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07 17:47:00發夢工場

兩談Match Point











(1)
我相信倫伯真正回勇了,很喜歡這套電影(立刻跳到我的倫伯5大)倫伯以往的嚴肅電影必須借助其他作品變奏而成,(今次是杜斯妥也夫斯基,是郎心如鐵,也是他自己的作品歡情太暫),本片初看時不覺新鮮但本片win就係win在最後10多分鐘的決勝局,仲有結尾的那記match point,活地在這記好球裡除了把玩哂觀眾的期望外,更深切地點了題,呼應了片首,還把擅場的幽默感來個補中,讓人難忘

雖然本片冇倫伯以往對愛情的透徹,強調肉慾,但反而令劇本更心無旁貸,鏡頭亦是近年運用得最好的一次,譬如不只一次用構圖突顯主角與那個家庭的格格不入,寫意即興的爵士樂過渡為嚴肅高檔的歌劇也十分貼切倫伯今次的戲路轉變,最後一定要提的是Scarlett Johansson,我相信這位凡間尤物的角色是不作他人選的,而她的表現亦冇得頂,給電影帶來很強的力量,尤其對男人而言,難怪倫伯都按耐不住,下套戲要返回鏡頭前親自與Scarlett Johansson談談情




(2)
這是一套有關命運如何影響人的電影,驟眼用連串巧合令主角扶搖直上,令他介入兩個女人之間,令他道德墮落,也決定他的結局,但是和其他充滿巧合的電影不同(如極地戀人),細看下迷片的巧合不是一面倒地引領主角到最後境地的,這就像漢文對阿加斯,那堆巧合即使不是旗鼓相當,也至少是有來有往,有時甚至有利於主角擺脫舊生活: 像兩個健康的人長時間不能懷孕,是一種巧合;如果主角妻子一早懷了孕,主角便更難離開了,但是他卻不能把握這些契機,一如那場泡湯的三星期假期也沒有警醒到主角......沒有把握這些叉燒波,便難怪對手給你一記無情的扣殺了(最關鍵的好球恐怕就是情婦撞到主角還在倫敦的一幕...那幕之後主角已陷入冇得拖的2擇其1境地),雖然本片強調了命運的重要性,但一如網球比賽的match pt,又或是足球比賽的pk,都只是不能把握機會的後話,況且最後的鏡頭已告訴我們: 即使有命運替你善後,大輸家也不見得換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