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04-13 16:39:00尚未設定

論秦始皇與秦的滅亡( 下)


三. 一統山河下的千古偉業?
馳道縱橫與文字錢幣的統一 / 修築長城與土木大興

馳道縱橫與文字錢幣的統一
秦帝國修築的五條主要交通要線,不僅在當時具有抵禦匈奴和進軍東南、嶺南以及西南地區的考慮,也有著出巡各地─監視列國殘存勢力的考量,更對秦文化的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有著大大的影響與意義。司馬遷曾在《蒙恬列傳》中提到他從北部邊境返回長安,便是經直道而歸。

大修交通要道,不僅有利於鞏固邊防,對於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繫和控制,加強中央集權、維護多民族國家的統一都發揮極大的作用。

而秦始皇的統一文字,使小篆和隸書更加規範化,易寫、易書,實乃中國文字變革上的一大創舉。中國這麼個幅員遼闊的大國,各地風土民情、土語方言皆不相同,卻能因文字的統一而有著豐富的學術文化交流。

再者,政治的高度統一必定建立於經濟、文化上的統一,秦始皇一系列推行的統一政令、統一文字、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的措施,不管是對當時或是後代的影響都是利遠多於弊。由此可看出秦始皇的高瞻遠矚,謂之「千古一帝」實當之無愧。

修築長城與土木大興
秦長城西起臨兆,東至遼東,越陰山穿蒙古,宛如一條巨龍般蜿蜒曲折於九州大地上。美國人登陸月球時,據說在月球上只能看到荷蘭的海波大提與中國的萬里長城。

關於長程的史料相當豐富,在此筆者就不一一詳述,直接論述對長城的看法。長城並非始皇才開始修築,自始皇後修築長城也是眾多朝代的浩大例行工程。但是長城真的具有如此固若金湯的防衛效果嗎?觀看歷史上多次外族入侵,匈奴五胡契丹女真蒙古,在南下侵略時幾乎是無往不利,長城的存在對之並無任何影響阻礙。漢高祖劉邦在平成(長城南)被匈奴圍的險些淪作階下臣,只得以和親作為談判;明代皇帝向來愛修長城,但明英宗依然輕易的被瓦刺擄了去。反觀盛世時期,漢武帝的討伐匈奴造成匈奴的大遷徙;唐太宗反對修長城,認為:「隋煬帝勞百姓,築長城已備突厥,卒無所益。」;清朝康熙皇帝不願接受臣工修築長城的提議,而以整修木蘭圍場最為代替,對康熙來說,木蘭圍場是各族部落領袖匯聚一堂,以狩獵大宴等進行外交的重要場合,成功的外交便是康熙為大清朝修築的長城。

由歷史上可看出,真正的國防是建立在強大的國勢上,弱國修築長城的理由就是因為無力對抗。那麼筆者要質疑的是,秦王朝當時的國力仍無力與匈奴對抗嗎?一般「亡秦者胡」的說法太過誇張應僅列作參考,然始皇曾命蒙恬「發兵三十萬北逐戎狄,收河南。」「自榆中並河以東,屬之陰山,以為三十四縣,城河上為塞,又使蒙恬渡河取高闕、陽山、北假中,築亭帳以築戎人」 這樣的大勝仗之後依然要修築長城來保障安全,可推測當時匈奴對中原騷擾之盛與秦朝兵力是否應付不暇。

不可忽略的,長城就保衛內地來說仍舊具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修築長城所須民力確實是堅苦卓絕,長城謂之血汗造成並不誇張,史記記載修長城人數「三十萬」,淮南子記為「五十萬」,大概可推測民役的徵調至少也在三十萬之上了。「生男甚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柱。」這樣哀傷欲絕的民歌,或為當時黔首黎民的悲鳴吧!

再者,阿房宮與秦始皇陵墓的修築,皆是極為損耗國庫浪費民力的奢華之舉。據史記記載,當時受過行的罪人約七十餘萬,皆被分派去建築阿房宮或驪山;且遷徙三萬戶民家到驪邑居住,五萬戶到雲陽居住,都免去十年的繇役。國庫的損耗加上又停止繇役,以及長年征戰,難道不會造成經濟的下滑嗎?而二世即位後更是變本加厲,除繼續修築阿房宮外又徵調材官五萬人屯衛咸陽,這些才官的開銷加上狗馬禽獸,存糧以無法應付而要向郡縣調歛,又命令運輸糧草的人員都要自己攜帶糧食,這樣已經到了咸陽三百里內百姓皆不可食己粟的地步了。 漢武帝時因長久對外征戰,圈養俘虜,且大興土木,使得社會經濟呈現貧乏與酷吏嚴治的惡性循環 ,難道秦朝有能力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嗎?


