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04-05 00:56:13逆古居先生
教師評鑑分級:白色恐怖再臨?
這是上課時候 老師希望我們運用績效管理的理論結合教師評鑑分級的時事
寫篇社論 然後幫我們投稿到報社 並且標題要明確聳動
沒有被登出 不過還是想放在新聞台上
教師評鑑分級:白色恐怖再臨?
應重視社會現存偏差 避免淪為打壓異己工具
教育部有意推動教師評鑑分級,除了教師團體本身,其他利害關係人如家長、學生與學界等大部分皆表贊同,一項良好的評鑑制度值得期待,自然是希望能夠公平客觀地進行評鑑。只是對於台灣當前教育體系的亂象,諸如家長藉關說希望能夠選擇好老師、各校教師徵選委員會向應徵者收賄等等,如果純由學校內部自行評鑑,則評鑑分級制能否保持客觀,還是最後淪為校內高層打壓不聽話老師的工具,抑或變為通通有獎的娛樂節目?
就績效管理的角度而言,評估的指標建構,需要考量到準確性與合理性,並且能夠兼顧參與的專業性,並讓受評者參與指標建構,透過充分的溝通以求達成共識,產生合適的指標。而若要作為一個良好的評估指標,需要的特質則主要包括了能精確測量的有效性、兼具信度與效度、目標的明確性以及能夠區別差異的有效性,並且掌握績效管理學者Bossidy所言的原則,採用什麼衡量標準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如此,所評估出來的資訊才能夠是有效且可被信賴的(valid and reliable)。
這項教師評鑑分級制度,很明顯地受評者即是教師,但在最近的報導中可以得知,全國教師會對於這項制度還存有懷疑,甚至不清楚詳細評鑑的內容為何,這顯示在建構評鑑分級的同時,並沒有讓受評者參與制度設計,更遑論是進行充分的溝通,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這項指標的合適、健全與否自然可以合理地懷疑。績效評估的觀念,若不能產生一套可以讓利害關係人都信任的評鑑制度,那麼當然不是一項良好的制度。
況且台灣當前的教育體系實在也很難讓人放心,例如一位具有教師資格的老師要順利進入一所學校任教,都必須先賄賂打點該校的高層,在這種名聲已經不乾淨的情況下,學校高層甚至是上級單位諸如教育部,有沒有可能透過這個評鑑制度來實行打壓異己的意志呢?倘若不會,那麼會不會反過來變成是大家都有糖吃的評鑑呢(例如公務人員人人都是甲等)?這就是信度與效度的問題,評鑑若由教育體系自評,很容易產生流弊;若委由外界評鑑,則國內還未有一個具有公信力的評鑑機構;若由學生與家長評鑑,則恐怕產生老師為討好學生而鮮少管教的後遺症。
上述的問題,都是目前教師評鑑分級必須要克服的問題,如果這項制度能夠再納入利害關係人與受評者的意見,並且注意信度與效度的問題,以及評鑑目標能夠具有明確性,那麼相信不會有人反對一項立意、內容皆美的評鑑制度。
2005/03/30
*圖取自http://www.chilin.org.tw/info/%E6%85%88%E6%9E%9733%E6%9C%9F%E5%AE%8C%E7%A8%BF/%E5%9C%96%E7%89%87/sos.jpg
寫篇社論 然後幫我們投稿到報社 並且標題要明確聳動
沒有被登出 不過還是想放在新聞台上
教師評鑑分級:白色恐怖再臨?
應重視社會現存偏差 避免淪為打壓異己工具
教育部有意推動教師評鑑分級,除了教師團體本身,其他利害關係人如家長、學生與學界等大部分皆表贊同,一項良好的評鑑制度值得期待,自然是希望能夠公平客觀地進行評鑑。只是對於台灣當前教育體系的亂象,諸如家長藉關說希望能夠選擇好老師、各校教師徵選委員會向應徵者收賄等等,如果純由學校內部自行評鑑,則評鑑分級制能否保持客觀,還是最後淪為校內高層打壓不聽話老師的工具,抑或變為通通有獎的娛樂節目?
就績效管理的角度而言,評估的指標建構,需要考量到準確性與合理性,並且能夠兼顧參與的專業性,並讓受評者參與指標建構,透過充分的溝通以求達成共識,產生合適的指標。而若要作為一個良好的評估指標,需要的特質則主要包括了能精確測量的有效性、兼具信度與效度、目標的明確性以及能夠區別差異的有效性,並且掌握績效管理學者Bossidy所言的原則,採用什麼衡量標準就會得到什麼樣的結果。如此,所評估出來的資訊才能夠是有效且可被信賴的(valid and reliable)。
這項教師評鑑分級制度,很明顯地受評者即是教師,但在最近的報導中可以得知,全國教師會對於這項制度還存有懷疑,甚至不清楚詳細評鑑的內容為何,這顯示在建構評鑑分級的同時,並沒有讓受評者參與制度設計,更遑論是進行充分的溝通,在這樣的狀況之下,這項指標的合適、健全與否自然可以合理地懷疑。績效評估的觀念,若不能產生一套可以讓利害關係人都信任的評鑑制度,那麼當然不是一項良好的制度。
況且台灣當前的教育體系實在也很難讓人放心,例如一位具有教師資格的老師要順利進入一所學校任教,都必須先賄賂打點該校的高層,在這種名聲已經不乾淨的情況下,學校高層甚至是上級單位諸如教育部,有沒有可能透過這個評鑑制度來實行打壓異己的意志呢?倘若不會,那麼會不會反過來變成是大家都有糖吃的評鑑呢(例如公務人員人人都是甲等)?這就是信度與效度的問題,評鑑若由教育體系自評,很容易產生流弊;若委由外界評鑑,則國內還未有一個具有公信力的評鑑機構;若由學生與家長評鑑,則恐怕產生老師為討好學生而鮮少管教的後遺症。
上述的問題,都是目前教師評鑑分級必須要克服的問題,如果這項制度能夠再納入利害關係人與受評者的意見,並且注意信度與效度的問題,以及評鑑目標能夠具有明確性,那麼相信不會有人反對一項立意、內容皆美的評鑑制度。
2005/03/30
*圖取自http://www.chilin.org.tw/info/%E6%85%88%E6%9E%9733%E6%9C%9F%E5%AE%8C%E7%A8%BF/%E5%9C%96%E7%89%87/sos.jpg
上一篇: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