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04-22 20:45:48Yvette

淒美的親情故事:《親愛的小莉》

 

                                                                Dear Mili

By Wilhelm Grimm

Retold and illustrated by Maurice Sendak

 

 

 

Maurice Sendak 幫別人畫的繪本都是可愛的小人兒,可是自己寫的或是改編的故事都有一種詭異的氣氛。這一本《親愛的小莉》是威廉格林為了安慰一個甫喪母的八歲小女孩而寫的故事,因為事關戰爭和生死大事,每一個人的表情都非常嚴肅,很嚇人。不過,也許這才是現實世界。

 

故事大概是說一個戰火喧天的小鄉村裡,一個媽媽把小女孩送進森林裡躲起來。一路上有小天使照顧,她躲進一個慈祥老人的小屋。過了三天,連小天使都長到和 Mili 一樣大了。戰爭結束,老人要小莉回家,約好日後再見。小莉告別老人和小天使,帶了老人送的一朵花回自己家。回到家才發現媽媽已經是非常老的老太太。第二天早上,鄰居發現她們母女倆,一對老太太床上放了一朵花相擁而眠、溘然長去。小莉回來接引媽媽到那個安詳的國度去。

 

封面的顏色很美很柔和,可是緊張的氣氛塞滿每一角落。連兩旁的小天使都沒有笑容。

 

 


 

 

長出鱗爪的滿天烏雲應該是狼煙。狼狗倒是很鎮定,但是樹上的小天使遮著他的眼。這不是安穩的家園,所以母親必須想辦法幫女兒保命。

 

 

 

 

雖然小莉的位置看起來很安全,可是遠方拿武器的男人們看起來卻充滿危險。這時候的小莉連鞋子已沒了。

 



 

小莉在老人的花園小屋住了三天,這三天是人間五十年。她自在快樂度過每一刻,臨離開前,莫札特已經領了合唱團在背景處唱歌。讀者可以想像 Mozart 的曲子:輕盈、歡欣。危險已經結束。

 


 

小莉從「小腳妹」變成「大腳妹」回來,象徵她長大也表示她內在力量茁壯。那一顆開滿紅花的樹也區隔了時空。想像得到,小莉不管幾歲,在媽媽心中都是當年離開的樣子。實際上,她也是半老的女子了。媽媽祈禱能在生命最後一刻再看到女兒一面。她看到了,所以當晚就安心離開了。

 

  

這故事淒美到一種境界。假如我小時候也看到這本書,一定很生氣。沒能留下來和媽媽同甘共苦,讓她獨活五十年,都是遺憾呀!

 

 

 

Further reading: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grimmpress&f_ART_ID=479250

(郝廣才先生介紹 Dear Mili)

 

藝術呈現

 

書名

Dear Mili

作者/繪者

By Wilhelm Grimm

Retold and illustrated by Maurice Sendak

 

文字

故事

因戰爭分離的一對母女重逢的淒美親情故事。

情節

戰事起,媽媽將小女兒小莉送進安全的森林,小莉在裡面住了三天,實際上是五十年。三天後帶了時間老人(或神)的一朵紅花回來看媽媽。兩人相擁而眠,兩個老太太溘然長逝,再度回到神的懷抱。

主題

母女親情、死亡與天堂

敘事觀點

第三人稱

衝突

小莉的媽媽無可選擇的狀況下,將小莉託給神。

邏輯與想像力

非常「愛因斯坦」或是非常「浦島太郎」!時間原素的操控成熟。

語言

原來的格林民間童話敘述法。

是否適合朗誦?

非常適合父母朗誦給孩子聽。

是否可作為圖書治療文本?

死亡的安慰(威廉格林就是這種狀況下寫出來安慰小朋友的呀!)

親子共讀?

是!比較安全。

 

繪圖

版面設計

一邊字一邊圖的傳統敘述畫法:按時間推移。

人物造型

故意不守寫實規範。

氣氛

華麗淒美。

細節暗示

小天使和狼犬都在保護小莉。

驚喜

莫札特又來了!這一次還帶了合唱團。

故事連接線索

小天使的變化。

每一頁的焦點

小女孩的腳。

趣味性

可以玩「找天使」遊戲!每一張天使的表情都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