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12-31 11:52:40管仁健
連結台灣與日本的「奇異恩典」(管仁健/著)
60年代在台灣的各偏僻鄉鎮,人們卻常會見到一個很不尋常的畫面。
兩個五短身材的日本中年男子,扶著一個失明又瘸腿的高大白人,到車站或人群聚集的地方,然後他們三人各自拿著吉他,用英語、日語和不流利的華語和福佬語,唱著<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這首歌: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おどろくばかりの 恵みなりき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このみの汚れを 知れるわれに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that fear relieved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めぐみはわがみの おそれを消し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初信主時,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まかするこころを おこさせたり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I have already come
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安然經過;危険をも罠をも 避けえたるは
This grace has brought me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me home
靠這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恵みのみわざと 言うほかなし
。。。。。。。。。。。。。。。。。。。。
兩個五短身材的日本中年男子,扶著一個失明又瘸腿的高大白人,到車站或人群聚集的地方,然後他們三人各自拿著吉他,用英語、日語和不流利的華語和福佬語,唱著<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這首歌:
Amazing grace, how sweet the sound. That saved a wretch like me
奇異恩典,何等甘甜,我罪已得赦免;おどろくばかりの 恵みなりき
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
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このみの汚れを 知れるわれに
Twas grace that taught my heart to fear. And grace that fear relieved
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めぐみはわがみの おそれを消し
How precious did that grace appear. The hour I first believed
初信主時,即蒙恩惠,真是何等寶貴﹔まかするこころを おこさせたり
Through many dangers, toils, and snares. I have already come
許多危險,試煉網羅,我已安然經過;危険をも罠をも 避けえたるは
