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0-10 23:59:12阿烜
回顧過去,找到問題,並解決他。
今天到高雄三餘書店參加講座「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30」,主講是陳懷恩導演和王耿瑜導演。
對於台灣新電影我目前看過的不算多,可是每一部都很喜歡,像是高中時看的有:改編黃春明先生小說的《兒子的大玩偶》、《蘋果的滋味》、王童導演的《稻草人》,以及攝影師李屏賓的紀錄片《乘著光影旅行》,再來就要到大學,去年觀賞完了楊德昌導演的《獨立時代》和《一一》。
去年是在美術欣賞課時,才真正、真正認識「台灣新電影」這個名詞。過去雖然很喜歡這些電影,卻不曾自己去找來看,多由老師在課堂播放為主。我只記得高中班導說他多麼喜歡侯孝賢的電影,美術老師介紹了蔡明亮導演當時為羅浮宮所拍的紀錄片,還有參加人文社會科學營的時候,有老師提到了蔡明亮導演的《臉》。現在想想當時應該要多去研究的啊!不過再悔嘆也來不及了,因為那時的我根本除了教科書和每周幾話的動漫畫以外,都不怎麼涉獵,連課外書也閱讀的不太多,真是浪費了最美的光陰啊(笑)
今天我也沒料想到會播放整部紀錄片,原先以為只有導演要來聊天的說xD
紀錄片採納了國內外電影人、文化人對於台灣新導演的看法和他們深受的影響。紀錄片非常用心在鏡頭轉換和音樂上,讓人很享受於其中。例如在《戀戀風塵》裡有火車過山洞的場景,紀錄片也去找了有山洞的場景接續著。追尋著紀錄片的腳步會先從泰國、法國、荷蘭、阿根廷、日本、中國,最後回到台灣。跟著此路線,才清楚看見台灣新電影所影響的範圍多麼廣大。雖然台灣新電影中有一部分是談及當時台灣的外省與本省的糾葛,這一段歷史情結錯綜複雜,改變了台灣的文化樣貌,然而仍有許多外國人願意去理解,去看這遙遠的東亞小國所創作出的深刻內容。還能發現好多外國人談論著楊德昌導演,他對於生存在城市中的人們的觀察,是可以超越國籍的,是描述當代全球所共同面對的一種人與人的藩籬。
林懷民先生在片中說八零年代的主軸是撞擊。在我未出生的那個年代裡,社會對於自由、平權有了更多渴望,戒嚴的苦悶,和美日斷交的困境,社會急需改革的力量。藝術家感受到了,他們透過各種創作去體現人民的聲音。台灣新電影就在這樣的狀況,導演們相互依靠,強烈碰撞新興的電影手法敘說屬於這個年代的故事。
在陳懷恩導演和王耿瑜導演的對談下我也有滿滿的收穫。
我尤其喜歡聽他們談論創作。陳懷恩導演說對於他而言,當年的他擁有了「無知的熱情」,根本不管自己月領多少,就跑去當電影場記。他說:「也許是物慾少吧?」我到覺得是他對電影的熱愛早已超過那些物慾。聽他這麼說,對於未來能領多少,我開始不太害怕了。總之要找到能讓你具有熱情的事,生存所需,也許不會是最難的。還記得前幾個月看到有文章說現在已經不是可以追求夢想的年代了,反過來想現在不追求,什麼時候你還能追求?難道過去的年代更適合嗎?其實我不相信,因為例子就有現在所論的台灣新電影,當時籌措資金一定也不容易,而政府更是一隻假裝他看不見的手,那些導演卻仍然可以激發創意,寫下動人寫實的故事。
我真的很喜歡導演們談論生活的悲喜、創作的喜悅、社會的現況。雖然論及台灣人的「美感教育」和「教育」都相當沉重,但反省後,可以發現問題,就能找到解決辦法。
謝謝還有導演(或是任何藝術家),以犀利的眼睛觀察社會,在他們眼裡,一定不會只有藍綠,而是更全面的、更宏遠的現狀。
很高興今天我能聽聽這些人論及當年,了解歷史,或許也是對國慶日的另種慶祝吧?
中華民國,生日快樂!
上一篇:Artic tav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