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8-19 00:34:47*小太陽*

當局者 旁觀者

有一些辯論賽,輸了,原因無他
沒發現自己在原地踏步而已
所以,被做比賽與否,裁判公正與否,場上想贏的辯士沒資格說

比賽需要裁判,而不是看場上雙方自己決定
正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道理
否則,學辯論的人,大家邏輯都這麼好,怎麼找不出真理呢?
就像前述者,大家都想贏,所以容易迷失某些自己




生活裡
贏,到底重不重要,有多重要?
當局者迷的道理多少人願意接受,是否願意誠心纳諫?
比賽,說服裁判者勝,人生呢?
僅用言語說服,要他人相信,這樣的人生原則行不行得通?
親眼所見,用心所感受,才該是值得相信的吧?! 這是人生呀!






管別人是什麼

在我看來,人生講求的是實事求是
但跟結果論不相同,因為過程也算是事實的一種
只要是事實,不管是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心體會,都好
不用華麗的字眼來說服,願意相信有些事實沒有肯定的邏輯
無須去說服他人的心,搞不好硬是套自己的原則理念給別人,只會令人更排斥


小孩子學會走路,不用再讓媽媽抱,是種”結果”
但是,期中會跌倒,會受傷,會哭泣,會想要再讓媽媽抱...
這些對我來說都是為了某個目標而努力,必然的過程
願意大方而坦然的接受 包容
若小孩跌跤一次,或偶爾想學走偶而不想學,更甚沒真的打算要學,只想被抱著
試圖用哭鬧來說服亦或者博取同情,一輩子要被抱著,這就無法接受了
這不是為了達到上述的”結果”而努力
因為即便獲得了永恆被抱著的關懷,這並沒有將想要的結果轉換成事實
空談空談, 那言語說服了又有何價值?
人生與辯論得有些區隔才行,於是評判的方式也不會是說服者勝





要理性亦或者感性,我決定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