This grace has brought me safe thus far. And grace will lead me home
靠這恩典,安全不怕,更引導我歸家。恵みのみわざと 言うほかなし
。。。。。。。。。。。。。。。。。。。。
1945年夏天,二次大戰的歐洲戰區,隨著希特勒的自殺,已經「西線無戰事」了。然而亞洲這邊的太平洋地區,中國戰區裡國共雙方正忙著爭奪對方的地盤,蘇聯也始終按兵不動。消滅日軍的責任,就完全落在太平洋上的美軍了。
雖然自中途島戰役後,美軍就一路告捷。收復硫磺島、菲律賓之後,明眼人也都心裡有數,日本終將接受「波斯坦宣言」。但當時的日本軍國政府,卻依然頑抗到底,對軍民提出「聖戰」、「玉碎」的訴求。而美軍要進攻台灣、沖繩這些日本原來的「領土」,也要面臨之前更大的「苦戰」。
經過重大傷亡才勉強登陸的美軍,終於在琉球王國古都首里建立了前進指揮所。然而日軍的頑抗,比起那些二次大戰開始後才佔領的殖民地更慘烈。雖然6月之後美軍已取得優勢,開始向鄉間進剿,逐個爭奪洞穴,每天都有近千的軍民被擊斃,或被燒死在山洞裡。可是美軍的傷亡也極慘重,連陸軍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也在6月18日視察時被砲擊殉職了。
6月24日星期天的清晨,首里的美軍前哨衛兵,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一個眼上蒙著軍服剪下來作成的紗布,身材高大卻瘸腿的高大白人,被兩個倒背著三八步槍,全副武裝的日軍扶著,高唱著<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的詩歌走來。衛兵趕緊將這白人送去野戰醫院,兩名日軍則繳械後關進戰俘營。
。。。。。。。。。。。。。。。。。。。。
雖然自中途島戰役後,美軍就一路告捷。收復硫磺島、菲律賓之後,明眼人也都心裡有數,日本終將接受「波斯坦宣言」。但當時的日本軍國政府,卻依然頑抗到底,對軍民提出「聖戰」、「玉碎」的訴求。而美軍要進攻台灣、沖繩這些日本原來的「領土」,也要面臨之前更大的「苦戰」。
經過重大傷亡才勉強登陸的美軍,終於在琉球王國古都首里建立了前進指揮所。然而日軍的頑抗,比起那些二次大戰開始後才佔領的殖民地更慘烈。雖然6月之後美軍已取得優勢,開始向鄉間進剿,逐個爭奪洞穴,每天都有近千的軍民被擊斃,或被燒死在山洞裡。可是美軍的傷亡也極慘重,連陸軍第10集團軍司令巴克納中將,也在6月18日視察時被砲擊殉職了。
6月24日星期天的清晨,首里的美軍前哨衛兵,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一個眼上蒙著軍服剪下來作成的紗布,身材高大卻瘸腿的高大白人,被兩個倒背著三八步槍,全副武裝的日軍扶著,高唱著<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的詩歌走來。衛兵趕緊將這白人送去野戰醫院,兩名日軍則繳械後關進戰俘營。
。。。。。。。。。。。。。。。。。。。。
原來這兩個日本充員兵,一個叫山本,一個叫木津,他們都是來自長崎的孤兒。小時候他們被美國傳教士所辦孤兒院收留,長大後雖然不是基督徒,卻對兒時傳教士所教唱的詩歌印象深刻。雅各所唱的詩歌,喚醒了他們起初的愛,於是他們決定保護這位語言不通、又盲又瘸的弟兄回到他自己的國家。至於他們自己的安危,他們根本沒想到。
山本與木津被關在美軍的戰俘營裡,雅各每星期天,都會請人扶他去「看」這兩位弟兄。幾星期後,沖繩的日軍被完全殲滅,雅各則要被送回美國本土療養。臨別前他向山本與木津相約,戰爭結束後他一定會去日本「看」他們。
