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05 14:08:08Ryan

流浪摩洛哥:離家與返家

 

如果把同樣的故事交給隨便一位平庸的美國導演,《流浪摩洛哥》就是一部迪士尼頻道闔家歡電影;如果交給沒什麼想法沒有自己切入角度的台灣導演,則會成為千篇一律的人生劇展電視電影。

 

但是這是卡洛琳林克,在過去將近二十年裡只拍了四部成長電影的卡洛琳林克。她是那麼地擅長處理family issue,那種家族成員之間微妙的、無須言語的、持續流動的關係,在她的細膩呈現之下,總是能夠湧現一種真誠靈敏的光彩。

 

有別於前幾部作品的女性視角,《流浪摩洛哥》是卡洛琳林克首度以男性為主角,一個笑起來像是帶了牙套的伊旺麥奎格,有著一股惡作劇式的淘氣和天真的十六歲少年的公路流浪記。從德國到摩洛哥,從校園到劇院再到沙漠,其間他經歷了一段愛情,也修復了與久違父親之間的怨恨與隔閡。聽起來很陳腔濫調,然而這正是卡洛琳林克過人之處,她擅長為成長電影中慣見的俗套改頭換面,為浪漫與現實找到一個絕美平衡。

 

《流浪摩洛哥》有點像是卡洛琳林克前幾部作品重要元素的綜合,廣袤無盡的摩洛哥大地讓我們想起《何處是我家》,少年與當地妓女之間的愛情彷彿《冰淇淋的滋味》跨越階級的兩小無猜,又好似《何處是我家》突破種族藩籬的相互瞭解。不過,與《流浪摩洛哥》在核心上最為相近的,其實是卡洛琳林克的首部長片,講述盲人家庭中唯一健康明眼女兒渴望「出走」卻又無法割捨父親的《走出寂靜》。

 

《走出寂靜》主人翁克拉拉片中一度離家並認識了一個男孩,墜入情網的同時也開始意識到自己應該要享有一個「正常」的童年,然而母親的過世卻又把她拉回聽障父親、拉回這個「不正常」的家庭。原生家庭的「結」,永遠是卡洛琳林克的電影中最沈重卻也最溫暖的負荷。他們只能相互依賴,相連的血脈不是說割捨就能割捨的,正因為如此,每一次的衝突與分離,經由卡洛琳林克的詮釋,最終都是基於「日後得以轉化成為另一種形式的和解與歸來」此一目的而存在著。

 

《流浪摩洛哥》或許沒有《走出寂靜》的純粹,也不及《何處是我家》的視野,但是二十年過去了,卡洛琳林克依舊如此謙卑地看待生命和宇宙,鼓吹不同族群之間的相互溝通,以一針見血卻不尖銳殘酷的方式告訴我們應當理解、接受現實,再努力做出改變,如此寬厚與溫暖,令我相當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