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2-05 19:22:00Ryan
尋找生命的出口(上)
有一些電影在談人性,談原本潔淨無暇的人性,因為周遭的誘惑、逼迫、折磨而逐漸變質的人性。帕索里尼改編自薩德小說的遺世鉅作《索多瑪120天》如是;哈利虎克(Harry Hook)改編自諾貝爾得主威廉高丁名著的《蒼蠅王》亦然。以下這兩部電影,既提到了媒體的嗜血猙獰;也探測了被壓迫的人性的極限。
˙《虛擬監獄風雲》The Experiment
1971年,美國著名的「史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以大學生為實驗對象,要他們扮演監獄警衛與囚犯,好從中觀察人性的心理變化。2002年,德國導演Oliver Hirschbiegel把故事背景移到今日德國(改編自Mario Giordano以該實驗為背景的小說《Black Box》),拍成了《虛擬監獄風雲》。敘述以Moritz Bleibtreu(他曾在《蘿拉快跑》裡飾演等待蘿拉救援的沒用男友)為首共二十名志願者,或為高額酬金或因其他因素而加入這個實驗,他們將被均分至警衛組與囚犯組,穿上各自的警裝或囚裝後,他們必須盡責扮演他們被分派的角色,在全程攝影監視的模擬監獄裡待滿兩週,才能拿到高額酬金。有那麼一點「Big Brother」等真實電視秀的味道。
就如同社會縮影般,這二十個來自各階層的受測者從一開始的興奮好奇,逐漸轉化為服從與不服從的角力掙扎。警衛不准施行暴力管制、囚犯必須服從監獄裡所有規矩。他們相互不滿、反抗、想盡辦法讓自己好過些。不過這部電影不免再度讓我想起我的軍旅歲月。唉,一兵、二兵、上兵、下士、少尉、甚至校級將級……,從軍的目的人人不同,只因衣領繡著的代表自己的官階,就必須好好「扮演」自己在這場遊戲中的角色,因而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事。甚至,學校裡的老師與學生、職場上的白領階級,都是一樣的…。
很可惜編導為了噱頭過度渲染文本的奇觀爭議性,而缺乏對於角色的失控行為模式背後的深層動機研究;研究人員(在上位者)與受測者(在下位者)的曖昧關係也很可惜地被簡化為一邊只想得到研究結論、一邊只想拿到酬金,讓本片在娛樂之餘少了《鋼琴教師》等優質心理驚悚劇的餘韻不絕。
˙《最後勝利》Series 7: The Contenders
說到真實電視秀,《最後勝利》是年輕導演Daniel Minahan(他曾擔任《顛覆三度空間》I Shot Andy Warhol的編劇,《最後勝利》是他的導演處女作)對當前風行歐美電視界的真實電視秀提出的最大質問。到底,真實電視秀會發展到什麼地步?到底真實電視秀的極限在哪裡?三點全露纖毫畢現?真槍實彈性愛秀?還是預知死亡記事之殺人直播?
《最後勝利》以綜藝化的喧擾揭開序幕,告訴我們第七季的生存遊戲將由上兩季的冠軍 – 懷孕七個多月的暴力媽媽唐恩,挑戰另外五名參賽者。六人手段不論、以殺掉對方維持自己生命為最後目的,To kill or to be killed?不涉情感、陌生人之間的殺戮也許很簡單,但是當另一個參賽者 – 癌症末期的傑夫,揭露他是唐恩的初戀男友的身份後,局面開始混亂……。
Daniel Minahan以錄影帶的粗粒質感讓他的嘲諷更貼近真實;以手提攝影為觀眾製造近身偷窺的滿足感;力求演員的非專業化,滿足銀幕前妳我近身偷窺的愉悅;有如MTV般以拼貼的方式串連每個橋段;最精彩的莫過於節目揭露唐恩與傑夫的舊情人背景後,惡意般地在兩人首度交手時襯上當年的定情曲,還順道穿插一段回憶青澀戀情的爆笑MTV(背景音樂是Joy Division的歌《Love Will Tear Us Apart》),再理所當然地打上極煞風景的旁白及字幕:「究竟——誰才是最後贏家?」。
整部片子緊抓住真實電視吸引人的三大要素(幽默、八卦、不可預測性),嘲諷似地嵌入我們正在觀看的真實電視秀(也就是電影裡的戲中戲)中。於是,當整個秀的氣氛被拉到最高潮時,銀幕前的我竟也全然墜入這個陷阱裡。我開始想,身為觀眾的我在看《最後勝利》這部電影,是第一層;這部電影裡描述的,關於「Big Brother」電視節目公司製作節目、操縱觀眾,是第二層;然後我們真正在觀賞的,也是電影裡的假想螢幕前的觀眾正在觀賞的,關於唐恩等六個競賽者的種種、關於虛構出來的真實殺人電視秀的種種文本,其實是第三層……。那麼,誰才是老大哥?是身為觀眾的我?還是本片編導?還是出資發行的電影公司?