雅各在美國讀完了神學院後,擔任傳道人,他去日本找到了山本與木津,然後一起接受差會的安排,來到台灣宣教。後來日語在台灣慢慢式微,但山本與木津認真學會了華語和福佬語,繼續協助雅各在台灣傳揚福音。他們在台灣20多年的配搭服侍,見證了這一切在人所不能的,在神卻一切都能。
。。。。。。。。。。。。。。。。。。。。
山本與木津被關在美軍的戰俘營裡,雅各每星期天,都會請人扶他去「看」這兩位弟兄。幾星期後,沖繩的日軍被完全殲滅,雅各則要被送回美國本土療養。臨別前他向山本與木津相約,戰爭結束後他一定會去日本「看」他們。
雅各在美國讀完了神學院後,擔任傳道人,他去日本找到了山本與木津,然後一起接受差會的安排,來到台灣宣教。後來日語在台灣慢慢式微,但山本與木津認真學會了華語和福佬語,繼續協助雅各在台灣傳揚福音。他們在台灣20多年的配搭服侍,見證了這一切在人所不能的,在神卻一切都能。
。。。。。。。。。。。。。。。。。。。。
台灣在清朝領台時,除了傳教士所建立的西式學校外,完全沒有任何近代化的國民教育。少數人得以接受為科舉而設的「書房教育」,但根據1896年日本領台時的統計,就學率僅有0.57%,竟然連百分之一都不到。
1895年5月21日,台灣總督府任命伊澤修二為學務部長,他在被清軍劫掠之後的台北大道埕民宅,租屋設立「國(日)語傳習所」,他擔任所長。6月26日又將傳習所遷到台北城外的八芝蘭(今日的士林)芝山巖。
伊澤修二只為了七名學生,就從日本請來了六位教師:楫取道明(山口縣人,38歲)、關口長太郎(愛知縣人,37歲)、桂金太郎(東京府人,37歲)、中島長吉(群馬縣人,25歲)、井原順之助(山口縣人,24歲)、平井數馬(熊本縣人,18歲)。
這六位日本教師,都是在日本最優秀的知識份子。楫取道明出身華族,父親是貴族院議員(還是男爵);最年輕的平井數馬是個神童,十六歲就通過日本高級文官考試。他們放棄在日本國內的錦衣玉食,甘願來台灣這「瘴癘之地」推廣教育。
但不幸他們六人剛來不久,就在1896年1月1日,被台灣「盜匪」斬殺,頭顱掛在賴昌家門前,只剩無首的遺骸。至於他們的錢財衣物,以及放在傳習所裡從日本帶來的興學基金,也被洗劫一空。
1895年5月21日,台灣總督府任命伊澤修二為學務部長,他在被清軍劫掠之後的台北大道埕民宅,租屋設立「國(日)語傳習所」,他擔任所長。6月26日又將傳習所遷到台北城外的八芝蘭(今日的士林)芝山巖。
伊澤修二只為了七名學生,就從日本請來了六位教師:楫取道明(山口縣人,38歲)、關口長太郎(愛知縣人,37歲)、桂金太郎(東京府人,37歲)、中島長吉(群馬縣人,25歲)、井原順之助(山口縣人,24歲)、平井數馬(熊本縣人,18歲)。
這六位日本教師,都是在日本最優秀的知識份子。楫取道明出身華族,父親是貴族院議員(還是男爵);最年輕的平井數馬是個神童,十六歲就通過日本高級文官考試。他們放棄在日本國內的錦衣玉食,甘願來台灣這「瘴癘之地」推廣教育。
但不幸他們六人剛來不久,就在1896年1月1日,被台灣「盜匪」斬殺,頭顱掛在賴昌家門前,只剩無首的遺骸。至於他們的錢財衣物,以及放在傳習所裡從日本帶來的興學基金,也被洗劫一空。
楫取道明等六人殉職的消息傳到日本,朝野震驚,首相伊藤博文親撰:「學務官僚遭難之碑」,豎立在芝山巖,這六位被殺日本老師,被稱為「六氏先生」。接下來為了推廣教育,先後又有327名教師殉職。但也因這些人的犧牲,日本在台灣推行的義務教育,入學率甚至高過日本四島,成了世界第一。
「六氏先生」被台灣人視為教師的典範,但1945年戰後,老蔣的國軍一登陸,就開始瘋狂的「文化大革命」,將「六氏先生」的殉職紀念碑砸毀埋掉,遺骨被挖出暴屍路邊。在原址另外興建「雨農紀念館」,紀念老蔣的前特務頭子戴笠(字雨農)。
戴笠是老蔣在大陸時期的「東廠總」,一生為老蔣或明或暗,殺上百萬的政敵與無辜人民,最後在1946年因原因不明的空難而暴斃,究竟是「匪諜」的陰謀報復,或是鳥盡弓藏的「滅口」,至今真相難明。從老蔣毀棄教師的紀念碑,又施以殘酷的挖棺暴屍,進而要台灣人紀念與他們毫無淵源的特務頭子,象徵對他一人的效忠。他的人性水平與統治風格,從這件事上也讓台灣人印象深刻。
