錄十一月底的那一段生活,以及它所紀念的,幾年前的那一段生活。
我在十一月下旬,大約十天的時間當中,寫下了我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研究所截至目前最重要的作品〈Read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Narrative of the Jin Ping Mei and its Reception〉。
我的研究對象,《金瓶梅》,不只是一部淫穢猥褻的「淫書」。大約成書於十六世紀末葉到十七世紀初葉的《金瓶梅》,本身就是一個研究中國白話小說值得注意的現象。從十七世紀到近代的三百多年時間裡,所謂《金瓶梅》,意謂的是清代康熙年間的張竹坡(1670 - 1698)評點的《張竹坡批評第一奇書金瓶梅》本。直到上一個世紀三零年代,約略刊行於明代萬曆年間的《金瓶梅詞話》本被發現,研究者於是因為張竹坡版本和詞話版本之間堪稱巨大的差異,獲得更豐富廣闊的餘裕去討論《金瓶梅》的成書、刊行流傳和評點在中國白話小說史上的特殊意義。《金瓶梅》作為一個文化現象,不是僅供窺淫獵奇的玩物,引用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蒲安迪(Andrew H. Plaks)教授的話說,它也是「修身養性的反面文章」(inversion of self-cultivation)。當然,就《金瓶梅》的錯縱龐雜來說,它永遠不會「只是」如此這般。
《金瓶梅》同時也是一部白話小說的「怪獸」。冗長的篇幅,中間充滿各式各樣的文體。諸如戲曲、佛經、誥命、打油詩、祭文,甚至是道士作法的念念有詞,全部像是不假思索,天下文章一大抄似的一網打盡。不只如此,長篇的故事當中,敘事還會自相矛盾,時序也偶有錯亂。《金瓶梅》,也是個一塌糊塗,亂七八糟的雜燴。我的研究,著重在《金瓶梅》現存最早的版本,也就是明.萬曆年間「詞話版本」的敘事和它刊行時的頁面排版之間的對應關係,對於閱讀、理解《金瓶梅》的雜亂所能夠發揮的作用。
《金瓶梅》錯綜紛亂,但是我可得要條理清楚。從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研究所畢業然後在哥倫比亞大學落腳的我,已經知道,我的文字就是「石牧民」被認識,被衡量的途徑。寫下〈祁彪佳《遠山堂曲品》、《遠山堂劇品》之語境與論述觀照研究〉的石牧民,所以被記憶成為一個劍走偏鋒而且瘋魔的斷章取義者。前輩學人這麼認為,老師、學長這麼認為,我自己這麼認為;學妹瑞鸞讀我的論文的經歷,讓我深信不疑地這麼認為。
那一段時間,我是像黑武士(Darth Vader)一樣目空一切的西斯(Sith)和復仇者,我的師長朋友是被我的狂躁不安襲擾的受害者;到現在,誰也無法清晰冷靜地去回想糾結扭曲的那一段時間和那一篇文字。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老師,謙謙君子的商偉教授,隔著時光和海洋看我在台灣的碩士論文,得以清楚地旁觀。他說:學術性的論述不好那麼洋洋灑灑、不可遏抑,像散文一樣;清晰的思考,嚴謹的架構,都需要以文字,以陳述的口吻去表達。
我能懂。
在美國求學,對倔強傲慢的石牧民而言,真正的挑戰是從前的一切都不作數,都不算。英文能力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至少沒有好到可以單刀直入,字字珠璣;論述能力沒有想像中那麼好,至少沒有好到可以深入淺出,井然有序……。我能懂,從前的一切都不算;我需要練就散文以外的文體,我需要善感以外的口吻。我整個學期都在這麼做。我向自己的內部尋找,找暨有的一絲不苟,暨有的理智,既有的嚴謹。暨有的,冷靜和沈著。
十一月下旬的一日,我在哥倫比亞大學的C. V. Starr東亞圖書館木質的大書桌前坐下來,開始冥想和書寫。寫的時候,一刻不敢也不願忘記;我的文字,就是「石牧民」被認識,被衡量的途徑。
我特意不去坐在一年級的時候喜歡的彩繪大玻璃窗下。我想像會有另一個如我一樣從異地來到美國的遊子,也如我一樣喜歡彩繪大玻璃窗下的位子。我不要打擾了他令自己勇敢的儀式。
