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05-18 00:57:52aRthuR

【魅‧男‧搖滾】- III

其實,整部半世紀的搖滾樂史,不過就是一群魅男(Glam)跟龐克(Punk)們搞出來的......



三、一九七○,壞到不行

其實貓王也是個十足的 punk。

他特立獨行、極端個人化的性格,特殊的髮型與狂野賣性的舞台演出,不就是條活脫脫、鐵錚錚的龐克漢子麼;The Rolling Stones、The Who作風強烈的反社會行為,Jimi Hendrix、Jim Morrison荒誕不經地像不定時的炸彈,駭人的破壞行為與掛在嘴邊的性解放,連披頭四跟貓王晚期都不諱言喀藥了。

「壞」字訣,幾乎可以說是搖滾魅男的精神指標了。

面對美國六○年代的迷幻樂與民謠的影響,英國在六○末到七○中葉分別產生了兩支音樂潮流,一是由「超級樂團」(Supergroup)所形成的「重搖滾/重金屬」(Hard Rock/Heavy Metal)與「前衛搖滾」(Progressive Rock),從此影響至深至鉅;另一就是「壞到不行」的龐克運動(Punk Movement)。

一九七五年越戰結束,民謠失去了控訴的舞台,卻為反商業機制所利用,大量複製無關痛癢的泡泡糖音樂,於是搖滾的子民們興起了更「反」、更「壞」的集體意識,狂操猛幹地引爆樂史上的第三次搖滾革命(第一次為其形成之時;第二次則為一九六四年披頭四的誕生)- 龐克狂潮。

雖然龐克的音樂型態與年代定義是由媒體與樂評人「事後諸葛」所指稱的,但英倫的龐克運動卻是深受如The Velvet Underground所代表的 ”New York Punk” 與先前的「摩得(Mod)文化」交互影響之下的產物。而Punk跟Mod的文化有點類似地都是從衣著風格開始的,堪稱龐克體質最健的The Sex Pistols,即是在經紀人Malcolm McLaren與名時尚設計師Vivienne Westwood伉儷聯手打造下掀起龐克文化的旋風;與Andy Warhol之於The Velvet Underground、David Bowie之於Iggy Pop有相仿的師生關係。

從此時期的代表樂團The Sex Pistols與The Clash的表演風格當中,可以清楚看出他們得自The Rolling Stones與The Who的真傳,只是大環境的持續惡化,使得他們的無政府主義、暴力傾向、破壞反抗、悲觀黯淡升高到極限。而音樂內容,在初期只是為了對於後民歌時期 “easy listening” 不屑的反動,強調粗戾毛邊的風格,往往只是三個簡單和弦的強力循環,甚至標榜「不會樂器」,因為對他們來說,吉他是用來摔的,不是拿來彈的!

雖說 "Glam(Glamorous)Rock" 一般指涉的是師承自David Bowie華麗風格、女裝、同/雙性戀與異教文化的Iggy Pop(在電影「絲絨金礦」(Velvet Goldmine)中可見其曖昧影射的端倪),加上由Marc Bolan所帶領的T. Rex,與對岸以Andy Warhol為總舵手的美東魅男搖滾交互輝映所代表的派別,但不可否認的,從貓王到The Clash,皆是富於龐克態度與魅男形式的 "Glam Rockers",其影響力除了延續至後龐克與新浪潮外,更「世代交替」地「毒害」了後起之秀如Aerosmith、八○年代的Mötley Crüe、九○年代的Guns N' Roses、甚至是世紀末的日本視覺系樂團,實是搖滾樂史上一個值得大書特書的有趣議題。


□入門推鍵盤:

藝人名稱:T. Rex
1971/Electric Warrior/Reprise

藝人名稱:The Sex Pistols
1977/Never Mind the Bollocks Here's the Sex Pistols/Warner

藝人名稱:The Clash
1979/London Calling/Epic


□延伸電影推薦:

1986/Sid and Nancy/Alex Cox
1993/In the Name of the Father/Jim Sheridan
1998/Velvet Goldmine/Todd Haynes
2000/Billy Elliot/Stephen Daldry



(按)作者所屬原文收錄於【流行音樂‧魅力‧男】,商周出版,2002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189222



originally posted: 2001-10-03 16:59:56
妤妤 2007-05-20 14:40:09

好酷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