「六氏先生」的屍骨,解嚴前被當地人撿拾收藏,另立無名碑。解嚴後紀念碑被當地人挖出後重新樹立,卻遭到大中國沙文主義者惡意破壞。1996年6月1日,士林國小校友會為了紀念一百週年校慶,才將「六氏先生」紀念碑重新建立,由台北市長陳水扁與日本前勞動大藤尾正行揭幕。無論中日之間政治立場有何差異,對教師遺骸與歷史古蹟,還是應該有點基本的文明手段。
。。。。。。。。。。。。。。。。。。。。
「六氏先生」被台灣人視為教師的典範,但1945年戰後,老蔣的國軍一登陸,就開始瘋狂的「文化大革命」,將「六氏先生」的殉職紀念碑砸毀埋掉,遺骨被挖出暴屍路邊。在原址另外興建「雨農紀念館」,紀念老蔣的前特務頭子戴笠(字雨農)。
戴笠是老蔣在大陸時期的「東廠總」,一生為老蔣或明或暗,殺上百萬的政敵與無辜人民,最後在1946年因原因不明的空難而暴斃,究竟是「匪諜」的陰謀報復,或是鳥盡弓藏的「滅口」,至今真相難明。從老蔣毀棄教師的紀念碑,又施以殘酷的挖棺暴屍,進而要台灣人紀念與他們毫無淵源的特務頭子,象徵對他一人的效忠。他的人性水平與統治風格,從這件事上也讓台灣人印象深刻。
「六氏先生」的屍骨,解嚴前被當地人撿拾收藏,另立無名碑。解嚴後紀念碑被當地人挖出後重新樹立,卻遭到大中國沙文主義者惡意破壞。1996年6月1日,士林國小校友會為了紀念一百週年校慶,才將「六氏先生」紀念碑重新建立,由台北市長陳水扁與日本前勞動大藤尾正行揭幕。無論中日之間政治立場有何差異,對教師遺骸與歷史古蹟,還是應該有點基本的文明手段。
。。。。。。。。。。。。。。。。。。。。
相對於老蔣的「毀」人不倦,日本教師在「誨人不倦」上,除了官方的義務教育外,更多是熱心的醫師從日本專程來台推廣。其中最被台灣人懷念的,是三代在台推廣盲人教育的木村謹吾醫師。
木村醫師是虔誠的基督徒,父親也是盲人。1895年9月,他隨二十名軍醫來台後,先是致力於撲滅傳染病,在衛生條件改善後,他除了繼續行醫濟世外,又開始推動盲人教育。
木村醫師在進入烽火連天的台南城裡時,看見1870年來台的英國牧師甘為霖,沒有撤退到安全的領事館裡,反而帶領著一群盲童在學習點字,尤其是聽到甘牧師與盲童唱著詩歌<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心裡非常感動,於是他立刻決定投入啟明教育。
他先向兒玉總督建議,設置公立的盲啞學校。可是當時台灣戰火平息未久,經濟還在起步,義務教育都還百廢待舉,當然沒有經費與人力。但他並不灰心,決定拿出自己的積蓄,以及在日本的弟兄姊妹們的捐款,1917年在台北的蓬萊街(今重慶北路),動創設「木村盲啞教育所」。
盲啞教育所的開銷極大,要靠私人來維繫,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木村醫師只好右手拿聽筒,左手拿教鞭,節衣縮食來維持盲啞教育所。後來台灣有些本地人與日本人受浸歸主後,也認同木村的理念,有了更多的捐款,到1920年,擴大為「私立台北盲啞學校」。
經過木村醫師十多年的努力,社會大眾也認識了啟聰與明教育的重要性。木村就將「私立台北盲啞學校」捐給政府,改制為「台北州立台北盲啞學校」,校長改由木村謹吾之子木村高明接任。裕仁天皇還是太子時,在1923年訪台,還親頒「教育功勞者」的銀盃給他。
戰後,老蔣接收台灣,木村家族被遣返日本,國府在1946年將台北盲啞學校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盲啞學校」。1975年7月時將盲聾兩部獨立設校,更名為「台北市立啟聰學校」。雖然木村家族被迫離開了台灣,但台灣民眾卻永遠懷念這位偉大的基督徒醫生與教育家。
。。。。。。。。。。。。。。。。。。。。