短短的八十分鐘,壓縮了六位參賽者的介紹訪談及近身直擊,還得身負嘲諷媒體的野心,不免讓角色的情感拉鋸呈現出牛奶糖似的童話幻象。我比較樂觀地相信,Daniel Minahan其實以這樣膚淺的交代方式暗示真實電視秀的膚淺,嘲笑電視機前面觀眾腦袋的膚淺!而那個有點《人咬狗》、《厄夜叢林》變體版的結局,其實聰明的Daniel Minahan的超然一笑!他正在對著銀幕前的我說:「瞧,你不是老看不起真實電視秀?你以為我來嘲諷會編出什麼高明的結局?還不就是這樣啦?一部嘲諷真實電視秀的電影,你還想期待它怎麼收尾?」。
畢竟,這不是真實電視秀,這只是一部仿製、嘲諷真實電視秀的電影。
˙《虛擬監獄風雲》The Experiment
1971年,美國著名的「史坦福監獄實驗」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以大學生為實驗對象,要他們扮演監獄警衛與囚犯,好從中觀察人性的心理變化。2002年,德國導演Oliver Hirschbiegel把故事背景移到今日德國(改編自Mario Giordano以該實驗為背景的小說《Black Box》),拍成了《虛擬監獄風雲》。敘述以Moritz Bleibtreu(他曾在《蘿拉快跑》裡飾演等待蘿拉救援的沒用男友)為首共二十名志願者,或為高額酬金或因其他因素而加入這個實驗,他們將被均分至警衛組與囚犯組,穿上各自的警裝或囚裝後,他們必須盡責扮演他們被分派的角色,在全程攝影監視的模擬監獄裡待滿兩週,才能拿到高額酬金。有那麼一點「Big Brother」等真實電視秀的味道。
就如同社會縮影般,這二十個來自各階層的受測者從一開始的興奮好奇,逐漸轉化為服從與不服從的角力掙扎。警衛不准施行暴力管制、囚犯必須服從監獄裡所有規矩。他們相互不滿、反抗、想盡辦法讓自己好過些。不過這部電影不免再度讓我想起我的軍旅歲月。唉,一兵、二兵、上兵、下士、少尉、甚至校級將級……,從軍的目的人人不同,只因衣領繡著的代表自己的官階,就必須好好「扮演」自己在這場遊戲中的角色,因而做出一些身不由己的事。甚至,學校裡的老師與學生、職場上的白領階級,都是一樣的…。
很可惜編導為了噱頭過度渲染文本的奇觀爭議性,而缺乏對於角色的失控行為模式背後的深層動機研究;研究人員(在上位者)與受測者(在下位者)的曖昧關係也很可惜地被簡化為一邊只想得到研究結論、一邊只想拿到酬金,讓本片在娛樂之餘少了《鋼琴教師》等優質心理驚悚劇的餘韻不絕。
˙《最後勝利》Series 7: The Contenders
說到真實電視秀,《最後勝利》是年輕導演Daniel Minahan(他曾擔任《顛覆三度空間》I Shot Andy Warhol的編劇,《最後勝利》是他的導演處女作)對當前風行歐美電視界的真實電視秀提出的最大質問。到底,真實電視秀會發展到什麼地步?到底真實電視秀的極限在哪裡?三點全露纖毫畢現?真槍實彈性愛秀?還是預知死亡記事之殺人直播?
《最後勝利》以綜藝化的喧擾揭開序幕,告訴我們第七季的生存遊戲將由上兩季的冠軍 – 懷孕七個多月的暴力媽媽唐恩,挑戰另外五名參賽者。六人手段不論、以殺掉對方維持自己生命為最後目的,To kill or to be killed?不涉情感、陌生人之間的殺戮也許很簡單,但是當另一個參賽者 – 癌症末期的傑夫,揭露他是唐恩的初戀男友的身份後,局面開始混亂……。
Daniel Minahan以錄影帶的粗粒質感讓他的嘲諷更貼近真實;以手提攝影為觀眾製造近身偷窺的滿足感;力求演員的非專業化,滿足銀幕前妳我近身偷窺的愉悅;有如MTV般以拼貼的方式串連每個橋段;最精彩的莫過於節目揭露唐恩與傑夫的舊情人背景後,惡意般地在兩人首度交手時襯上當年的定情曲,還順道穿插一段回憶青澀戀情的爆笑MTV(背景音樂是Joy Division的歌《Love Will Tear Us Apart》),再理所當然地打上極煞風景的旁白及字幕:「究竟——誰才是最後贏家?」。
整部片子緊抓住真實電視吸引人的三大要素(幽默、八卦、不可預測性),嘲諷似地嵌入我們正在觀看的真實電視秀(也就是電影裡的戲中戲)中。於是,當整個秀的氣氛被拉到最高潮時,銀幕前的我竟也全然墜入這個陷阱裡。我開始想,身為觀眾的我在看《最後勝利》這部電影,是第一層;這部電影裡描述的,關於「Big Brother」電視節目公司製作節目、操縱觀眾,是第二層;然後我們真正在觀賞的,也是電影裡的假想螢幕前的觀眾正在觀賞的,關於唐恩等六個競賽者的種種、關於虛構出來的真實殺人電視秀的種種文本,其實是第三層……。那麼,誰才是老大哥?是身為觀眾的我?還是本片編導?還是出資發行的電影公司?
短短的八十分鐘,壓縮了六位參賽者的介紹訪談及近身直擊,還得身負嘲諷媒體的野心,不免讓角色的情感拉鋸呈現出牛奶糖似的童話幻象。我比較樂觀地相信,Daniel Minahan其實以這樣膚淺的交代方式暗示真實電視秀的膚淺,嘲笑電視機前面觀眾腦袋的膚淺!而那個有點《人咬狗》、《厄夜叢林》變體版的結局,其實聰明的Daniel Minahan的超然一笑!他正在對著銀幕前的我說:「瞧,你不是老看不起真實電視秀?你以為我來嘲諷會編出什麼高明的結局?還不就是這樣啦?一部嘲諷真實電視秀的電影,你還想期待它怎麼收尾?」。
畢竟,這不是真實電視秀,這只是一部仿製、嘲諷真實電視秀的電影。
下一篇:來到東方的勞倫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