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悅讀筆記】慢活,就能遠離疾病~~自律神經健康人50招
作者:小林弘幸
譯者:洪逸慧
出版社:天下雜誌
出版日期:
會注意到這本書,是因為一年前因為頭痛頻頻發作,至榮總的頭痛門診又看不出所以然時,決定換到台安新成立的頭痛門診去看,是一個有點驕傲的女醫生,一開始就叫天使先做個腦波和自律神經的檢查,一周後看報告時,才告訴天使:嗯,你的自律神經是失調的…腦袋裡都是緊張波,工作壓力很大嗎?
天使:啥?自律神經是啥?幹嘛用的
醫生:你不知道?就是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啊
天使:。。。。。。(到底是啥鬼)
就這樣,天使開始注意起這幾個名詞:自律神經、交感神經、副交感神經,我想,一般人沒事應該也不會去注意這回事,醫生你太高估一般民眾了…而且,聽起來就像是自己準備一副害了了的感覺…..但,這就是弔詭的地方,當你開始注意某一件事後,就會發現居然一直充斥在身邊,健康兩點靈重覆找不同醫師來說明,今年,也讓天使發現了這本書,當下就立刻結帳回家拜讀。
究竟什麼是自律神經呢?自律神經支撐著我們生命活動的基礎,擔任非常重要的機能。主要區分為<交感神經系統>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兩大類,人類的身體,在較為活躍的白天,由交感神經支配,人體會呈現積極活動的狀態,在夜晚放鬆時刻,則由副交感神經支配,人體會呈現自由放鬆狀態,因此,可想而知,如果兩者不能平衡的在正確的時間支配人體,一直保持某一方高度活動,就會造成身體的不平衡,進而引發各種人體的疾病。因此,「有意識地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將能改變你的一切;而控制自律神經的重點,一言以蔽之,就是<慢>,意識到<慢>,慢慢呼吸、慢慢行動、慢慢生活,如此一來,稍顯低下的副交感神經的活動程度將會提升,自律神經也會開始變得平衡。」
在自律神經的平衡中,如果是因為大幅度地傾向交感神經而影響身體健康,則容易罹患傳染病(例如.季節變換時,感冒的人容易變多),如果是因為大幅度地傾向副交感神經而影響身體健康,則容易形成憂鬱症等心理疾病(例如.會覺得休息也沒辦法消除疲憊,較沒有耐性,總是覺得煩躁等)
作者在書中用許多淺顯易懂的文字與小故事,告訴我們許多養生的道理,例如:
提升副交感神經的機能,高血壓就能獲得改善: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都適症狀會遍及全身的可怕疾病,因為都會傷害血管內皮細胞,而自律神經是透過支配身體的生命線<血管>,在無意識中控制構成身體的六十兆個細胞,若血液流動不佳則細胞激低下,身體將無法充分發揮原本具備的能力,因此,若能改善生活習慣,提升副交感神經,讓血管舒張、變寬,血流改善,血液因此得以普及全身各處的細胞,使末梢血管的血流順暢,就能讓身體各臟器恢復發揮實力,自然就能改善這些症狀。
睡眠不足是自律神經的大敵:自律神經一天內會有變動,平日從傍晚到夜裡,副交感神經的作用程度會上升,呈現副交感神經稍處優勢的狀態。但若睡眠不足,在副交感神經應該處於優勢的時段裡,又不斷刺激交感神經,就會導致副交感神經失去上升的好時機,就容易造成副交感神經作用程度低下,及自律神經失衡、血液流動惡化。
為便秘所苦的人,一大早請喝一杯水:腸胃是由副交感神經支配的臟器,但早上是副交感神經容易低下的時間,因此,早上的第一杯水,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刺激副交感神經作用,以調整自律神經的平衡。
不吃飯卻還是沒辦法成功減肥的原因:交感神經是身體呈現積極活動狀態時運作的自律神經,因此,一旦交感神經的作用低下,能量的代謝量便會減少,而不進食,腸子不會蠕動,自律神經便會失調,導致血流惡化、腸道中的消化吸收變差,因此,如果想要維持自律神經的活性,又期望盡快看到減肥的效果,作者建議,可以中午的飲食為中心,大幅減少早上及晚上所攝取的卡路里,喝下充足的水分,同時配合規律的生活及一定程度的運動來提升副交感神經,才是較為理想的減肥法。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有趣卻有點顛覆想法的小短文,邊讀可以邊確認自己以往所認知的概念、想法,或是自己的生活習慣到底是不是造成狀況不好的原因,是蠻值得找時間翻一翻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