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10-14 20:58:54星空之下

色戒,看了沒?

好友來信問我對電影「色戒」的想法,我很坦承地回答她:「不會想去看」,理由是張愛玲的文字已經足夠吸引人了,電影是導演對她的作品解讀,不一定是張的本意,像色戒這麼短篇的故事,留,給讀者無限的想像空間,每個人的解讀或許不盡相同,那麼誰最貼近張的想法呢?答案可能只有張愛玲知道,可惜她已經無法回答了。

這就是閱讀有趣的地方。可以跨越時空的限制,揣摩作者的心思,我喜歡這樣的方式:慢慢咀嚼、細細品味,每隔一段時間重讀張的作品,都會有不一樣的想法或感受。所以張愛玲的作品很值得收藏,因為百看不厭啊!

將文字拍成電影,雖然影像比較容易震撼人心,但也容易轉移焦點。且看報紙上評論電影「色戒」的文章,關注的幾乎都是同一件事,大概就能理解我為什麼不想看這部電影了。

我不知道張愛玲寫色戒時,是否真有所謂的「創作原型」?但我看到色戒拍成電影出名後,就有所謂的"xxx 的家人"站出來細說當年,真覺得很不以為然。又看到媒體也跟著一窩蜂去挖些陳年舊案來比對現實中的人物和小說中的主角,,更覺得無聊。為什麼不能用輕鬆的心情讀小說,非得去考証這是發生在誰身上的故事呢?對於xxx 的家人站出來"對號入座",除了沽名釣譽,我想像不出他們還有什麼目的。所以關於他們的報導,也是看看就忘了,不會有太深刻的印象。

張愛玲一系列作品中很清楚的脈絡是:在政治動盪不安的大時代裏,人們如何生活?那時代的人關心什麼?想什麼?做什麼?她在紀錄一個時代,用小說的方式。

張愛玲是"獨善其身"類型的人,她永遠用“冷眼旁觀"的態度看著週遭一切的人事物。
好友說她是"自我主義非常濃厚的人",我倒覺得她是不受世俗價值觀限制的人。因為她的思想超越當代人太多了,所以人們很難親近她,而她也樂於與人保持距離。

只要提到張愛玲,話匣子總是停不下來,這位謎一般的女子,即使已經不在人間,卻仍然能夠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而且歷久不衰。我相信未來還會不斷地有人翻拍張的小說,她的名字永遠不會被世人遺忘。

2007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