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28 17:02:24賴瑞鳥

行銷中華職棒_樂觀職棒「品質希望工程」

(圖:誠泰Cobras謝佳賢人形立牌)

「誠泰Cobras與La new高熊正攜手推動台灣職棒的希望工程」—無論你支持何隊、同不同意這項說法,台灣職棒今年在兩支新軍加入後產生了鉅大質變確是不爭的事實。

變在哪裡?有人說:「Cobras的球衣看起來就和外國職棒球隊一樣高級,商品也比較精緻」,有人說:「La new主場澄清湖棒球場的女生廁所永遠乾乾淨淨、甚至提供衛生紙,每場比賽前後都看到專人在擦椅子」,有人說:「我最討厭煙味,澄清湖球場將吸煙區與非吸煙區隔開,感覺差好多」…看出來了嗎?一般身為職棒新兵,誠泰與La new英雄所見略同地選擇提升品質作為市場的進入策略。

球賽是職棒產業的「核心產品」,內容除了最主要的球員戰力、拼勁展現之外,從售票、球場、活動、商品都包括在內,顧客花費250元不僅是觀看球場內的拼鬥,而是消費由球團提供的整套服務流程,例如從球迷購票、到體育場館入口等待排隊開始,前場服務提供人員、服務環境及其他觀眾的互動,均會影響觀眾對職棒的知覺服務品質」。再以新世紀行銷學中最熱門的「體驗經濟」觀點作類比:消費是一個過程,消費者願意為這類體驗付費,因為它美好、難得、非我莫屬、不可複製、不可轉讓、轉瞬即逝,它的每一瞬間都是一個「唯一」。因此,若要吸引消費者(球迷)願意繼續花錢消費(球賽門票、衍生商品…),球團對於服務流程的每一個環節都不應該忽略。

行銷專家一致認為無法體悟「品質」的重要性卻始終是阻擋台灣職棒行銷從A跨升至A+的最大罩門,都已經職棒十五年了,某些球團主場比賽的食品與商品販賣感覺還像「夜市攤」,球員身上的球衣十五年如一日、今年鑲滿廣告貼布更被球迷加上「丐幫八袋長老裝」封號…。雖說國內以學生為主的職棒消費者口味多還停留在追星以及看熱鬧上,對於品質構面的要求並不嚴苛,但是如此產品內容顯然無法吸引品位以及消費能力更高的中產階級已是不爭的事實,又在水準更高、更精緻的大聯盟與日本職棒賽事隨處可及的現在,可想見連學生族群也會變得愈來愈「龜毛」,球團若不痛定思痛、從根本改起,就算行銷花招玩得再多恐怕也很快用老。

誠泰Cobras耗資千萬打造國內從未見過的高質感商標、球衣以及系列商品,提供消費者「耳目一新」的視覺饗宴;La new高熊的視覺呈現雖不若同梯生搶眼,砸下大錢認養加上細心經營孵出的澄清湖主球場服務品質消費者只要用過都說好—兩支職棒新軍攜手推行的「品質希望工程運動」已經在台灣職棒市場激起一陣不小的迴響,無論最後結果是成是敗,都希望它能為國內職棒球迷以及球團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