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1-29 04:03:25Ryan

2007金馬觀測站(三)華語電影(中)香港

.《跟蹤》Eye in the Sky
《跟蹤》是與杜琪峰合作十年的御用編劇游乃海首度編(和另一位御用編劇歐健兒合編)而優則導的處女作,銀河映象的班底演員群理所當然都來共襄盛舉。這部片描述香港警隊情報科成員跟監蒐證的經過,是頗具新意且劇情結構編排配置精準的類型電影。即使《跟蹤》的基調外觀上看來是黑色的,游乃海藉由一名新加入的菜鳥「豬女」完成入行第一個任務的「成長」作為電影的主軸,那種由懸疑而明朗,先悲後喜的情緒轉變,卻是十足銀河映象式的「勵志」色系。

《跟蹤》整個故事完成度非常高,從劇本結構佈局到技術執行面情調氛圍的掌控也相當到位,而且除了有著銀河映象向來偏愛的不確定感與宿命氣息,片末對於「明日」的愈加樂觀,也是近年銀河映象作品(例如與鄭秀文合作的《百年好合》等)對「後九七時代」態度上愈見明朗的映照。當然游乃海初執導演筒,免不了會被拿來和師父杜琪峰相比較。或許《跟蹤》在技術執行面不夠俐落,在訊息與批判層面不夠凌厲,最後的轉折與高潮更是以稍嫌簡單樂觀的方式來完成。或許《跟蹤》裡頭略帶黑色幽默的無奈與最終柳暗花明的結論,有點類似《PTU機動部隊》,但卻少了更複雜而微妙的政治投射,也缺乏屬於游達志自己更強烈的作者風格印記。然而以一部處女作品來說,無論是主題與核心概念的清晰完整,還是整個戲肉的飽滿,《跟蹤》仍絕對是令人眼睛為之一亮的。
.《男兒本色》Invisible Target
在台灣備受忽略,連院線都放棄而直接發行DVD的《男兒本色》,有點像是陳木勝在創作上的一個小小總結。從劇情結構來看,《男兒本色》延續了《特警新人類》對於年輕生命與成長的價值觀與堅持,也跟《新警察故事》、《雙雄》及《三岔口》一樣,分享著「如何走出傷痛陰霾」這個核心主題。

同樣藉由一樁犯罪事件,描繪警匪多方的後續狀態,但《男兒本色》並不似《三岔口》冥冥中把劇中要角導向悲劇性的宿命時刻(《三岔口》在這部份還蠻「銀河映象」的)。畢竟硬要去比對其故事文本是否隱隱暗示回歸後的香港政治情勢,對陳木勝來說,也真是太沈重了些。陳木勝跟吳宇森、杜琪峰、或是徐克,仍是不太一樣。我總覺得要在他的作品中挖掘歸納作者風格,或者去抽絲剝繭他拍的類型片裡的男性情誼,未免太強求了。陳木勝的強項,在於把一部戲劇性強烈的動作片拍得煽情好看,並在其中安插一些單純美好的標準港式正面訊息(他愛說教的程度則是跟爾冬陞有拼),讓觀眾有種重返八、九0年代港式動作類型片黃金時期的美好、簡單與純粹。

《男兒本色》片中所有的扭曲、分裂、結盟、彌補、悔恨,其實皆可在《新警察故事》、《雙雄》及《三岔口》中看到類似命題的一再變身。例如這回安志杰飾演的殺手足供玩味的良善態度,幾乎就是《三岔口》中吳彥祖飾演的殺手一角的改裝;而冷血殺人的吳京的邪佞悲劇性,則依稀宛如著《新警察故事》的吳彥祖及《雙雄》的吳鎮宇的合體。至於稚氣憨傻卻無比堅定的房祖名,在片尾高潮所發揮的煽情作用,則讓我想起了《特警新人類》降落傘下的曾志偉那難忘的神情身影。這樣聰明的資源回收模式,這樣從中改良、調整、發展、延續與重新排列組合,所堆積起來的高度,成就了數十年來香港電影工業最傲人的一環。無論武打動作的翻新與修正,還是爆破場面的調度、攝影剪輯的精準,以至劇本橋段的刪減添加整合,皆是如此。在香港電影已然跌到谷底的今日,大製作的《男兒本色》得以推出,終究是令人感動的。

‧《雙雄》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40219882/20040803165318
.《導火線》Flash Point
歷經《殺破狼》的驚喜與《龍虎門》的蒼白失血,葉偉信與甄子丹第三度合作的《導火線》,總算超越了前兩部作品,交出近年來「勉強」較令人滿意的一張成績單。這回《導火線》不再走《殺破狼》的銀河映像式詭奇宿命路線,它有點像在繼續消費《無間道》之後一系列臥底類型片的剩餘價值,把故事重心一部份放在身為臥底的古天樂在身份遭識破後,重新回歸白道與同事、女友間的互動,另一部份則是甄子丹對古天樂的兄弟情義。

