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7-10 00:11:57Yvette

尋找一個開始的點

 
只要稍微認識 Yvette 的人都知道這傢伙做事情從來只憑一股狂熱。因為喜歡海豚而做過很多奇怪的事,最誇張的是:一九九八年還搭飛機跑到中山大學、夜宿西子灣去參加【海洋與文藝研討會】。那場研討會當然非常精采:四語同步翻譯的盛會裡,涵蓋文學、美術、音樂、攝影和紀錄片…..大會網羅國內外許多和海洋文化相關的 great speakers: 有英國劍橋大學來的Cedric Watts(剛好Yvette 那一年暑假在劍橋聽了他的兩場絕妙演講)、香港中文大學來的詩人兼文評家 Shirley Lim 林秀玲、中山本校的余光中先生、鍾玲……。可是,吸引
Yvette 千里跋涉而去的原因只有一個:廖鴻基和楊世主!(結果還賺到王慶華的珊瑚報導!)

第一次讀到廖鴻基的作品應該是《中國時報副刊》上刊載的〈鐵魚〉,心裡狂喊:「就是這樣!就是這樣!散文就應該寫成這樣!」打漁人的海洋是我連嗑藥幻想都無法企及的陽剛世界,可是那裡卻不是戰場,而是一個讓我邊讀邊暈船的母親世界。Yvette 好奇,什麼樣的人會寫出這種作品?樸拙可是又有初入行的那種匠人鑿痕;自然親切,可是又忍著一肚子的話要說……原來是棄筆從漁、乘桴浮於海的黨外黨文宣!這位漁夫家裡只有鋼琴、沒有待補的漁網,這位漁夫壯年才上船,每天吐到「死死去(sea sick)」也下定決心不走回頭路……

《討海人》每一篇都帶我回到宜蘭和基隆,我家編織的漁網、舅公家釘製的魚箱……以及在舅公的漁船上工作那些疼我的叔叔伯伯。
《漂流監獄》中已經夠內斂的廖鴻基呈現他更細緻的內省時空。
《鯨生鯨事》則標誌他用文學實現社會使命的開始:我們是一個海洋國,不是一個封閉的小島!

去中山大學,我心裡只有一個問題要問他。

終於捱到了廖鴻基和楊世主的場次:楊世主一張一張播放她們研究計畫拍攝的各種海豚照片,而廖鴻基則一張一張解說。萬萬沒想到(可是很容易理解)廖鴻基的聲音是這樣子溫柔!幻燈片放映完畢,開放現場與會人員問問題,有一個女生舉手,用一種非常「學術的語氣」問:「請問你從打漁的身分變成作家,是不是有什麼心裡調適的階段….(大意是這樣,口氣更差!)」我們這一排的「觀眾」全都倒抽一口氣!廖鴻基非常有耐性的回答完畢。

這一場會議結束,我趕緊跑過去問我的問題,問得結結巴巴,好像一個小 fan!「翻車魚到底有多大?」(我當然可以查百科全書呀!我想知道他怎麼比喻嘛!)
「大概就一個雙人床那麼大!」
然後,Yvette 問了他一些有關他才剛剛成立的【黑潮文教基金會】……

三天後回到台北,在上課的時候朗誦了廖鴻基的一段文章,有兩個學生很感興趣,下課跑來問【黑潮文教基金會】的相關資料,我把廣告書籤給了她們。第三週她們從花蓮回來,中間下課又跑來找我,激動到不行:「我們去坐了賞鯨船,廖鴻基親自開船,我們跟他講了老師上課說的話,然後他沒跟我們收船費…..」(這會兒張目結舌的人是我!)

