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4-02 13:38:25Legends 詠

Miami - 1

 

對邁阿密的第一個印象是從這個塞車的高速公路開始的!

這個高速公路的路邊林地發生大火,

警察竟然就把路完全封閉, 頭上還有兩架直昇機一直盤旋...

 
 


塞車塞到車陣完全停下來, 旁邊的卡車駕駛開始保養起車子,

一堆人下車來東晃西晃, 另有一群人跑去對向車道玩耍照相,

還有人在那邊丟美式足球...

 
 

大概停了半個多小時又啟程了...

這一路上路況很好, 我也超速飆車飆得很快樂, 大部分時間速度都保持在 85 ~ 95 miles 之間 (135 ~ 150 公里);

這台租來的 MiniVan 性能跟平衡感還蠻不錯, 開到 100 多英哩的時候都還不會亂晃, 我喜歡!


 
 

邁阿密主要的海灘在他外圍的一個狹長的叫 Miami Beach 的島,

我們住在 Miami Beach 北邊...

 
 

就算沒有進入市區, 也是熱鬧的!

高級住宅, 公寓, 跟旅店一家接著一家,

所以當然要拿出邊開車邊照相的本領好好餵飽我的相機!

後座倒是不時傳來看到高級飯店的驚嘆聲,

可惜都不是我們的目的地...

 
 

其中有些公寓有大大的落地景觀窗, 陽台,

還有窗外的沙灘海景不說,

樓下就是自己的遊艇港,

天~

我也要住!


 

上一篇:Orlando Disney World - 煙火

下一篇:Miami - 2

阿楨 2007-04-02 18:09:14

看不出您的<旅行的意義>有談出啥「旅行的意義」?

是嗎?那我就貼上我以下的書評供你參考:

這叫「參考」?踢台還差不多!

《尋找消失的香格里拉》

1978年出生的美(國)女攝影師Kim Roseberry,卅歲不到,卻能寫出如此有反思性的旅行圖文書,不簡單!

不就是一本宣傳「香格里拉」神話的書,書名不是說要《尋找消失的香格里拉》了嘛!

別被書商的中文書名騙了,羅絲在書中一再反思「香格里拉」神話,她說:

「我懷疑,生活在香格里拉的人是否認為自己生活在人間天堂。遊客把這裡描繪得如天堂般和諧。對於外來者而言,在土地上耕作的人成為風景的一部分,就像一座山或一條河。距離使我們對這裡產生奢侈的美感。我們到這裡來只觀看一種外在的美。大部分的人都不在乎隱藏在這美麗面孔之後的種種細節。

當我告訴人們我在(緬因州)一個廣闊土地的農場長大時,他們會說:『我要是能生活在那裡該有多幸福啊!』但是我的成長根本不是那麼一回事(相反逃離了)。在我離開農場後,我才能欣賞它。

只有從外面看時,香格里拉才是天堂,和我的農場一樣。從內部看,就完全不同了。他們的生活是現實的,不是浪漫化。身為過客,我們不需要為了生存而每天和大自然搏鬥,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它最迷人的一面。」(p.73)

不用深入、「我在那兒只待幾天,印象最深刻的是被風吹得鼓脹的塑膠袋,它們在空氣中迴旋,隨著陣陣寒風在土地上飄蕩。它們無處不在,這種無法逃避的景觀讓我相當沮喪。我覺得悲哀,這種現代社會的廢棄物居然侵入了一個聖潔的藏族小城。」(p.26)

「最初,我有點沮喪,因為這些舞蹈像是只為了遊客而表演的。但我環顧四周,發現所有村民都在這裡,老人們微笑地坐在球場邊的土埂上。我聽見村裡的年長者說,村民為了這一天工作了四年。有幾十年沒有人跳這種舞,幾乎失傳了。現在要發展觀光,地方官員要求復興傳統舞蹈,叫那些還記得傳統舞蹈的老人教年輕人。當老人們坐在土埂上時,他們驕傲地看著辛苦的果實。也許他們想起了自己年輕時的意氣風發,當時他們身體強壯柔軟,是天生的舞蹈家。」(p.54)