四. 結語─論述秦王朝滅亡之因
根據以上幾點論述,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秦王朝何以在區區兩代變走向滅亡之因:

(一)未能培養出王朝的強力接班人

根據始皇大刀闊斧的劃時代改革,以及史記對於始皇獨權專斷,天下之事不論大小都親躬處理的紀錄,可看出始皇個人英明謀略以及個人行事能力之強。但這樣以一人為運作體系的政權,其接班人便是非常重要的考量。否則在領袖倒下後,原本壓制百官的強大壓力也就瞬間瓦解,按秦後期來看,懦弱無能得秦二世根本是被趙高與李斯玩弄於鼓掌之間(趙高又更甚李斯一籌)。

或許是深受韓非「備內」思想的影響,秦王對於功臣親人都未曾表現出絕對的信賴,對侍衛近從更是有因透露其話語而怒殺在場所有人的血淋淋例案。長子扶蘇應為始皇內定的接班人,從其命扶蘇跟著蒙恬辦差在外看來 ,可能有磨練經驗的用意。但是扶蘇多次諫歛讓始皇不滿而漸疏離,可惜就在始皇未曾明示扶蘇為太子之意,以致遺詔被胡亥等人竄改都無人有證據質疑抗辯,就連當事人扶蘇都只是泣之而毫無反抗之意,這真不知是扶蘇懦弱(史公以「仁」字解)還是始皇心意太難猜測?

諷刺的是,始皇「備內」了一輩子,身後事卻被他唯一較為信賴的官僚李斯、頗為欣賞的宦官趙高,以及偏憐的幼子胡亥胡搞一氣。整個大秦霸業也就斷送在無知幼子手中,怎不叫人惋惜?

(二)徵調民役太過,暴政施行失去民心

秦始皇並不是個怠政享樂奢侈的帝王,相反的是個罕見的勤政之君。但為何秦王朝卻只僅傳兩市便嘎然終止?追根究底仍在其法律太苛刻,民意徵調太過。前面以提到,僅徵調阿房宮和驪山墓就有一百五十萬人,守五嶺的五十萬人,築長城及其他雜役,總數不下三百萬人。請問當時秦王朝總人數是多少?又要供養這些民力,對百姓的負擔實在是太為沉重。力罷不能勝其役,財盡不能勝其求,悲夫!

再者,從阿房宮的徵調「隱宮徒刑者七十餘萬」這令人驚愕的數字,不難發現當時秦律法之嚴苛。秦的法家治國其來有自,在戰國亂世軍事化的作風固然有極顯著的彰效,但在戰禍綿連之後的大一統沒有修生養息,反而廣徵民役且法網更密?這在二世時更是變本加厲,「力役三十倍於古,田租國賦鹽鐵之利二十倍於古」導致「男子力耕不足糧餉,女子紡織不足衣服。」 法律的嚴苛到褐衣塞路,囹圄城市,這真是法家本意始料未即的結果了。

一般認為,許多國家因外敵入侵而滅亡,但值得注意的是,有更多的國家是因為對侵略的反擊、財富分配不均、權力機構的腐敗、國民對控制言論思想的不滿等種種內部因素而導致滅亡。坐視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嚴重惡壞,一味的窮兵黷武,對內鎮壓百姓,對外發動侵略,濫用武力的結果是將國家送上滅絕之路。

以上引用田中芳樹先生在《銀河英雄傳說三》中所下的一段史論,雖不盡然為秦王朝的寫照,倒也可作為參考。秦王朝的政治已失民心,無怪於陳涉吳廣等無民小輩揭竿起義,便是四方響應有如風起雲湧。陳涉吳廣並沒有領導天下的才能,能受到如此迴應實在是百姓的怒火積壓太久了啊!再加上六國豪杰和舊貴族也紛紛舉事,民心的向背與思古自是如決提般一瀉千里。

惜哉!始皇創立了千古偉業與制度,卻在未能剛柔並濟的政策運用和錯誤的接班人之下,讓民心迅速背離。王朝的戲劇性瓦解,實叫後人感嘆萬千!




五. 參考書籍
《新校本史記三家注并附編二種》 楊家駱主編 鼎文書局
《先秦文史資料考辯》 屈萬里 著 聯經
《戰國史》 楊 寬 著 商務
《新譯 韓非子》 賴炎元等編 三民
《權霸秦始皇》 金盛淵編著 詠春
《銀河英雄傳說》 田中芳樹著 尖端





....國文的報告,折騰死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