後來廖鴻基陸續再出書,都是海洋、滿滿的海洋!有一個學生畢業後去唸東華大學的創作研究所,學期中寫了一封信來報訊:她跑去旁聽廖鴻基老師開的通識課程,有一次廖老師把船開到外海去寫作,關掉船引擎之後沒多久聽到吵鬧聲。廖老師心想:「海豬仔!」這太尋常了,懶得起身理牠們。沒想到吵鬧聲越來越大越來越大,他只好走出船艙。抬頭一望,就完全傻住了:成百成千的海豚將他團團圍住,努力表演給他看……

廖鴻基的寫作有點「黏」,我想很多專用抽象思維過日子的男人大概沒辦法看這種作品!我喜歡他用的比喻:用主觀換客觀。例如:


*** *** *** *** *** *** *** *** *** *** *** *** *** *** *** *** *** ***
沙灘上擱淺的漂流物堆積如山,像是大海受不了颱風浪而暈眩、嘔吐在灘上的穢物。海與岸之間,漂流物堆積成一道壯觀的圍牆。被岸上遺棄隨洪水沖漂下海的雜穢物,彷彿岸上不要的,海水也同樣不要。這時的大海,不斷揮舞長白浪臂,將海面上的漂浮穢物推回岸上……(《尋找一座島嶼》 p.124)
*** *** *** *** *** *** *** *** *** *** *** *** *** *** *** *** *** ***

廖鴻基找到生命中的一個點重新開始,我覺得這非常重要!


其實,現在一定有人正在說:「台長打出來的字還不是這麼黏?!」
BINGO! 那就再給你一個例子吧! 今天去【台灣的店】買《楊逵文選》,順手買到廖鴻基的《尋找一座島嶼》,坐在【怡客咖啡】就把這本書囫圇吞完。讀到第四十三頁的時候,笑到憋不住!
*** *** *** *** *** *** *** *** *** *** *** *** *** *** *** *** *** ***

(有一群想要撿便宜的漁民跟蹤漁獲經常大好的漁夫順仔,結果諜對諜,還是被順仔甩掉…)

順仔掌握這時機,悄悄關船燈,回頭海面拾起那盞空標燈,關了所有燈火,摸黑暗地裡莎喲哪啦,遠走高飛。

啊!講起來實在冤枉,用心計較老半天,不過望想今夜陪伴君側,哪知良心這般狗咬去,轉頭作你去。
「咿、咿、咿、咿…….」當明白是怎麼一回事後,整晚,我腦子裡都是歌仔戲、哭調仔吟聲。連船邊水聲都化作「咿、咿、咿、咿…….」
*** *** *** *** *** *** *** *** *** *** *** *** *** *** *** *** *** ***

(有沒有覺得很耳熟?愛唱歌仔戲的人這麼多!!!)

對了! 在這場合遇到慧芳--Wend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潮文教基金會】

http://www.kuroshio.org.tw/html/us_company.htm

 
Yvette 的老家宜蘭頭城臨海,那是多麼深邃的太平洋!!
 
 

上一篇:〈逃避現實〉

下一篇:這也算專長吧?!

Yvette 2010-02-18 12:04:12

重新歸檔的時候發現這一篇:
嘿嘿~~~那時候想也沒想到,我居然有這機會幫Shirley Lim 的新書寫介紹文。
人生機緣呀!
假如我只教過她的詩 "To Li Po" 而沒有這一次並肩坐著聽論文發表 (那一場是〈拉威爾的《鏡》之中的海洋意象),我也不會把她的詩集挪去請她簽名,更不會在十年後答應書林出版社寫介紹了。

Nita 2007-08-11 00:28:34

天啊!原來我錯過那麼多精彩的對話!Janet 文采直逼YV,直不可小歔。高三一年造就了學生,犧牲了自己。不過今年特殊再加一隻大犬。罷了。只好趕進度了。

版主回應
好!妳很認真!
記大功一次!
2007-08-12 10:21:33
Yvette: 不忙不忙... 2007-07-12 21:07:01

就在我的臥室大櫃子裡,每天看得到,只是沒打開而已!

李立群的確應該注意他的聲音表情,上回在國家劇院看他和金士傑和顧寶明演 ART, 都好像在聽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