「食飯戲」向來是葉偉信的強項,而這回《導火線》最主要的一場食飯戲,除了是劇情中段一個高潮重要轉折,還加入了動作元素,與以往較為不同。向來擅長把「小事」拍出動人韻味的葉偉信,這回也在僅有的篇幅內,透過甄子丹與飾演其母的羅蘭的對話,以呂良偉為首的越南幫三兄弟與失智母親夏萍的餵飯探望戲,以及古天樂臥底時期的泡麵生日晚餐,簡單而深刻地傳達了他向來對「家庭」的定義及看法。

雖然有部分情節類似邱禮濤導演的《黑白道》,但《導火線》並沒有那樣的悲切寫實,而是回歸香港動作類型片早期的紮實武鬥路線。司徒錦源編寫的劇本,這回前三分之二真的經營得不錯,每個角色該有的鋪陳都有照顧到。但為了打造出一個媲美《殺破狼》兩場華麗對決的最後對戰橋段,《導火線》的節奏感終究還是被打亂了。從草堆風聲鶴唳到廢屋寮的生死搏擊,古天樂與呂良偉相繼領便當的草率安排,只為了成就甄子丹跟鄒兆龍的最後PK。保全了官能刺激的純粹,卻是犧牲了實在的戲味。

《導火線》在片頭就打出大大的甄子丹招牌(他除了主演還身兼本片的製片及武術指導),在甄子丹強大閃亮又太過「明星意識」的「孔雀式」表演(老實說這種自戀有時還蠻惱人的,所以片中甚至安排了他穿泳褲卻被古天樂嘲笑愛現一身肌肉的自嘲橋段)的光環下,也反映出葉偉信近年作品在個人風格上的漸趨黯淡(他自己曾在某次訪談中說過他本來就希望拍「大」電影讓更多觀眾看)。或許葉偉信對大場面的駕馭能力,是逐年正面成長的,然而對於影迷如我來說,他曾經是一個這麼令人驚豔的作者,如今的轉變,終究是感覺有點可惜…。

‧葉偉信相關作品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61673046/20051202230303/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35865056/20040305064700/
.《C+偵探》The Detective
《C+偵探》當然不是什麼了不得的重要電影,但很意外的,這卻是有史以來我最不厭惡彭氏兄弟的一次。這次是彭順單飛執導,連拿兩屆金馬影帝的郭富城再度頹廢演出,雖然受限角色格局而陪榜性質濃厚,但其實在少了《三岔口》及《父子》裡那種痛徹心肺的「得獎場」式演出之後,我很驚訝地發現,郭影帝不但確確實實地開竅了,而且正式邁向更高的一個層次。這個大近視,有點膽小的頹廢私家偵探角色,詮釋難度並不算高、內心情緒層次轉折也不大,郭富城隨手演來,竟散發出一股迷人的孩子氣,即使明明是個痞子卻又性格可愛討喜。

「C+」既是「私家」的諧音,也有種「三流中最好」的意思。這回彭順以一樁尋人案為起點,描述郭富城飾演的彆腳偵探彷彿輪舞般抽絲剝繭徹查相關人士,卻衍生成一案扣一案的連環死人案件。不但說故事方法在港片中難得見到,在重重疑點中摻雜從生活小細節出發的小小黑色幽默,也讓我小小驚喜了一下。《C+偵探》不似彭氏兄弟以往作品硬要塞進一些很八股的正面道德訊息,而最後的真相大白也不怎麼驚人。然而比起彭氏兄弟以往的《見鬼》系列或是《鬼域》及《死亡寫真》,飄著異國(泰國)風味的《C+偵探》,反倒在一片謎霧中散發出完全不同以往的迷離魅力。

我比較好奇的是,這個連環死人事件是否只是個開端?因為前面密佈的重重疑雲,種種蛛絲馬跡都指出絕對與偵探幼年時即失蹤的父母及廖啟智所飾演的探長有關。難道是想說反應好的話,可以繼續拍續集嗎?順帶一提,本片國粵語版本在收場不盡相同,還是推薦看粵語版本。

‧《鬼域》影評: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legend1976/3/1277503508/20070102110802/



附記:
‧2007金馬影展完全推薦片單:
http://www.wretch.cc/blog/davidlean&article_id=8765789
http://www.wretch.cc/blog/davidlean&article_id=8766390


米倫 2007-12-13 05:40:17

C+偵探我有看,還滿驚悚的,我幾乎從頭嚇到尾,上禮拜日看,到現在還有疑心..有些問題也解不開

版主回應
有這麼驚悚嗎? 2007-12-13 13: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