木村醫師是虔誠的基督徒,父親也是盲人。1895年9月,他隨二十名軍醫來台後,先是致力於撲滅傳染病,在衛生條件改善後,他除了繼續行醫濟世外,又開始推動盲人教育。
木村醫師在進入烽火連天的台南城裡時,看見1870年來台的英國牧師甘為霖,沒有撤退到安全的領事館裡,反而帶領著一群盲童在學習點字,尤其是聽到甘牧師與盲童唱著詩歌<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I once was lost, but now I’m found .Was blind, but now I see”(前我失喪,今被尋回,瞎眼今得看見)心裡非常感動,於是他立刻決定投入啟明教育。
他先向兒玉總督建議,設置公立的盲啞學校。可是當時台灣戰火平息未久,經濟還在起步,義務教育都還百廢待舉,當然沒有經費與人力。但他並不灰心,決定拿出自己的積蓄,以及在日本的弟兄姊妹們的捐款,1917年在台北的蓬萊街(今重慶北路),動創設「木村盲啞教育所」。
盲啞教育所的開銷極大,要靠私人來維繫,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木村醫師只好右手拿聽筒,左手拿教鞭,節衣縮食來維持盲啞教育所。後來台灣有些本地人與日本人受浸歸主後,也認同木村的理念,有了更多的捐款,到1920年,擴大為「私立台北盲啞學校」。
經過木村醫師十多年的努力,社會大眾也認識了啟聰與明教育的重要性。木村就將「私立台北盲啞學校」捐給政府,改制為「台北州立台北盲啞學校」,校長改由木村謹吾之子木村高明接任。裕仁天皇還是太子時,在1923年訪台,還親頒「教育功勞者」的銀盃給他。
戰後,老蔣接收台灣,木村家族被遣返日本,國府在1946年將台北盲啞學校改名為「台灣省立台北盲啞學校」。1975年7月時將盲聾兩部獨立設校,更名為「台北市立啟聰學校」。雖然木村家族被迫離開了台灣,但台灣民眾卻永遠懷念這位偉大的基督徒醫生與教育家。
。。。。。。。。。。。。。。。。。。。。
1906年7月31日,賀田樟腦株式會社採取組的技術員井上彌之助,在花蓮烏理蕃地(今秀林鄉佳民村),被太魯閣族的原住民「出草」,只留下沒有首級的屍體。
當這個惡耗傳回來日本高知縣時,正在神學院讀書井上伊之助,激動地立下定決心,要去台灣替父親「報仇」。然而就在他立志的隔天,在靈修會上聽到「めぐみはわがみの おそれを消し」(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的詩歌,使他猛然醒悟過來,原來父親的死,其中也有神的旨意。
接著他又聽到牧師在說【聖經】羅馬書十二章「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牧師所引用的聖經,句句都像是神在對他說話。他明白了「最好的報復方式,就是用愛勝過惡。」生命中最大的力量就是愛,也只有用愛才能改變人。日本的軍事武器與政治勢力,沒有辦法改變殺父仇人。只有愛,才能使仇恨消弭。於是他在禱告後決定,畢業後要來台傳福音給原住民。
但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的「理蕃政策」,就是強迫台灣原住民的接受「神道化」的軍國主義,因此禁止任何傳道者進入原住民部落傳福音。井上伊之助知道這種限制之後,就進伊豆仁田的「寶血堂醫院」習醫。
1911年8月,他獲頒醫師許可證,10月16日來台,接受新竹廳樹巴林支廳的邀請,單身進入「加來拜蕃人療養所」擔任公醫。隔年,他再將妻子小野千代從日本接來。這裡的原住民非常「仇外」,常常「岀草」,日本派來的警察、教員大多單身赴任,但井上夫婦卻抱著必死的決心,深入山地。
其實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要用醫療服務來傳福音給原住民,他認為這是神教導他的「報仇」方式。絕不是用仇恨,而是用真心的愛來回應原住民殺死他父親的悲痛。他在新竹山地,一面行醫,一面向求醫者「隱秘」的傳福音。
