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6-30 13:16:37Laisir
企業創新的螺旋---融合創造新知
國際管理大師野中郁次郎(Ikujiro Nonaka)與竹內弘高(Hirotaka Takeuchi)曾於1995年共同著作的《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The Knowledge Creating Company)一書,截至目前仍在管理學領域引領風騷,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甚至稱其為「經典之作」。兩位作者以組織知識創造新理論,加上新增的論點與辨證、研究案例,與日本一橋大學國際企業策略研究所(International Corporate Strategy , ICS)的數位學者,共同推出《企業創新的螺旋》(Hi-totsubashi on Knowledge Management)一書。
作者指出,外在環境不斷變化,變化速度愈來愈快。這些變化包括了新型態的競爭、市場和供應鏈的全球化、人口統計結構的趨勢、勞動力的改變、地緣政治學的權力遊戲等。企業必須不斷、迅速調整因應,否則就得面臨「不變革只有等死」的命運。
知識管理成為當今每個管理者面臨的議題核心。知識一旦創造出來隨即就變得過時的事實,使得企業若要求生存就得不斷地創造新的知識。知識本身是由兩個看似彼此相反的要素組成的:外顯知識和內隱知識。組織透過內隱知識轉為外顯知識、以及外顯轉內隱的過程,從而創造出新的知識。新的知識是透過「融合」創造出來的;所謂「融合」是持續協調、超越彼此相反事物的動態過程。
作者群於書中介紹了六組需要加以融合才能創造出新知識的相反事物:(1)內隱/外顯、(2)身/心、(3)個人/組織、(4)由上而下/由下而上、(5)階級制度/工作小組和(6)東/西方;如同知識創造的過程,管理者必須擁抱、培養、融合兩種看似彼此相反的特質,才能不斷地自我超越。書中並以個案研究為主,說明頂尖企業如何創造新知識的實務、知識創造過程的理論基礎說明,共同化、外顯化、結合和內化(SECI)模型、以及組織如何協調內部的知識螺旋。
此外,並闡述如何以「力場」(ba)、辯證思維和SECI模型的結構理論為企業建立一套以知識為基礎的理論。書中並有篇章詳加介紹知識管理和主流管理思維和實務的整合,以知識觀點探討產品概念的創新、全球競爭、組織內部網路、決策過程、品牌塑造的能力、資訊科技等管理概念和實務,另有實際個案說明新創組織如何創造新的知識。此一極具前瞻性的著作,值得企業人士深入閱讀。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叢書與發行組經理)
作者指出,外在環境不斷變化,變化速度愈來愈快。這些變化包括了新型態的競爭、市場和供應鏈的全球化、人口統計結構的趨勢、勞動力的改變、地緣政治學的權力遊戲等。企業必須不斷、迅速調整因應,否則就得面臨「不變革只有等死」的命運。
知識管理成為當今每個管理者面臨的議題核心。知識一旦創造出來隨即就變得過時的事實,使得企業若要求生存就得不斷地創造新的知識。知識本身是由兩個看似彼此相反的要素組成的:外顯知識和內隱知識。組織透過內隱知識轉為外顯知識、以及外顯轉內隱的過程,從而創造出新的知識。新的知識是透過「融合」創造出來的;所謂「融合」是持續協調、超越彼此相反事物的動態過程。
作者群於書中介紹了六組需要加以融合才能創造出新知識的相反事物:(1)內隱/外顯、(2)身/心、(3)個人/組織、(4)由上而下/由下而上、(5)階級制度/工作小組和(6)東/西方;如同知識創造的過程,管理者必須擁抱、培養、融合兩種看似彼此相反的特質,才能不斷地自我超越。書中並以個案研究為主,說明頂尖企業如何創造新知識的實務、知識創造過程的理論基礎說明,共同化、外顯化、結合和內化(SECI)模型、以及組織如何協調內部的知識螺旋。
此外,並闡述如何以「力場」(ba)、辯證思維和SECI模型的結構理論為企業建立一套以知識為基礎的理論。書中並有篇章詳加介紹知識管理和主流管理思維和實務的整合,以知識觀點探討產品概念的創新、全球競爭、組織內部網路、決策過程、品牌塑造的能力、資訊科技等管理概念和實務,另有實際個案說明新創組織如何創造新的知識。此一極具前瞻性的著作,值得企業人士深入閱讀。
(作者是中國生產力中心叢書與發行組經理)
上一篇:成長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