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介紹一次「娘娘腔」奧利佛
Oliver Button Is a Sissy
By Tomie DePaola
這個故事和
Stephen Daldry 導演的電影 Billy Elliot 《舞動人生》幾乎一致。也許林懷民先生的傳記拍出來也是這樣吧?!溫馨、令人佩服又感動。
這本書可以撫慰很多不想爭强鬥勝的男孩。這位父親的表情可能也說明大部分父親對兒子的期待。所幸他總有一些自我安慰的說辭,例如「學跳舞也算運動」。最後因為他的開明想法,成就了一個藝術家。
書名直指 Oliver 的綽號,彷彿從負能量開展,實際上,書中他受欺負的篇幅很少,反而都是他享受藝術活動的各種歡樂場面,縱使「臭男生」為難他,一直也有强悍的女同學保護。
這種表現方式更寫實,而不致流入濫情的編寫。
Oliver輸了比賽,可是爸爸、媽媽和老師對他的表現非常驕傲,請他去吃大餐。本來第二天 Oliver還裝病不肯上學,到了學校才知道同學已經用行動表示他們的欽佩。這一頁實在非常催淚,因為前一頁 DePaola 還故意畫一堆站在牆前擋住一半的字,害人以為「臭男生」又要嘲笑他,不過畢竟這已經是第三十頁了,兒童書的作者才不會這麼差勁呢!
這一頁一直放到最後才出現,延宕讀者的期待,造成一種緊張,而且和封面對比,等於解決一個衝突,情節扣得相當好。
藝術呈現
書名 | Oliver Button Is a Sissy《奧立佛是個娘娘腔》 |
作者/繪者 | Tomie DePaola |
文字 | |
故事 | 彷彿電影《舞動人生》的兒童版。 |
情節 | 長得可愛的奧立佛只喜歡藝文活動:畫畫、扮裝演戲、跳繩和跳舞。爸爸希望他去打球,可是他球技太差,只會讓男生欺負,救他的都是女生。有人在學校牆上寫上 “Oliver Button is a sissy.” 來侮辱他。後來媽媽帶Oliver 去學跳舞,老師幫他報名才藝比賽。Oliver 的踢踏舞雖然沒有得名,卻讓同學真心佩服,第二天上學,牆上的一個字改掉了…… |
主題 | 對生活週遭男生性別氣質的思考。 |
敘事觀點 | 第三人稱 |
衝突 | 線性時間,漸進敘述。小男孩被眾男生欺負的難題。 |
邏輯與想像力 | 溫馨的對比。 |
語言 | 畫面和文字互補交織進行。 |
是否適合朗誦? | 是。 |
是否可作為圖書治療文本? | 是。 安慰那些比較陰柔的男孩。 |
親子共讀? | 可共讀,兒童自行閱亦可。 |
繪圖 | |
版面設計 | 顏色和畫面都非常協調,非常注意細節營造的氣氛;從頭到尾都很溫馨。 |
人物造型 | 不脫傳統壞孩子/好孩子的對比方式,可是那些「壞孩子」都只是不思考的小呆瓜,表情好可愛。 |
氣氛 | 情節發展四平八穩,從頭到尾都有大人支持。 |
細節暗示 | 小讀者從一開始就知道Oliver 一定會成功,因為他的 inner power 很強,而且除了那幾個白目男生,所有人都支持他。 |
驚喜 | 最後獲得的認可:Oliver Button is a Star! 還有,DePaola 很喜歡在畫面上塞進他的其他繪本。(這算置入性行銷還是諧擬搞笑呢?) |
故事連接線索 | Oliver 舞動的韻律。 |
每一頁的焦點 | Oliver 自在歡喜的表情。 |
趣味性 | 壞孩子真的畫得太可愛了! |
Tomie DePaola官網:
http://www.tomie.com/main.html
訪問 Tomie DePaola:
可愛小孩念 Oliver Button Is a Sissy:
http://www.youtube.com/watch?v=Z19BdQzodM0
搞笑戲劇版:(這些男生會不會太大了?!)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8r6UyTeZjA&feature=rel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