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1-04 10:45:13啃羊

讀後感 -- 生死循環


簡體字的陰陽二字,恰是使用了月、日的偏旁,在一個文化背景滿溢太極
兩儀相對的東方古國裡,簡體的竄改,雖是混亂了既有的造字法則,但仍是擺
脫不了源遠流長的古文明的洗禮啊!

作為一個執筆之人,作者時而置其身於客觀地位,旁觀描述這片海棠葉上的病態;時而又親臨其境,與故事主人翁對話,只不過,嚴肅的身分與表面下,其實又蘊藏著對這個社會的深層憐惜和喟嘆。以有意為之的創作動機而言,雖然報導文學的本質乃根據於事實,但加上「文學」,實就已攙入了若干作者的主觀,在剪裁內容、屬句行文之間,早已表露了作者的強烈主觀,而後,藉由事件的「選擇性」陳述,顯示出特定的主題概念和諷刺意味。

生死與陰陽,既如同一片望不見彼此透明層,在相對的概念裡,生與死雙方
,都一直檢視對彼;也如同兩邊都塗上水銀層的雙面鏡,忠實的反應此世的真實狀貌。而究竟是真實抑或虛假,無止循環或者終歸盡路,難道是除卻死生、區別彼此,甚至是心無罣礙地面對,就能穿梭其中,而有稍微、些許的了解的嗎?

流不斷五千年的黃河之水,龐龐然數以億萬計的子民,我們向以固有的文化自矜。而傳統之美雖造就了這一個無可取代,也獨一無二的東方古國,卻也不免作繭自縛。夾在對鬼神超等自然力的懾畏,與新世代對於世人的博愛的衝擊與矛盾中,我們的確不能,也無法去責難這一整個封建的,自私的,故步自封的社會,畢竟,傳統所帶來的束縛太深,對死亡的敬畏,我們看得太過莊嚴慎重,慎重到我們都忘了去思索生命其實擁有更大的力量,一種可以抗衡死亡的、不朽的力量,我們要的,就是發現這種力量,去闡明更多生命的意義、價值,以及存在感。

到底歸來,生死終是一種循環,只不過,我們無法確知這種循環,是出在同一人,或不同一人身上;是一種婦產科到太平間的短暫過度;又或者是一種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慨然氣象。縱使抿卻死生大關又如何?重要的是,如何要十五億的人丁,在動靜之間,都找到延續生命的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