。。。。。。。。。。。。。。。。。。。。
當這個惡耗傳回來日本高知縣時,正在神學院讀書井上伊之助,激動地立下定決心,要去台灣替父親「報仇」。然而就在他立志的隔天,在靈修會上聽到「めぐみはわがみの おそれを消し」(如此恩典,使我敬畏,使我心得安慰。)的詩歌,使他猛然醒悟過來,原來父親的死,其中也有神的旨意。
接著他又聽到牧師在說【聖經】羅馬書十二章「親愛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寧可讓步,聽憑主怒;因為經上記著:主說:伸冤在我;我必報應。所以,你的仇敵若餓了,就給他吃,若渴了,就給他喝;因為你這樣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頭上。你不可為惡所勝,反要以善勝惡。」
牧師所引用的聖經,句句都像是神在對他說話。他明白了「最好的報復方式,就是用愛勝過惡。」生命中最大的力量就是愛,也只有用愛才能改變人。日本的軍事武器與政治勢力,沒有辦法改變殺父仇人。只有愛,才能使仇恨消弭。於是他在禱告後決定,畢業後要來台傳福音給原住民。
但當時日本殖民政府的「理蕃政策」,就是強迫台灣原住民的接受「神道化」的軍國主義,因此禁止任何傳道者進入原住民部落傳福音。井上伊之助知道這種限制之後,就進伊豆仁田的「寶血堂醫院」習醫。
1911年8月,他獲頒醫師許可證,10月16日來台,接受新竹廳樹巴林支廳的邀請,單身進入「加來拜蕃人療養所」擔任公醫。隔年,他再將妻子小野千代從日本接來。這裡的原住民非常「仇外」,常常「岀草」,日本派來的警察、教員大多單身赴任,但井上夫婦卻抱著必死的決心,深入山地。
其實他們真正的目的,是要用醫療服務來傳福音給原住民,他認為這是神教導他的「報仇」方式。絕不是用仇恨,而是用真心的愛來回應原住民殺死他父親的悲痛。他在新竹山地,一面行醫,一面向求醫者「隱秘」的傳福音。
。。。。。。。。。。。。。。。。。。。。
1915年夏天,小野千代懷了第一胎待產,因為山地的衛生條件太差,官方與親友都勸她回日本生產,否則最少也應去台北的日本人醫院;但她卻以原住民也沒有下山生子為由,堅決讓長女在山地出生。1917年時,井上因瘧疾、眼疾與十二指腸潰瘍,不得不回日本治療,但病情稍有起色,他又再度來台。
井上伊之助一家,一面學習原住民的語言、一邊醫療傳道,在生活品質低落的部落中,仍有許多不良的習俗(如獵人頭)及種種的疾病(如瘧疾),然而井上卻都耐心的教導他們,漸漸改正劣習及改善環境,並身體力行的付出他的愛,成為原住民的好朋友。
井上夫婦行醫的足跡,遍佈羅東、花蓮、桃園、新竹、南投霧社等原住民部落,長達三十五年之久。他在走過的部落裡設立醫療站,醫治原住民身體的疾病,藉機傳福音給他們,井上伊之助因此被原住民稱為「台灣原住民醫療之父」。
1930年時,霧社事件爆發,日本軍警為了追剿德克族部落死傷慘重,於是總督府有官員密令井上,藉機毒殺在收容所裡的「凶番」;但井上毫不懼怕軍國主義者的威脅,斥責為「愛國」而來傳話的日本人:
「我沒有那種藥。我是醫生,即使有藥也不能用來殺人。總督府也不該在招撫時答應投降就不殺,現在又偷偷毒殺他們。這是有關日本誠信的問題。」
總督府的毒殺「凶番」計策,被井上拒絕後只好放棄,改用「以夷制夷」的手段,脅逼土魯閣群、道澤群等部族組成「味方蕃」襲擊隊,在4月25日清晨分批攻擊霧社事件餘生者居住之西寶、羅多夫二收容所,被殺及自殺者共216人,這就是「第二次霧社事件」。
。。。。。。。。。。。。。。。。。。。。
井上伊之助一家,一面學習原住民的語言、一邊醫療傳道,在生活品質低落的部落中,仍有許多不良的習俗(如獵人頭)及種種的疾病(如瘧疾),然而井上卻都耐心的教導他們,漸漸改正劣習及改善環境,並身體力行的付出他的愛,成為原住民的好朋友。