但是「在中甸和德欽,我所到之處,人們都在訴說自己的貧窮。這些人生活在寬敞的住宅裡,有著牢固的家庭關係,享用新鮮的食物,有自己的廟宇和自由信仰的宗教,生活在世界上最美麗的環境裡,呼吸新鮮的空氣,在清新的夜晚能看見佈滿繁星的廣闊的天空。左這個世界上,很少有人擁有這樣的生活,但是他們卻不認為自己周邊的環境就是最大的物質財富。」(p.113)

「在地人無法對遊客帶來的大量財富視而不見。他們開始渴望得到過去從未感到需要的東西……當然,任何地區的人民都會經歷這種歷程。如何認識現狀並以何種方式與世界發生聯繫,只是時間的問題。」(p.110)

藏獨可不認為如此,青藏鐵路只會加速漢化導致西藏文化滅亡,而非與世界發生聯繫。

啥是漢化?就物質文化而言不就是現代化、西化!

《xx版旅遊叢書》

什麼叫《xx版旅遊叢書》?

就是一大堆各種版本的旅遊叢書,可是不知要評那本才好。

本來在展題<時空之旅>寫出下段話之後,可以不用再評旅遊書了:

「現代人受不了城市時空的壓迫,怎辦?逃到網路烏托邦去吧!據說那兒的世界和天堂差?p多,自由、永恆、一切無害、極度身心靈的享受,真的如此嗎?隨著網路泡沬,一切如夢幻泡影。要不旅行去如何?莫說觀光團、採購團,即使知性、文化、自助、探索之旅,果真去除的了對時空的虛無厭煩嗎?」

尤其讀到李維‧史特勞斯在《憂鬱的熱帶》(聯經,1989)開卷劈頭的一段話:

「我討厭旅行,我恨探險家。然而,現在我預備要講述我自己的探險經驗……在這十五年中間,我好幾次都計劃開始進行我目前要做的工作,但每次都因為一種羞辱和厭惡之感而無法動筆……我們到那麼遠的地方去,所欲追尋的真理,只有在把那真理本身和追尋過程的廢料分別開以後,才能顯出其价值……我自己覺得,這類描述居然相當受歡迎;有市場,真是一件難以理解的事情。描寫亞馬遊河流域、西藏、非洲的旅遊書籍、探險紀錄和攝影集充斥書店……看這類書籍的讀者,其判斷能力不但沒有因為這些著作而覺醒,反而要求多來一點這類精神食糧,然後狼吞虎嚥一番。」

李維‧史特勞斯是一位生在憂鬱的巴黎的反思現代文明之人類哲學家,要是余秋雨,即便再怎麽《文化「苦」旅》《千年一「嘆」》,他的旅遊文學不但成了一種「大歷史」形式的書寫文體,還造就了文化產業之商機。

人家是擁抱通俗的美學家嘛,只要筆尖的遊記散文能流出蒼傷的感情,史學的意義和反思就不用那麼計較了。

難怪推崇他的大多是文藝名人,少見史學名家。

這倒是「同行鄉愿,異行相嫉」了,不過由他當文化總監的《深度旅遊中國系列》(閣林,2000),模仿一般的「深度旅遊」叢書而已。反而是天下文化從《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選文、配圖、編出的四卷《余秋雨眼裡的中國文化‧攝影珍藏版》比較能圖文並貌。

可以了啦,比墨刻版充斥廣告的「自遊自在」叢書好多了。

旅遊的圖文和影音都只供參考,重要的是行前要做功課,才不會流於「到此一遊」。

那還得讀些《旅遊心理學》《旅遊文化學》《旅遊地理學》等的專著了?

又不是讀休閒、觀光、旅遊等系所或考導遊,如果要搞清楚旅遊目的地之伝統歷史和現實社政經等、才能去的話,那叫研究該地的專家學者,而非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