十一月下旬的約略十天當中,我在東亞圖書館裡任何能夠找到的空位坐下,用緩慢的速度推敲,用緩慢的速度構思,用緩慢的速度完稿。我很是緩慢,緩慢到落後給時間的流轉。東亞圖書館要閉館了,我於是收拾行囊,轉戰開放時間更長的總圖書館,建築上鐫刻有我所景仰的偉大言說者們的名姓的Butler圖書館。
十一月下旬的天氣已是寒冷,我用身體去切開凝結的空氣,在暮色當中走向Butler圖書館;再獨自穿過Butler圖書館長長的階梯和冷清的廊道,找到大閱覽室當中適切的位置坐下。繼續用緩慢的速度和姿態書寫,繼續緩慢的花去三到四個鐘頭僅僅完成約略六百字的篇幅。夜色更深沈以後,再將身驅切進寒冷當中。空中雪花稀疏飄下。
走回諧和居,稍事梳洗以後躺下。天色在冰凍當中從漆黑變作明亮。我讓自己醒來,讓自己自眠床上坐起;讓自己走向東亞圖書館,讓自己接受任和閒置的座位。讓自己在東亞圖書館閉館以後走向Butler圖書館……。
如此約略十天,獨自走過冰冷空氣圍起的甬道,獨自走過稀疏的雪花,獨自走過哥倫比亞大學College Walk兩旁應景在暮色當中亮起的火樹,獨自走過Butler圖書館狹長冷清的廊道。然而並不孤單地完成我的〈Reading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Structure of the Narrative of the Jin Ping Mei and its Reception〉。並不孤單地。走在寒冷中,走在夜色裡,走在靜謐的長廊上,我總是感到那並不真實。寒冷、夜色和長廊,經常是四周播放有昨日又昨日的電影的甬道。在寫作的狀態當中的我,總是安靜並且封閉;寒冷十一月下旬中的我,所以不斷走過封閉而且死寂的,寫作碩士論文的昨日。走過張咪咪耐心的陪伴,走過秀茂大人、如姍和俐馨姊這些學妹們每天值班似的輪番打電話給我鼓舞的照看,走過不願稍停的思考讓我自己的存在開始顯得透明並且虛惘的專注;走過很多很多或者停格或者以為遺落的昨日,昨日當中有笑靨軟語也有倉皇沈痛。走過了我多半只是笑笑。讓昨日只是昨日。
我完成了關於《金瓶梅》的學術文章,即將成為我申請博士班的範文的學術文章。我知道, 我的文字,就是「石牧民」被認識,被衡量的途徑。範文寫成了交給研究現代文學的好朋友,美國人Anatoly先生修改。我繼續寫我的博士研究計畫,繼續準備申請博士班的文件,繼續依照Anatoly先生的意見修改我的範文。
日以作夜日以作夜,很多次很多次走過時光的甬道、圖書館的甬道、寒冷的甬道,完成了小論文,完成了申請博士班的前置作業,完成這一個學期。
甬道當中經常有的,昨日的投影,看上去已是好久好久好遙遠以前。遙遠到不必再憤怒,不必再追悔,只是靜靜地笑笑。
《金瓶梅》龐雜混亂,而我並沒有。黑武士和西斯剛愎孤行,而我並沒有。
圖片是明.崇禎年間刊刻的《新刻繡像批評金瓶梅》的插圖之一。
Rosita
2008-12-18 21:11:25
在每個時代,在每個地區,每個出版流傳者的手裡變變變。
好大好大一隻變形蟲。 2008-12-22 06:58:05
台灣版的金瓶梅都被刪得七零八落啦
版主回應
其實,這真是一本像是變形蟲的書哩。在每個時代,在每個地區,每個出版流傳者的手裡變變變。
好大好大一隻變形蟲。 2008-12-22 06:58:05
Living Stone
2008-12-15 14:25:17
有比我辛苦的爸爸、媽媽。
而且走在那些甬道裡的時候,
很清楚家人、好朋友都在我身邊。 2008-12-16 19:30:01
辛苦了!我的孩子,而有點心疼。
版主回應
不辛苦。有比我辛苦的爸爸、媽媽。
而且走在那些甬道裡的時候,
很清楚家人、好朋友都在我身邊。 2008-12-16 19:30:01
市面上有哪一本金瓶梅比較接近原著呀?
以下這一個網址裡頭,就是萬曆年間的《金瓶梅詞話》版本喔。
http://www.guoxue123.com/xiaosuo/jd/jpmch/index.htm 2008-12-22 07: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