井上夫婦行醫的足跡,遍佈羅東、花蓮、桃園、新竹、南投霧社等原住民部落,長達三十五年之久。他在走過的部落裡設立醫療站,醫治原住民身體的疾病,藉機傳福音給他們,井上伊之助因此被原住民稱為「台灣原住民醫療之父」。
1930年時,霧社事件爆發,日本軍警為了追剿德克族部落死傷慘重,於是總督府有官員密令井上,藉機毒殺在收容所裡的「凶番」;但井上毫不懼怕軍國主義者的威脅,斥責為「愛國」而來傳話的日本人:
「我沒有那種藥。我是醫生,即使有藥也不能用來殺人。總督府也不該在招撫時答應投降就不殺,現在又偷偷毒殺他們。這是有關日本誠信的問題。」
總督府的毒殺「凶番」計策,被井上拒絕後只好放棄,改用「以夷制夷」的手段,脅逼土魯閣群、道澤群等部族組成「味方蕃」襲擊隊,在4月25日清晨分批攻擊霧社事件餘生者居住之西寶、羅多夫二收容所,被殺及自殺者共216人,這就是「第二次霧社事件」。
。。。。。。。。。。。。。。。。。。。。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後,老蔣派來的「台灣長官」陳儀(日本士校畢業的日本通),開始遣返日本人。井上為了要讓原住民得到更好的醫療照護,改名為「高天命」,向長官公署陳情希望能留下來,獲得陳儀的准許。因為陳儀也知道沒有人能取代井上一家在山地醫療工作上的貢獻。
然而1947年228事件爆發後,老蔣為了「關門打狗」,軍隊要入山「清鄉」,不願屠殺「同胞」的醜行被外人看見,下令遣返所有還留在台灣的日本人。井上伊之助一家也因此接到了「歸國命令」。
當井上伊之助被迫要離開台灣的消息一公佈,原住民部落一片哀痛悲憤聲。井上一家在台行醫35年,被遣返時竟身無長物,全家財產只有他三個孩子的骨灰。他的五個孩子都生在台灣,其中三個還死在台灣。
1987年7月,連蔣經國也在政治現實下,被迫說出:「我在台灣30年,我也是『台灣人』。」只是不知同樣的道理用在井上這一家人身上,他們能不能算是「台灣人」呢?
井上伊之助回日本後,在靜岡縣的東海大學擔任講師,1954年退休,1966年息了地上的勞苦,享年84歲。臨終前他還在關心他的「殺父仇敵」台灣原住民,最後的遺言是告訴他的子孫:
「神用我們作肥料,要讓福音的種子,在台灣山地部落裡結實長大。」然而1947年228事件爆發後,老蔣為了「關門打狗」,軍隊要入山「清鄉」,不願屠殺「同胞」的醜行被外人看見,下令遣返所有還留在台灣的日本人。井上伊之助一家也因此接到了「歸國命令」。
當井上伊之助被迫要離開台灣的消息一公佈,原住民部落一片哀痛悲憤聲。井上一家在台行醫35年,被遣返時竟身無長物,全家財產只有他三個孩子的骨灰。他的五個孩子都生在台灣,其中三個還死在台灣。
1987年7月,連蔣經國也在政治現實下,被迫說出:「我在台灣30年,我也是『台灣人』。」只是不知同樣的道理用在井上這一家人身上,他們能不能算是「台灣人」呢?
井上伊之助回日本後,在靜岡縣的東海大學擔任講師,1954年退休,1966年息了地上的勞苦,享年84歲。臨終前他還在關心他的「殺父仇敵」台灣原住民,最後的遺言是告訴他的子孫:
陳育麟
2014-07-15 16:42:45
管老師平安
見到「木村謹吾」醫師的故事,這是從何得知的呢?是否有更多的資料或內容,因為2015是台灣聽障教育,也是台灣聽障宣教的100年,而台北啟聰學校也將在2017年屆滿百年,而我目前在蒐集這年的資料。不知您這兒是否有更多有關木村先生家族的資料呢?期待上帝能讓我們講這百年幾乎被淹沒的歷史成為台灣聽障朋友的祝福,也讓人們能更認識聽障朋友、聽障文化。願上帝賜福與您!育麟敬上
Tim
2012-07-03 16:41:32
軍統是搞暗殺的,不是搞屠殺的,戴笠要是能幫老蔣殺數百萬人,那我們也不用被趕來台灣了!
作者何時學井上伊之助 放下對國民政府的屠刀? 大概也算是奇異恩典